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慕佳
(江蘇省常熟中等專業(yè)學校,江蘇 常熟 215500)
說到UI,可能大家會比較陌生,但是換個名字就不一樣了,即界面設計,專業(yè)解釋為“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UI設計分為實體UI跟虛擬UI,互聯(lián)網(wǎng)常用的UI設計是虛擬UI,U即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簡介。
UI設計可以說是目前網(wǎng)絡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許多高職院校開展的重要課程,它不單單是字面意思界面設計,更包含豐富的知識體系內容,不僅是設計學的必修課程,在語言學,心理學等領域中也占據(jù)重要組成部分。UI實操也不單單是點擊兩下鼠標就稱得上的,人機交互是基礎,更要熟悉其中的操作邏輯,盡可能讓操作變的簡單舒適自由而又不失目的,充分利用軟件的相關定位跟特點,合理運用來創(chuàng)造更加美觀創(chuàng)意的界面,賦予設計以自身特色所在。當然,對于UI的實際性獨立性也要加以仔細考慮,只有美觀還不夠,實用性也不可忽略。例如一些現(xiàn)代課程教學過程中用到的UI設計,鑒于知識更新豐富拓展的快速,則更需要兼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獨立性這些,采取相應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教學管理模式,來做到知識學習內容、社會發(fā)展趨勢的同步,一不小心就容易與時代脫節(jié),為以后的糾正發(fā)展埋下禍根。
從小到大,我們接觸過的老師中一定有人給我們強調過,學習的重點在于趣,固定的學時學分確實給我們以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可是同時也滋生了很多學生的應付心理,目前來說其實沒有根本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改善現(xiàn)狀的。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真的學懂,學會,能為我所用,而不是為了能夠拿到學分完成學時忙碌匆匆。這類課程其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再不采用一些靈活的方式,比如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安排用戶親自體驗等,只是一味地傳授概念,理論技術,很多人可能在這之中就失去了對界面設計的興趣,而由于某些客觀原因,一堂課人數(shù)太多,學時少,講的快,更讓大部分學生產生這個課程也就寥寥草草這樣的樣子。針對這種,老師可以采用一些課堂討論動手環(huán)節(jié),可以抽出部分時間輔導答疑,我相信理論知識的攝入學生自己學習沒有問題,給予他們更多自由發(fā)揮的時間才能不被學分學時所困,更加熟練學習和運用。
UI設計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建立時間不長,底薪不夠深厚,所以很少有比較科學完備的相關材料,雖然我們的資源在隨著知識的吸吶豐富同步拓展,但是畢竟需要時間。那么在此之前,我們就需要自己動手去尋找相關資料來學習,網(wǎng)絡自然是我們利用最多的途徑,但是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網(wǎng)絡便利帶給我們所不了解的知識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張開雪亮的眼睛,把一些亂七八糟不可信的內容信息自動過濾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同時,我相信還是有在此領域有經驗有學識的老師前輩,他們能更好地把知識經驗結合,總結出自己的理解,如果他們可以給予一些指導教誨我們肯定受之有益。
個人認為,創(chuàng)造性是UI界面設計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創(chuàng)造性教學應該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積極性,相反,墨守成規(guī)的死板知識傳授也會讓學生喪失興趣,感到乏味無聊是學習中最可怕的。所以如果老師能夠根據(jù)當下的社會信息發(fā)展現(xiàn)狀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設計,把部分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加入進去,不過分側重理論概念這些學生自己就能攝入的部分,而是綜合多種類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當今時代是電子技術盛行的時代,電子產品可以說是至少人手一份,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之余如果能很好地利用這些電子科技產品來創(chuàng)造更具趣味性,符合學生審美跟興趣的教學,比如開設獨立網(wǎng)站,板塊,加強手機界面設計,身體力行地指導學生如果更好的學習吸收這些知識并作出榜樣。我覺得一定有部分學生甚至會效仿老師的創(chuàng)造性來學習和表達UI界面設計,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個性化的發(fā)展,應該能取到很不錯的效果。
如果說創(chuàng)造性是重中之重,那么實踐性便可以說是基礎中的基礎。轉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空有理論文本的事情,你不親自動手去做,就永遠不能全面的了解,眼高手低的事屢見不鮮。這門課程強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要設計出自己個性的界面,同時也需要學生的實踐,可是肯定會有很多同學不以為然。那么老師們此時也需要發(fā)揮一些相應的作用,號召學生行動起來,根據(jù)總課時來合理安排時間,有必要抽出部分時間強制學生實踐操作,不然很容易滋生學生眼高手低的毛病。如果收效依然不好,可以考慮采用提問跟調查問卷的形式來發(fā)現(xiàn)在學生心目中最合適最喜歡的方式到底是什么。當然實踐性少不了理論知識的支持,如果老師有空閑,可以準備一些相關的材料來調動部分懶惰學生的積極性,我相信總有學生會被調動起來??梢哉f,創(chuàng)造性跟實踐性是該門課程相輔相成的兩個元素,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創(chuàng)意水平打開思維的同時,實踐性則在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開闊眼界,不再是空有理論而無實際的紙上談兵。
學在學生,教在老師,如果老師能讓自己的每節(jié)課都有滿座學生聽說互動,那這類老師真的很優(yōu)秀。試想誰愿意面對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內容一天又一天,很多學生并沒有如老師那般堅毅的毅力跟精神,那么如果能夠讓學生時刻保持熱情拿出積極性便顯得尤為重要。老師是學生的領導者,應該貫徹這個身份的特殊性,發(fā)揮他們獨到的作用,想辦法豐富課程教學內容,這時候教學方法的有效性,科學性,適應性都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跟質量。所以如果才能讓教學變的科學有效在課堂上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完成學習任務值得每個教師深思。那么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保留的同時應該予以豐富,靈活變動,可以多樣的采用授課,討論,分組展示,互相考察等來使課堂豐富起來,這樣不僅僅是老師一個人的授課,更是在座所有學生的共同學習過程,如果有人想偷懶別人,可以瞞得過老師,但是絕對瞞不過其他人,因為這個過程是相互的,大家都參與進來不會允許部分人置身事外。
只要自身的利益弊害跟這項課程綁定,那么不論你想不想,愿不愿意,只能硬著頭皮參與進去。也許有人會說這樣損害了學生自由,那么我想,人該為自己的事情負責。當小組討論,作業(yè),不再都是別人的事,需要每一個學生參與之時,就沒有人能做一個“閑人”了,當然這里說的獎懲只是跟本課程的加分減分有關系。老師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組合,在每一個教學學時周期內隨機抽取任意的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毫無規(guī)律性最好,學生的小腦筋就在這些方面用的多,不能給他們鉆空子的機會。相比于被迫參與其中的部分學生,我相信更多的是積極學習動手的學生,這樣也正好能給予他們一個展現(xiàn)自己的平臺,可以毛遂自薦,這樣再好不過了。對于一些態(tài)度十分良好十分優(yōu)秀的小組團隊,可以介紹他們更高水平的設計比賽,團隊協(xié)作考驗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更是大家的共同態(tài)度跟配合,也能讓課堂變的更加豐富充滿人情,若是得了獎,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了,為他之后的學業(yè)發(fā)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一個好的課堂離不開學生跟老師的共同努力,綜上所說,對于界面設計課程教改實踐分析,老師們應該更加注重課程內容的豐富,模式的多樣靈活,在傳統(tǒng)教學的前提之下發(fā)揮所長,可以創(chuàng)造出自己獨特的教學模式,合理安排學時,調動學生積極性跟學習熱情;學生們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實踐動手能力,這個課程是我們該學的就把它學好,配合老師的教學特色,有意見可以提出,自己也要為將來負責。我相信如果老師跟學生能共同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實時踐行實踐性,一起為了提高學習質量鋪設美好未來而努力的話,那么這樣的課程教改就是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