吉意
她17年奔波在海外,每年在國際水電工程一線的時間都在200天以上。她主持、負責設計的工程項目分布在自然條件惡劣,飽受疾病、自然災害和戰(zhàn)爭困擾的南亞、東南亞、非洲、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而且,這位不服輸?shù)摹芭疂h子”還爭當“一帶一路”的先行者,主持研究的多項水電工程關鍵技術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征程中立下卓著功勛。
清華才女不畏艱險
做“一帶一路”先行者
楊海燕是1992年清華大學水利系畢業(yè)的高材生。從清華大學畢業(yè)后就進入中水北方勘測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如今她已經(jīng)是公司副總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
提起自己能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者,楊海燕笑言這得益于我國水電工程“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在“走出去”戰(zhàn)略的引領下,國家水利部直屬的中水北方公司承擔了大量國外水電設計項目。2003年春節(jié)上班后的第三天,楊海燕來到公司老總辦公室,她開門見山地說:“老總,這次公司去海外競爭工程項目,我可要打頭陣?。 崩峡傘读算?,沒有立即答復。楊海燕是公司的技術尖子,本領過硬,可她畢竟是個女同志,而且孩子還不滿3歲,讓她奔赴國外工程現(xiàn)場,有點于心不忍。但在楊海燕的一再堅持下,公司老總終于表態(tài)同意。此后,楊海燕每年在國際水電工程一線的時間都在200天左右,最長的時候甚至超過300天。
“海外工程的難度不僅在技術,更在于社會環(huán)境、自然條件的惡劣,以及疾病、自然災害的困擾?!睏詈Q嘭撠煹捻椖糠植加谀蟻啞|南亞、非洲等國家和地區(qū),工作和生活條件的艱辛超乎想象。在尼泊爾考察期間,她和同事所住的地區(qū)沒水、沒廁所,只能將就著不洗臉,和衣而睡。有一次,在東南亞某國施工,越野車停在山路盡頭,眼前湍急的河流上只有一根寬不足一米的圓木,山澗左側(cè)是峭壁,右側(cè)則是深淵。向?qū)б粋€箭步跨了上去,一行人手拉手硬著頭皮闖了過去。楊海燕小心翼翼行走在獨木橋上,止不住地心驚肉跳。在去工地的路上,她時常會遭遇道路塌方和滾石的危險。她還曾多次穿越非洲國家的原始森林,面臨野獸、毒蛇等危險……同事們贊嘆,沒想到楊海燕待人接物溫婉謙遜,說話柔聲細語,卻是個令人刮目相看的“鐵娘子”。
和楊海燕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感慨:“我們外出時,許多偏遠地區(qū)根本沒有通行道路,男同事去都覺得艱苦,楊海燕卻總是身先士卒,經(jīng)常一個人去現(xiàn)場考察。”項目經(jīng)理回憶說:“楊海燕是個很拼的人。有一次前往巴基斯坦的項目現(xiàn)場,工地距離伊斯蘭堡370公里,路特別難走,花費了大約14個小時,楊海燕凌晨才到達伊斯蘭堡,但第二天大清早仍然堅持前往現(xiàn)場?!?/p>
有個男同事問楊海燕:“條件如此艱苦,還面臨各種危險,你一個女人怕不怕???”楊海燕直言:“說不怕是假的,有時甚至會躲起來偷偷落淚,但困難總可以克服,咬咬牙就過去了!”在她看來,這些艱難困苦有利于自己的成長。
在國外工作的一半時間,她幾乎都是在安全形勢嚴峻的巴基斯坦度過,盡管是在軍隊警察荷槍實彈的保護下工作,可日常生活中還是會經(jīng)受恐怖襲擊的威脅,在巴基斯坦高摩贊和杜伯華水電站施工期間,楊海燕經(jīng)歷了印巴沖突、2004年人質(zhì)綁架事件、2005年南亞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洪水。一次她和同事在野外考察工程,途中遇到了一頭狼,兩人趕緊點亮火堆,才逃過了一劫。
17年間,楊海燕每年飛行十萬余公里,往返于非洲、東南亞、南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在懸崖峭壁旁進行工程查勘,在恐怖襲擊頻發(fā)的環(huán)境中堅守水電建設一線。她先后參與巴基斯坦等十幾個國家40多個國際水利工程項目的投標、合同談判及工程設計工作,是國際大工程的“技術主心骨”?!爸兴惫纠峡傎潛P說:“楊海燕是我們公司的‘金字招牌,她以精湛的技能,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一次次出征,經(jīng)受了磨礪和考驗,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一帶一路建設征程中,不斷綻放出鏗鏘之美?!?/p>
攻堅克難
圓巴基斯坦百年夢想
打開世界地圖,巴基斯坦的版圖就像一條走廊,一條連接中國與阿拉伯海的陸上走廊。從另一維度看,這不僅是連接中國與巴基斯坦的經(jīng)濟走廊,更是一座連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中巴經(jīng)濟走廊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樣板工程和旗艦項目。高摩贊大壩是巴基斯坦人的百年夢想,上世紀6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設構(gòu)想,以解決當?shù)胤篮?、灌溉和發(fā)電問題,但始終未能如愿。直到2003年中國人出現(xiàn)在這片土地上,堪稱世界奇跡的高摩贊大壩才拔地而起。大壩的設計者正是楊海燕。2013年9月,巴基斯坦人民的“百年夢想”工程,高摩贊大壩樞紐工程竣工,杜伯華水電站機組開始發(fā)電。在隆重的慶典儀式人群中,總工程師楊海燕百感交集,她躲在一旁任憑喜悅的淚水在臉上姿意橫流。
作為先行者,這是楊海燕在“一帶一路”沿線第一次承接的國際水電工程項目。其往事歷歷在目:當年憑借扎實的水利水電專業(yè)背景,加之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她作為中水北方公司早期赴海外的設計總工程師,帶領設計團隊踏上了前往巴基斯坦的攻堅之路。巴方高摩贊大壩樞紐工程,包括一座133米高的大壩和水電站。水庫庫容大,可為農(nóng)田提供灌溉用水,兼顧防洪抗災,水庫總庫容14億立方米,是巴基斯坦第一座碾壓混凝土曲線重力壩。楊海燕說,“高摩贊工程”是中方2003年第一批“走出去”的項目,因為是競標項目,被商務條件苛刻、不熟悉國際標準、語言溝通不暢等難題所困擾,同時“高摩贊工程”的壩址還位于高地震區(qū),河谷狹窄且地質(zhì)條件非常復雜,當時眾多中西方專家斷言,要建成如此高的拱壩,是不可能的事。
一到現(xiàn)場,果然難題接踵而至。高摩贊大壩壩址建在高地震區(qū),地質(zhì)條件相對較差,巖石“硬、脆、碎”,大壩的穩(wěn)定分析和應力分析難度極大,國內(nèi)外科研機構(gòu)紛紛望而卻步。這時候,有人勸楊海燕放棄?!安?!別人退,我們不退。巴基斯坦人民的‘百年夢想需要我們來圓,國家電力綠色擴容需要我們來實現(xiàn)?!睏詈Q鄶蒯斀罔F地說。可在高摩贊大壩樞紐工程、杜伯華水電站中標的設計合同中,明確規(guī)定要采用歐美技術標準,而楊海燕那時對這個技術標準一無所知。“下決心‘啃!”楊海燕揚起倔強的臉龐。
“當時想與國內(nèi)科研機構(gòu)合作,但是許多科研機構(gòu)都感覺項目難度太大不愿意接手。”但楊海燕沒有泄氣,帶領團隊日夜攻關,從收集國際通用技術規(guī)范起步,翻閱大量英文資料,不斷學習歐美國家水電技術標準,以期實現(xiàn)標準對接?;ㄙM將近20個月的時間,反復論證大壩體型,經(jīng)過大量分析計算繪制出英文版設計圖紙,成功解決了苛刻的合同條款帶來的問題,尤其解決了復雜地質(zhì)條件下高拱壩設計的難題。當楊海燕將設計方案遞交到業(yè)主工程師面前時,業(yè)主工程師震驚了,立即簽字批復。“成功了,通過了!”楊海燕熱淚盈眶。2011年底,高摩贊大壩樞紐項目主壩建成。自2013年6月杜伯華水電站發(fā)電以來,運行良好,驗證了設計方案的合理性。西方專家豎起大拇指:“楊海燕,了不起!”
在“中巴經(jīng)濟走廊”,楊海燕帶領團隊創(chuàng)下了一項又一項的奇跡。達蘇水電站是巴方技術難度最大、總裝機容量和總投資最大的項目之一,能夠有效改善當?shù)仉娏?、灌溉短缺狀況。為解決達蘇水電站圖紙批復問題,楊海燕帶領設計人員途經(jīng)烏魯木齊、伊斯蘭堡,用時17小時跨越300公里危險而又崎嶇的山路抵達現(xiàn)場,與業(yè)主工程師對接。當按期拿到批復文件的那一刻,楊海燕長吁了一口氣。在巴基斯坦阿扎德帕坦水電站項目中,作為團隊的唯一女性,楊海燕忍受著攝氏50度的高溫進行前期地質(zhì)勘查,最終設計出合理方案,將廠房地下洞室群由“五洞室”改為“一洞室”,節(jié)省投資6000多萬美元,增加發(fā)電量約10%。她還解決了塔貝拉四期32米鋼板樁圍堰等世界罕見難題。
“水利玫瑰”
傾注事業(yè)彰顯家國情懷
當有人問及楊海燕最難的事情是什么時,她并沒有談及施工中艱苦的環(huán)境,而是“中國標準”的建設。楊海燕說,剛到國外,語言問題、設計理念問題、技術標準問題等都讓工作受阻。中國較少有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而一味借鑒國外標準有時難以體現(xiàn)中國的設計理念,推進中國特色的技術標準非常必要?!耙欢ㄒ屩袊娊ㄔO標準走向世界!”這是楊海燕立下的誓言。頂著西方國家在關鍵核心技術標準上封鎖的壓力,她咬緊牙關,一點一點收集國際通用的技術規(guī)范,“啃”下大量英文資料,盡力對接歐美國家水利水電標準,已完成20余項標準規(guī)范的編譯及研究工作。在一次次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老牌國際咨詢工程師交流中,楊海燕不失自尊、自信,不斷推動中國水電技術標準走向世界。外國專家敬佩地說:“很少見像她這樣有韌勁、有毅力的知識女性!”2018年楊海燕組織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孟加拉等6國55名技術官員、專家來華交流,致力于中國標準“走出去”。
自2003年以來,楊海燕就“拋下”不滿3歲的女兒,奔走在國際水利水電一線和“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照顧家庭的重任落在了丈夫的身上,每趟從國外回來,女兒對她都很生疏,她對家來說就像是“局外人”。一次春節(jié)剛回家,楊海燕放下行李就去抱女兒,可女兒卻躲到了一邊,雙眼瞪著她,怯生生地像在看一個陌生人。父親在一旁讓女兒快叫“媽媽”,可女兒始終不吭聲,這讓楊海燕十分難過。有一年夏天,女兒生病住院,楊海燕在國外無法脫身,只能干著急,她便跑到僻靜處大哭了一場。17年間,她每年都在異國他鄉(xiāng),為項目工程奔波。當思念蔓延時,楊海燕會更加拼命地工作,用這種方式排遣孤獨和寂寞?!白屩袊募夹g經(jīng)驗通過我們的工程獲得認可,讓中國的水電工程技術贏得世界喝彩!我們的付出很值得。”
多年來,在多個工地來回奔忙、大小會議反復研討、圖紙文件不斷堆積中,楊海燕當初承諾家人“只是出個短差”已經(jīng)變成了十幾年的聚少離多。為了保證項目進度,她曾連續(xù)300多天在海外,即使是春節(jié)都未能回國與家人團聚,她錯過了女兒成長過程中的許多人生重要節(jié)點。談及家人,楊海燕淚水漣漣,言語有些哽咽:“我們剛出去時很難,特別想念家人……但每個人都一直記著對水電事業(yè)的初心和對祖國的忠誠。能做一名‘一帶一路建設的先行者,我感到很自豪!”楊海燕堅毅的臉龐綻放出笑容。
楊海燕先后獲得全國三八紅旗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十多項榮譽。女兒吳楚菲說:“小時候一年也見不到幾次媽媽,對‘媽媽這個詞幾乎沒什么概念?!痹?019年10月“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頒獎典禮上,楊海燕帶著女兒來到現(xiàn)場,吳楚菲這才第一次了解到媽媽的工作。當她知曉母親在全國405位科技大伽中脫穎而出,成為全國“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時,吃驚地說:“媽媽,沒想到你這么厲害?。 蹦赣H獲得如此高的殊榮讓吳楚菲很驚訝,也特別興奮,“因為此前媽媽從未提及與工作相關的事,我也不知道媽媽經(jīng)歷的那些艱難困苦,不清楚她取得了什么樣的成就。今天媽媽獲得如此殊榮我開心極了,更替媽媽感到驕傲?!甭牭脚畠旱目洫劊瑮詈Q啾陡行牢?,心頭一熱,眼眶濕潤?!芭畠航K于理解了我。我特別感謝我的家人,我長年在國外,都是丈夫、婆婆幫忙照顧著女兒,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這17年是很難堅持下來的。”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