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人都有過肚子“咕嚕咕嚕”叫的經歷,有時候肚子叫是因為餓了沒有及時進食,但也有很多時候,我們明明不餓,肚子里依然會發(fā)出“咕咕”的叫聲,搞得人心神不寧,甚至影響正常生活。那么,這種聲音是如何發(fā)出來的呢?它是我們身體發(fā)起的一種“抗議”嗎?
其實,肚子里發(fā)出的“咕咕”聲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腸鳴。一般情況下,當腸蠕動時,腸內的氣體和液體也會隨之流動,并產生“咕嚕咕嚕”的聲音,形成腸鳴音。正常人每分鐘都會出現(xiàn)4至5次的腸鳴,腸鳴聲低弱而緩和,通常我們自己是聽不到的,但也有一些體格偏瘦的人和對聲音異常敏感的人可以聽到。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在饑餓或腹瀉的時候也會聽到清晰的腸鳴音,這是由于此時腸蠕動非常頻繁,所以聽到的概率也就更高一些,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反應。
如果我們經常聽到肚子發(fā)出的腸鳴聲,但并沒有其他的不適感,那就不必過分在意,這主要是因為腸胃消化不良引起的。消化不良時,腸道中的氣體會增多,但它不能順暢地進行腸道氣體循環(huán),所以腸鳴音出現(xiàn)的頻率會增大。這種情況下,我們應注意飲食,多吃一些小米粥等易于消化的食物,盡量少吃土豆、紅薯、豆子等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必要時可以吃一些促進消化的藥物,以緩解腸胃的緊張。
但如果腸鳴聲越來越大,且越來越頻繁,則需要注意是否是我們的腸道功能出現(xiàn)了問題。一般情況下,如果腸鳴音過于活躍,可能是因為急性腸炎、菌痢等容易引起腹瀉的疾病導致的;如果腸鳴音的次數(shù)增多、聲音增大,并且每分鐘出現(xiàn)次數(shù)為15次以上,則很有可能是因為腸梗阻;如果在腸鳴音不正常的同時,還伴隨著腹痛、腹脹、便秘、食欲低下等問題,并且時間長達一個月之久,則患腸炎、胃炎的可能性較大,一定要及時去醫(yī)院進行檢查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