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豬;腹瀉;治療
豬腹瀉通常是因為豬感染各種病菌而引起的腸炎以及下痢疾病,同時飼喂器具不干凈、飼料不潔、受冷、攝食過飽等也會造成該病?;疾∝i一般會出現腸炎、拉稀等病癥,同時豬的體溫會升高,食欲降低,精神萎靡,嚴重的就會糞便惡臭并帶有血凝塊。若腹瀉時間太長則就會導致豬的嚴重脫水以及毒血癥情況,造成豬死亡。所以養(yǎng)殖戶想要預防治療這一病癥首先就要了解其病因。
1.1 飼養(yǎng)管理因素 如果養(yǎng)殖戶飼養(yǎng)管理不當,導致豬的免疫力下降,就極易造成豬的消化不良而導致腹瀉問題。同時畜舍不潔、噪聲、通風不暢、未檢疫也是豬腹瀉的一些影響因素。
1.2 細菌性感染 像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病菌都可以造成豬的腹瀉。豬在染病1周內就會暴發(fā),其病初高熱之后就會排稀便,便中含有血塊。
1.3 病毒性感染 像輪狀、冠狀病毒都可以造成豬腹瀉。病豬會出現腸膜發(fā)炎、糜爛潰瘍、壞死等典型特征,同時伴有的癥狀就是豬的排泄物有粘液,并伴隨惡臭。
1.4 寄生蟲感染 胃腸道線蟲為首的寄生蟲感染豬后也會導致豬腹瀉問題,同時寄生蟲還會對豬的小腸造成結構性損傷,所以養(yǎng)殖戶要加強防治。
1.5 營養(yǎng)物質缺乏 當養(yǎng)殖戶的飼料中缺乏營養(yǎng)元素、蛋白質以及其他微量元素時,豬的免疫力就會被降低,其腹瀉的可能性也就會增大。
豬腹瀉通常情況下都是急性腹瀉,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豬精神不振,高燒,腹脹痛,呼吸困難等。同時病豬的糞便多呈腐敗惡臭黑色,并混有血絲。有的豬還有脫水、酸中毒等癥狀[1]。
3.1 抗生素治療 豬腹瀉時,抗生素治療是養(yǎng)殖戶最常使用的方法,該方法在控制細菌性、病毒性、寄生蟲感染等原因造成的豬腹瀉問題時療效顯著,加之價格便宜,所以應用較多。養(yǎng)殖中常見的抗生素有環(huán)丙沙星、頭孢呱酮、慶大霉素、痢菌凈、諾氟沙星等。但這些藥物殘留較重,還會增加病菌的耐藥性,對豬胃腸道菌群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加之當今社會對綠色產品的需求,所以近年來抗生素治療比例逐年降低。
3.2 中藥治療 近些年養(yǎng)殖戶在治療豬腹瀉時,中草藥也逐漸被應用起來,并且經過實踐取得了豐富的治療成果。在中醫(yī)理論上,豬腹瀉可以分成毒熱瀉、寒濕瀉、傷乳瀉三種病癥,養(yǎng)殖戶需要根據其具體的病癥來進行相應的治療。
3.2.1 毒熱瀉 這一病癥的主要病因就是熱毒積于豬腸胃所致。通常情況下,病豬多會有白、黃色的稀便,同時還伴有粘液,其糞便中可以發(fā)現血液、黏膜殘留,異味、腥臭味較重,豬的腹部會緊縮。嚴重的會排出淺黃色或淺灰色水樣糞便,最終因嚴重的器官衰竭以及脫水而導致豬的死亡。這一病癥中醫(yī)通常的治療法則是清熱解毒、澀腸止瀉。其處方可以是冰片、白芍、甘草各一錢,草烏葉、訶子各五錢,甘松、銀朱各一錢半,灌服3d即可見效。
3.2.2 寒濕瀉 其主要病因是寒濕侵襲脾胃所致。豬會出現白色稀薄糞便,有寒冷打顫,腸音如雷的病癥。后期病豬多會因為體溫驟降昏迷而死。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就是溫中散寒、燥濕利水。其藥方是蒼術、厚樸、陳皮、干姜、甘草各兩錢,白術、澤瀉、 茯苓、豬苓各一錢半,訶子一錢,紅糖三錢,水煎服就見效[2]。
3.3.3 傷乳瀉 傷乳瀉的病因是消化不良,積食所致。該病多以消食導滯、澀腸止瀉的藥方來治。神曲、山楂、麥芽各兩錢,枳實、厚樸各一錢半,訶子、烏梅各一錢半多一點,加甘草一錢水煎服即可。
4.1 加強環(huán)境改善 客觀來說,豬腹瀉只要在豬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方面下功夫,豬腹瀉的防治還是很輕松的。1)拓展豬的飼養(yǎng)空間,提高豬舍通風力度,減少病菌孳生。2)改善豬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做好豬舍的控溫控濕,夏降溫、冬保溫,及時應對極端天氣,保證豬的健康成長。
4.2 將病菌扼殺在萌芽狀態(tài) 豬初始腹瀉時,其發(fā)病范圍肯定很小,若這時養(yǎng)殖戶未及時隔離病豬清理豬糞并展開消毒和防疫工作,這樣就會導致病菌擴散,豬腹瀉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從而使情況失控,所以加強日常管理就很必要。另一方面,養(yǎng)殖戶也要深入觀察,及時發(fā)現不足和隱患,將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提升豬的抵抗力。
總的來說,豬腹瀉就目前而言還是抗生素治療居多,但因其藥物殘留問題,所以已經逐漸被中藥治療和防治所替代。中藥治療不僅可以滿足當前養(yǎng)殖戶對于綠色畜牧養(yǎng)殖的需求,而且標本兼治,其開發(fā)前景還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