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略
“我叫張明宇,今年八歲了,讀小學二年級,我很喜歡在這里畫畫?!泵康街苣?,張明宇就會坐在會東復烤廠“周末托管班”的教室里,和其他三十多個小朋友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繪畫。
這是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下轄的會東復烤廠創(chuàng)辦的“周末托管班”的課堂實況。近年來,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堅持黨建引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脫貧攻堅系列會議精神,積極構建以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親自抓、分管領導、下轄分廠黨支部書記、廠長積極參與落實的扶貧工作管理體系,切實履行國企社會責任,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貢獻力量。
“幸福課堂”讓工人長了見識鼓了腰包
“走馬路時要靠右邊走,橫穿馬路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要走斑馬線……”在德昌復烤廠選葉車間的“幸福課堂”上,28歲的講課老師銀保生正在給二十多名工人宣講交通知識。
車間的一角就是“幸福課堂”的教室。所有的學生都是廠里的工人,大部分學生是來自附近鄉(xiāng)鎮(zhèn)的彝族婦女,她們幾乎沒上過學,不懂漢語。講課老師是廠里面少數幾個既懂彝語又懂漢語、文化程度較高的工人志愿者,銀保生便是其中幾個講課老師之一。老師們不僅向工人們講授煙葉選擇的技巧知識,還教他們認漢字、寫漢字,學習法律法規(guī)、文明禮貌禮儀等知識。
48歲的豐阿呷聽課聽得聚精會神,據廠黨支部副書記董以翠介紹,豐阿呷的家距離復烤廠有十多公里的山路,她沒上過一天學,因為沒有文化一直沒有外出打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難。2015年,她到德昌復烤廠上班后,吃苦耐勞,一個月可以拿到三千多元的工資,大大改善了她家的經濟狀況。
“來到復烤廠上班,上了‘幸福課堂以后,我現在認識了很多漢字,也會寫自己的名字了?!腋Un堂真的是太好了……”豐阿呷滔滔不絕地說,一臉的幸福與滿足。
德昌復烤廠自2014年開辦“幸福課堂”以來,先后累計幫扶五百多人脫盲,開展各類培訓五百多人次,每年為附近鄉(xiāng)鎮(zhèn)就近解決就業(yè)七百多人,工人們人均年收入達三萬多元。
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桂冬表示,開辦“幸福課堂”主要是基于兩個方面考慮:一是提高工人追求幸福的能力。在復烤廠工作的大多是農村婦女,提高她們謀劃幸福、追求幸福的能力,對于家庭而言尤為重要,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也尤為重要。二是要把“幸福課堂”辦成傳遞黨和國家政策聲音的陣地,讓廣大群眾了解黨中央的大政方針。
“周末托管班”讓人安心又暖心
“這下孩子有人管了,工作時也不心慌了。心里踏實了,感覺工作效率都提高了?!睍|復烤廠選葉工張鳳秀笑瞇瞇地說,“原來加班,周末、節(jié)假日孩子沒人帶,真的很苦惱?,F在好了,這個問題解決了。在這里上班,我感覺就像在家里做事一樣,廠里開辦的‘周末托管班讓我安心又暖心!”
在會東復烤廠,像張鳳秀這樣的務工人員還有很多,既要打工掙錢,又擔心孩子沒人照看。在了解相關情況后,會東復烤廠黨支部書記、廠長孫德福向上級做了匯報,于2017年9月成立了“周末托管班”,并利用復烤廠自有資源,引導共產黨員帶頭做志愿者老師,周末免費為在廠務工人員照看孩子,并輔導孩子們的學習,同時,免費為孩子們提供多樣化興趣教學課程。
會東復烤廠“周末托管班”自開辦以來,共托管3歲到12歲不等的孩子三千七百多人次,平均每天三十多人,最高峰時達到六十多人。廠里共投入五萬余元用于購置教育教學用具,為孩子們提供免費早餐、午餐、新鮮水果和糕點,同時,廠里還為孩子們舉辦各種文體活動,適當給予獎勵。
“歡迎廣大務工人員加入復烤廠大家庭,共同為夢想努力奮斗!孩子我來帶,工作您安心!”會東復烤廠黨支部書記、廠長孫德福表示,作為民族地區(qū)的國有企業(yè),會東復烤廠要始終謹記國有企業(yè)的責任和擔當,要讓務工人員有幸福感、獲得感。
“愛心市場”兼顧工作與家庭
“這是剛剛采摘的蔬菜,便宜賣便宜賣……”何遠菊剛剛放好廠里分發(fā)的洗衣粉、工作服等勞保用品,就來到“愛心市場”大聲吆喝,賣起了早上從二十多公里的家里用摩托車拉來的農產品。
工作休息時間的間歇可以兼顧賣菜,工廠的休息區(qū)改成了菜市場。原來,會理復烤廠的務工人員大多來自附近的貧困地區(qū),他們家里都有吃不完的時令蔬菜、雞鴨、大米等農副產品。由于復烤廠工作的特殊原因,一些住在廠區(qū)附近的工人又沒有時間上街買菜,2018年,會理復烤廠推出了“愛心市場”,這一舉措既幫助貧困地區(qū)務工人員增加了收入,又方便了沒時間上街買菜的工人,實現了工人們之間的互惠互利。
會理復烤廠黨支部書記、廠長熊高云介紹,自2018年開市以來,“愛心市場”已實現交易額十萬余元。她說:“‘愛心市場在工人們中的反響非常好,我們要把‘愛心市場一直辦下去!”
“‘愛心市場的開展體現了會理復烤廠作為國有企業(yè)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展現了會理復烤廠對廣大務工人員的人文關懷。同時,會理復烤廠作為會理縣的支柱企業(yè),以‘穩(wěn)就業(yè)為載體履行扶貧責任,最大限度地在貧困戶中選擇務工人員,每年招收六百多名農民工開展選葉等工作,平均每個烤季累計為農民工創(chuàng)收一千多萬元。”會理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查中才表示。
從開展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全面彰顯國企的社會責任與擔當?!靶腋Un堂”“周末托管班”“愛心市場”等精準扶貧創(chuàng)新模式層出不窮;建設4個職工小家,幫扶大病致困職工29人;認真落實“581扶貧惠民工程”,累計投入各類扶貧捐贈資金8560萬元,實施“金秋助學”等公益項目285個,開展貧困村幫扶項目114個,幫助1304戶貧困戶成功摘帽。(供稿、供圖單位/四川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黨委) (責編/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