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冀龍
摘 要 在現(xiàn)代計量管理中,隨著標準化管理的不斷深入,計量確認越來越多地被人們廣泛認識和關注,為了確保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持續(xù)地滿足測量過程的計量要求,測量設備需要進行計量確認。如何有效地做好這項工作,成為大多數(shù)企業(yè)的困惑,為此,我們進行一些管理嘗試和探討。
關鍵詞 測量過程;計量確認;測量設備;預期使用
前言
目前很多行業(yè)大都采用計量部門對計量確認實施統(tǒng)一歸口管理,具體實施歸設備使用部門,計量確認大多都是技術人員、質(zhì)量人員、計量員等;對于一般測量過程的常用測量設備,也有由計量管理部門書面授權(quán)的計量檢定/校準員兼任的。我們基于ISO10012標準在江蘇申源集團有限公司測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進行計量管理的嘗試和闡述[1]。
1實施計量確認究竟有哪些相關因素:
①校準和驗證、各種必要的調(diào)整或維修及隨后的再校準、與設備預期使用的計量要求相比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標識。②只有測量設備已被證實適合于預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計量確認才算完成。③預期用途要求包括:測量范圍、分辨力、最大允許誤差等。④計量確認的概念是指對測量設備進行的校準、調(diào)整、修理、驗證、封印和標簽等一系列活動,由于所有測量設備在使用中隨著時間的變化都會發(fā)生偏移,不可能總保持在某一個誤差內(nèi),為了使它們保持原有準確度,必須在使用一定時間后對它們進行校準,調(diào)試或修理,再校準、加以封緘和標記等,通過這些活動,使測量設備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nèi)保持滿足預期使用要求的準確度。有一點要注意,檢定不合格也未見得不滿足預期使用要求。檢定合格但不滿足測量崗位要求,一旦投入使用就很可能發(fā)生誤判,一定要滿足預期使用要求的才能被確認允許使用,否則盡管檢定合格也要確認其“禁用”[2]。
2計量確認時間選擇
按照測量設備周檢計劃的安排,該測量設備經(jīng)周期檢定/校準之后,就必須進行計量確認,即使沒有直接用于實際測量,而是直接放在倉庫暫時保管,我們也要做計量確認,以保證測量設備交付使用的準確性。
3計量確認范圍
當計量要求根據(jù)GB/T19022的要求符合確定時,我們認為計量確認與檢定相同;計量標準器具的計量確認可以用檢定代替,只要標準計量器具滿足檢定規(guī)程的要求,檢定合格視同計量確認合格。比如,對壓力試驗過程使用的壓力表規(guī)定了精度等級,當我們使用的壓力表經(jīng)檢定滿足要求時,檢定合格視同計量確認合格。但是不是所有經(jīng)過正規(guī)檢定的測量設備都這樣操作,這要強調(diào)的是“當計量要求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確定”,非這個領域使用的測量設備都要進行計量確認[3]。
4計量確認的實施
計量確認,確認的是測量設備,確認的是與預期要求的符合性。預期要求到底是什么?預期要求怎么來的?這個預期要求是從計量要求來的,是從產(chǎn)品等技術要求導出的;
舉例:產(chǎn)品要求測量直徑55+/-0.02mm,按三分之一原則,測量設備的誤差為0.006mm,測量范圍滿足55mm即可,現(xiàn)在有一把經(jīng)檢定誤差為0.005mm的0-150mm游標卡尺,問:是否可以使用?僅從這個例子來看,游標卡尺完全滿足要求,可實際測量情況又是什么樣的呢?大多數(shù)人會去選擇一把50~75mm的千分尺去進行測量,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是不是計量確認錯了?這里的誤區(qū)是:預期使用要求不等同于直接推倒出來的計量要求!計量確認的是測量設備,依據(jù)產(chǎn)品技術要求導出的計量要求是與測量過程相關的,計量確認更應該關心的是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這個計量特性需要通過計量確認的這種方式,明確該測量設備能達到的效果。
又如:A游標卡尺檢定示值誤差為0.04mm,同規(guī)格型號的B游標卡尺檢定示值誤差為0.02mm,計量確認就是要對這兩把尺進行區(qū)別,A尺僅能用于0.04mm×3=0.12mm公差要求的測量,B尺可用于最高要求0.02×3=0.06mm公差要求的測量,這兩把尺所能使用的極限范圍就是預期使用要求,所以說所謂的預期使用要求不一定必須從產(chǎn)品技術條件導出。GB/T190226.3.1條的指南指出“由于計量要求的不同,測量設備能被確認用于某些特定的測量過程,而不被確認用于其他測量過程。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可以從產(chǎn)品的規(guī)定要求或被校準、驗證和確認的設備的規(guī)定要求中導出。”
5計量確認關鍵因素
計量確認關鍵因素是計量確認信息的流轉(zhuǎn),通過實施計量確認,關注這個信息如何到操作者手中。既然是需要使用的信息,我們認為都是可用的或可行的,計量確認不合格貼個禁用標識,完全是可行的,對于操作者而言實際意義不大,有意義的可實施是什么?是一個計量確認合格可用、可行的信息,操作者按這個信息去實施測量,計量確認的信息應該傳遞給使用部門的技術人員,測量工藝的編制人員,在做測量過程策劃時需要用到,他可以根據(jù)這個結(jié)果在設計測量過程的時候去進行選擇,到底是用A尺還是用B尺,形成測量工藝文件,發(fā)放至操作者手中,操作者按這個測量工藝進行實際測量,這個比較符合實際操作,可行性是比較強的。計量確認標識還包含編號、校準日期、校準偏差、限用極限等這樣狀態(tài)標識概念,不要用固化的思維變成一個合格證或禁用證。測量設備的計量校準、計量確認與計量管理是新的工作內(nèi)容和難點。測量設備計量驗證的難點是確定被測參數(shù)的計量要求。
6結(jié)束語
測量管理體系管轄的是測量和測量相關的要素,源頭上測量設備經(jīng)過檢定/校準,由計量專業(yè)人員確認該測量設備的適用極限,并形成計量確認信息,發(fā)送給使用部門,使用部門由測量工藝編制人員根據(jù)所需要實施的測量,將產(chǎn)品的技術要求轉(zhuǎn)化為計量要求,并依此作為選擇合適測量設備、測量方法、測量環(huán)境、測量人員的依據(jù),從而制定經(jīng)評審適用的工藝文件,發(fā)放至相關操作人員,由操作人員按工藝實施最終測量,每個過程都采用過程方法來進行控制,這是測量管理體系實際運行的精髓。
測量管理體系的終極目標就是計量確認。
參考文獻
[1] 測量管理體系測量過程和測量設備的要求:GB/T 19022-2003[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3.
[2] 徐光潔,陳誠.測量器具管理中的計量確認[J].安徽科技,2019, 369(11):49-50.
[3] 李景平.基于ISO10012標準的蘭州石化公司計量管理體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