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 韓芳
摘要:調研疫情期我院高職護理專業(yè)“藥理學”線上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便與下學期線下教學進行有效銜接。通過發(fā)放自制問卷形式進行線上教學問題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學生學習主動性差、教學滿意度及課堂專心度下降明顯,影響線上教學效果最重要的客觀因素是網速,多數(shù)學生希望回歸線下教學?!八幚韺W”線上教學問題較為突出,必須做好解決對策。
關鍵詞:線上教學;藥理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9094-(2020)10C-0021-04
2020年我國突發(fā)新冠疫情,依據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文件精神,學校組織開展護理專業(yè)“藥理學”線上教學。線上教學作為應對疫情的臨時舉措,為緩解疫情期教學壓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1]但此次護理生在線上“藥理學”的3次測驗及期末考試成績充分表明線上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為此課題組設計了本次調研,目的是通過分析調研數(shù)據,掌握線上教學實況,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問題,并提出有效解決對策,以便與下學期線下教學進行有效銜接。
1.過程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我院五年制護理專業(yè)全體學生。共發(fā)放225份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23份,有效率為99.11%。
1.2 調查方法。在閱讀大量相關文獻基礎上,依據調研目的,自制調查問卷。初期發(fā)放少量問卷預調研,依據反饋意見調整問卷部分內容,最終經藥理教研室專家反復修改確立。
1.3 統(tǒng)計學處理。利用SPSS22.0對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采用“構成比”描述調研結果。
2.結果
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線上教學問題遠比預期的要嚴重得多,較為突出的幾個數(shù)據表現(xiàn)在:(1)經常主動咨詢問題的學生僅有12人(占比5.38%);(2)單純認可線上教學模式的僅有23人(占比10.31%);(3)130人(占比58.3%)認為影響線上教學最重要的因素是網速;(4)僅有58人(占比26.01%)對線上教學持滿意態(tài)度,105人(占比47.09%)認為線上教學課堂專心度下降明顯。具體見表1。
3.線上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及原因
3.1 線上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歸納總結不難發(fā)現(xiàn),“藥理學”線上教學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1)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多數(shù)為被動學習;(2)線上教學學生滿意度較低,多數(shù)學生認為線上學習氛圍及效果均較差,希望回歸線下教學;(3)線上教學課堂專心度明顯下降,容易分神,同時監(jiān)督不到位,無法及時督促或提醒學生;(4)其他,如網速較慢、作業(yè)量偏多、PPT不夠精美及語速較快等。
3.2 線上教學問題的原因分析。綜合分析可知,“藥理學”線上教學問題存在主觀和客觀兩方面的原因。主觀原因表現(xiàn)在:(1)學校五年制護理生基礎薄弱、對學習普遍抱有畏難情緒以及其他自身的一些不利因素使得線上教學難度增大;(2)線上教學大部分采用錄課播放模式,師生缺乏情感交流,教師教學也缺乏肢體語言的表達,師生互動差;(3)線上教學監(jiān)管不到位,由于多數(shù)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差,因此監(jiān)管弱化極大地放大了線上教學問題的嚴重性[2][3]。客觀原因表現(xiàn)在:“藥理學”課程枯燥乏味,內容繁雜,知識點缺乏連貫性,部分內容尤其是心血管系統(tǒng)藥物難度大,不易理解。此外,藥理學的學習還需要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等醫(yī)學基礎課程作為鋪墊,而這些基礎知識在學生學習藥理學時大多已忘記,因此學生普遍反映藥理學難度大。鑒于以上原因,必須對目前的線上教學找出最適合學情的教學手段來提升教學質量,而解決對策顯然要從學生較為關注的一些問題著手。綜合分析調研數(shù)據,并聽取采納部分學生的建議與意見,擬采取以下解決措施。
4.解決措施
4.1 調動學生積極性。線上教學對多數(shù)師生來說均是第一次嘗試,并無系統(tǒng)化的規(guī)律可以遵循,師生均需摸索前進。傳統(tǒng)的“滿堂灌”在線下學生都覺得索然無味,只是因為線下課堂強力的監(jiān)督,學生才勉強被動地學習,而線上教學有效監(jiān)督不足,所以要想調動學生積極性必須要從“滿堂灌”教學模式改革開始,教師不能再繼續(xù)“單口相聲”[4]。綜合學生建議并結合學校實情,提出以下調動學生積極性措施:(1)課前環(huán)節(jié),推送課堂重難點,要求學生事先預習,并進行重點知識的提問,對積極主動回答的學生經常鼓勵表揚;(2)課中環(huán)節(jié),對積極咨詢問題、回答教師問題以及參與互動的學生采用獎勵平時分的措施,盡可能以案例教學模式講解重要知識點;(3)課后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的線上作業(yè)和測驗及時批改,多寫鼓勵及表揚性評語,并增加課后實踐視頻復習內容;(4)調研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喜歡某一門課程是從喜歡某一個老師教學開始的,所以課下要與學生多溝通,相互了解,增進師生感情。
4.2 提高線上教學滿意度。利用電話、QQ等聯(lián)絡手段與學生充分交流意見,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提高線上教學的滿意度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直播教學模式。直播模式師生親切感強,更易拉近師生距離,比起錄播或直接使用線上資源要強得多,且有利于引導學生克服線上教學的陌生感。(2)選擇適合本門課的教學平臺。藥理學課程學習的特點是強調歸納總結記憶,因此選擇的平臺若具備思維導圖、動態(tài)圖表等功能,必將提升教學效果。(3)多采用案例教學模式。案例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興趣,還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融會貫通,有機聯(lián)系,所以教學質量必然強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滿意度是成正比的。[5]
4.3 提升學生課堂注意力。我院五年制護理生自控能力普遍偏差,在觀看教學視頻時無法保證全神貫注。調研發(fā)現(xiàn),25.3%的學生觀看視頻時不能堅持看完就溜之大吉。此外,藥理學教學枯燥難懂以及缺乏監(jiān)督,也是導致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結合部分同學提出的中肯建議,提出如下解決對策:(1)讓書本教學內容盡可能在線上以圖表及動圖形式展現(xiàn),這對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理解記憶均有明顯的幫助,并教會學生如何歸納總結知識點。(2)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在保證規(guī)范性的基礎上,也可以采用一些網絡流行詞匯如“奧利給”“元芳,你怎么看”及“高富帥”等。調研發(fā)現(xiàn),76.3%的學生認為這些網絡流行語能夠提升精神狀態(tài)及注意力,甚至對理解某些問題能起到形象比喻的作用,所以教師太過一本正經,反而拉開了師生距離,學生害怕和師生溝通,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好[6][7]。(3)加強監(jiān)督。加強監(jiān)督可以從簽到、提問、觀看視頻率等方面著手,需要注意的是,監(jiān)督只是一種手段,要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課堂注意力問題必須從教育著手,對于自控能力較差的同學要進行單獨電話約談。
4.4 加強線上實驗教學。對于藥理學而言,實驗教學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實驗不僅對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實驗教學可以對很多知識點進行直觀地呈現(xiàn),加深理解與記憶。如講解配伍禁忌這個概念時,若能實驗演示紅霉素和生理鹽水配伍,產生“棉絮狀”沉淀,學生一看就會明白。再如講解服用頭孢類抗生素不能飲酒,可以事先準備實驗小鼠,先后注射頭孢孟多和乙醇,再觀察檢測小鼠的反應、心率以及血壓的變化等,就能向學生充分展示雙硫侖反應的危害。然而,線上教學不能夠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實驗,這也是非常遺憾的。所以教師最好親自動手實驗,再進行線上直播,學生必然受益匪淺。
4.5 其他。(1)藥理學線上作業(yè)的布置應該注重精而不是量,作業(yè)應是對知識點的鞏固,并起到舉一反三作用。(2)網速問題是一個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建議學院對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流量費用補貼。(3)教師盡量自己做PPT或者錄課。(4)依據教師自身情況,適當加快或減慢語速。[8]
5.小結
目前,各校“互聯(lián)網+”在線教學只是疫情期的臨時舉措,目的是使學生盡快恢復正常學習狀態(tài),但最終還是要回歸線下教學。個人認為,線下教學回歸后,線上教學決不會再像以往僅作為線下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而必將成為和線下教學并駕齊驅的教學模式[9],所以線上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必須盡快解決,才能和線下教學進行有效銜接,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慶,吳興梅.停課不停學 青羊在行動——成都市青羊區(qū)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工作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20(4).
[2]金蓉,謝軍,包金風.五年制醫(yī)學生藥理學案例教學法實踐及現(xiàn)狀的問卷調查[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6).
[3][7]孫巖.疫情防控期間有效開展線上教學的方法探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7).
[4]袁耀鋒,林凌,王建,等.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的初步探索[J].大學化學,2020(5).
[5]李靜,余祖華,李小康,等.案例教學法在動物病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體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21).
[6]吳奕璇.高職特殊教育學校在線教學實踐與反思[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7).
[8]卓碧玲,王翠玲,殷知越.疫情期間線上教學質量監(jiān)控探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7).
[9]金寧,梁愛華,王蘭,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課程管理的思考——以四川旅游學院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0(4).
責任編輯:馮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