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旺
圍棋是天才的發(fā)明,基本規(guī)則簡單到4歲多的孩子就能理解。然而,方寸紋枰,變化萬千。圍棋用最簡單的規(guī)則生出最復雜的變化,蘊含最豐富的哲理。甚至可以說,圍棋通過一場游戲,對東方智慧進行了最精妙的濃縮。
圍棋規(guī)則有多簡單?簡言之:黑白輪番落子。有實線相連的同色棋子,是一個整體。如果這個整體周圍所有實線相連的點都是對方的棋子,那這個整體就被圍住了,就是死子,就得從棋盤上提掉(如右圖的白子)。
當然,這是擺棋說規(guī)則。真下起棋來,一人下一步,白棋不至于被這樣團團圍住。等下到不能下,死子提掉,活子及其控制的區(qū)域,就是該棋手所占的地盤。最后,以在棋盤上所占地盤多少論輸贏。
計算雙方所占地盤的大小,以棋盤方格上的交叉點(子)為基本單位。棋盤橫豎19格,共有361個交叉點,亦即361子。如果黑方186子,白方175子,那顯然是黑勝。如果黑方181子,白方180子,也是黑勝嗎?不是,是白勝。這得從先手優(yōu)勢說起。下過五子棋的人都知道,先下的那個人(先手)具有明顯優(yōu)勢。所以,五子棋對先手設定了很多限制,如三三禁手等。圍棋一局雖然要下幾百手,但先手優(yōu)勢依然存在。初學者往往感受不到,而棋手水平越高,先手優(yōu)勢越明顯。
如何對沖掉先手優(yōu)勢?圍棋做了一個不可思議的設計。規(guī)定執(zhí)黑先下,但執(zhí)黑一方需占185子及以上才算贏。如果黑184子,白177子,則白勝。相當于把先手優(yōu)勢的價值給精確地計算出來了,并在評判輸贏時做“貼子”處理。愚鈍如我,自然不知道這個價值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因此我一度懷疑這個設計的合理性。直到柯潔遇到AlphaGo,首戰(zhàn)執(zhí)黑184子告負。剛好184子輸!讓人不得不驚訝這個“貼子”設計得嚴絲合縫。
可能有人還記得,柯潔是以1/4子,即半目的最小差距惜敗的。圍棋中怎么會出現(xiàn)半子、1/4子呢?難道一個子還能分割嗎?現(xiàn)實中一個子確實不能分割。但在人的想象中可以分割。就像現(xiàn)實中沒有負數(shù),但在我們的想象中有負數(shù)。更聰明的人甚至可以想象出多維空間。
我們知道,象棋會出現(xiàn)和局。雙方吃光對方的車馬炮,拼完最后一兵一卒,剩下將和帥孤獨遙望于楚河漢界,誰也干不掉對方,只能和局。圍棋會不會出現(xiàn)平局?不會。為什么不會?因為子不能分割。而且,圍棋規(guī)則對此做出了精妙的設計。
比如,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平局的位置。假如不考慮先手優(yōu)勢,361子平分,各180.5子。精確計算之后,先手優(yōu)勢價值幾何?規(guī)則設定為:3.75子(貼子)。180.5子+3.75子=184.25子。所以,考慮先手優(yōu)勢,平局的位置就設定在:黑184.25子。所以,柯潔對AlphaGo第一局,執(zhí)黑得184子,就是負1/4子。
那為啥又叫“半目”呢?“目”和“子”,是終局數(shù)子的不同算法。通俗來說,棋盤上有棋子的地方叫“子”,沒棋子的地方叫“目”。數(shù)子或者點目,都能得出輸贏結果?!白印焙汀澳俊钡膿Q算關系是:1子等于2目。所以,柯潔輸1/4子,也就是輸半目。因此,下圍棋需要特別精確的計算,所謂“半目見輸贏”。前幾年,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很火,劇中祁同偉所說的“勝天半子”,就是這個意思。
歸根結底,圍棋是效率的游戲。從零開始,一人一步。為什么贏了或輸了?因為贏者那一步步棋更有效率。所以,每下一步,不要總想著怎么打吃對方,而要著眼全局,考慮機會成本,看落子在哪里更有效率。所謂“十打九俗手”,總想著打吃,往往不是高手。這既是圍棋思維,也是人生智慧。
圍棋還為社會生活貢獻了很多充滿智慧的術語。最耳熟能詳?shù)木褪鞘展?。為什么不說收尾?區(qū)別在哪?圍棋下到最后,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官子”需要收。把官子收完,對弈結束。但收官不同于收尾,收官是決定勝負的。收得好,就是完美收官。收得不好,就會功虧一簣。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這就是收官和收尾的區(qū)別。
好在碼字不是下棋,文章無勝負。因此,無需完美收官,就此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