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花
(江蘇省啟東市植保站,江蘇 啟東226200)
啟東地處長江入海口,屬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無霜期長,為多元多熟制種植地區(qū)。青蠶豆、青玉米和洋扁豆是啟東市農(nóng)業(yè)主導產(chǎn)業(yè)“四青”作物中的重要蔬菜種類,隨著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優(yōu)化,這3種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已形成了規(guī)模生產(chǎn)和區(qū)域優(yōu)勢。小辣椒是啟東市的特種經(jīng)濟作物之一,其色澤鮮紅、辣味足、品質(zhì)優(yōu),為當?shù)刂饕某隹趧?chuàng)匯蔬菜。
我們根據(jù)啟東地區(qū)的耕作制度、土壤條件、氣候環(huán)境等,在大量調(diào)查研究、示范試驗的基礎上總結(jié)出了青蠶豆/青玉米-洋扁豆/小辣椒1年4熟種植模式,并在全市大面積推廣,取得了顯著成效?,F(xiàn)將該模式的茬口安排及主要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供廣大菜農(nóng)參考。
青蠶豆于上年10月中旬播種,穴播或開溝條播,行距2 m;翌年清明節(jié)前后青玉米和洋扁豆同時播種,在蠶豆行中間播種1 行青玉米,單行雙株,青玉米株間間作洋扁豆;小辣椒于4 月中旬育苗,5 月中旬青蠶豆采收結(jié)束后清潔田園,5月下旬在玉米行間移栽小辣椒;7月上旬青玉米采收結(jié)束,11月中旬洋扁豆、小辣椒采收結(jié)束。
2.1.1 播種
青蠶豆選用啟豆7號、啟豆9號、通蠶鮮6號等大粒型蠶豆品種,播前曬種1~2 d。上年10月中旬采取條播或穴播方式播種,行距2 m,穴距0.2 m,每穴播3~4粒種子,播種深度6~7 cm,每667 m2栽6 000株左右。播種時如遇干旱或土壤墑情較差,應先灌水,待水滲下適墑時播種,確保早苗和全苗。每667 m2用過磷酸鈣40 kg加辛硫磷顆粒劑2 kg混合均勻后撒在播種穴內(nèi)或播種溝內(nèi),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注意肥種隔開。
2.1.2 田間管理
(1)松土除草,壅土防凍:蠶豆出苗后及時松土除草。寒潮來臨前做好壅土防凍工作,可在蠶豆播種行的西面或北面壅土高10 cm左右,起擋風保暖作用。(2)精細整枝:蠶豆生長勢強,分枝多,為了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提高結(jié)莢率,3 月上中旬對長勢旺盛、分枝過密的田塊進行整枝,剪去主莖和老化枝、無頭分枝及細弱的后期分枝,拔除病株,每m 行長留健壯分枝50 根左右。(3)肥水管理:蠶豆不宜受漬,播種后應及時挖好排水溝,春季及時清溝理墑,確保雨后排水通暢,避免蠶豆田間明澇暗積。3 月下旬4 月初,每667 m2施尿素7.5~10 kg作花莢肥,同時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2.1.3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結(jié)合使用物理、生物、化學等防治措施,使用的農(nóng)藥須符合國家綠色食品生產(chǎn)要求。蠶豆病蟲害主要有蚜蟲、赤斑病等,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噴霧防治,赤斑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1∶1∶200 波爾多液噴霧防治,3 月底4月初第1次防治,7 d后再防治1次,2種藥劑交替使用。
2.1.4 采收
5 月初,青豆莢鼓粒飽滿、莢色深綠、鮮籽粒老嫩適中時采摘上市。
2.2.1 品種選擇
青玉米選用南農(nóng)紫玉糯1號、蘇玉糯6號、滬糯3號等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品種,洋扁豆選用白皮大粒型品種。
2.2.2 播種
清明節(jié)前后青玉米和洋扁豆同時播種,播前結(jié)合整地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有機肥1 000 kg、復合肥40 kg作基肥,注意肥種隔開。青玉米在蠶豆行中間開溝條播,單行雙株,株距0.2 cm,每穴播3粒種子;每5穴玉米間作1 穴洋扁豆,每穴播4~5 粒種子。播后芽前,每667 m2用720 g/L 異丙甲草胺乳油130 mL 地面噴霧封殺雜草。播后及時開好排水溝,做到“三溝”配套、能排能灌。
2.2.3 田間管理
(1)定苗搭架:玉米3葉期定苗,每穴留苗2株,每667 m2栽3 330株左右;洋扁豆每穴留苗3株,每667 m2栽1 000 株左右。玉米出苗至拔節(jié)期需中耕除草2~3 次。玉米采收后,將植株的上半部折下,每4 株玉米秸稈纏在一起,用作洋扁豆藤蔓攀爬的支架。(2)肥水管理:玉米大喇叭口期每667 m2施尿素15 kg作穗肥,開溝深撒施或兌水沖施,并壅根防倒伏。降水較少的年份,一般在拔節(jié)期和大喇叭口期結(jié)合追肥進行澆水,以后視土壤墑情每10~15 d澆水1次。洋扁豆開花期每667 m2施尿素10 kg作花莢肥,同時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
2.2.4 病蟲害防治
(1)玉米:玉米病蟲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銹病、地老虎、玉米螟等。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噴霧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用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全株噴霧防治銹病,齊苗后每667 m2用0.5%苦參堿水劑80 mL 或50%辛硫磷乳油800 倍液于傍晚前后噴在苗根部滅殺地老虎,大喇叭口期每667 m2用300億OB/mL顆粒體病毒懸浮劑30 mL或8 000 iu/mg蘇云金桿菌懸浮劑100 mL灌心防治玉米螟。(2)洋扁豆:洋扁豆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白粉病、食心蟲、紅蜘蛛等。每667 m2可用6%阿泰靈可濕性粉劑75 g 噴霧防治病毒病,每667 m2用9%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60 mL 噴霧防治白粉病,每667 m2用8 000 iu/mg 蘇云金桿菌懸浮劑100 mL 或10%氯氰菊酯微乳劑25 g 噴霧防治食心蟲,用20%乙螨唑懸浮劑3 500倍液于葉片正反面均勻噴霧防治紅蜘蛛。
2.2.5 采收
開花授粉后25 d 左右(即玉米乳熟期)青玉米的商品性最佳,應及時采收上市。洋扁豆以嫩籽供食用,從開花至采摘嫩莢果需15 d左右,采摘標準為莢果生長基本定型、豆莢飽滿、莢色深綠色、豆粒充分膨大、籽粒淡綠色。
2.3.1 播種
小辣椒選用朝天椒或天鷹椒等品種。4月下旬育苗,每667 m2大田需苗床面積25 m2、用種量150~200 g。播種前7~10 d,淺耕苗床,每25 m2施腐熟有機肥150 kg、復合肥4 kg作基肥,將肥料與床土充分拌勻,整細耙平。播種前苗床澆足底墑水,適墑后均勻撒籽,覆蓋過篩細土厚1 cm。幼苗長有1 片真葉時進行第1 次間苗,間去叢生苗,苗距保持1.5~2 cm;長有3 片真葉時進行第2 次間苗,間去病弱小苗,苗距保持3 cm,并拔除雜草;長有3~4片真葉時施苗肥,25 m2苗床兌水潑澆尿素1.5 kg。
2.3.2 移栽
青蠶豆收獲后,立即清理殘留秸稈、雜草,精細平整地塊,每667 m2施腐熟農(nóng)家肥1 000 kg、三元復合肥30 kg 作基肥。小辣椒苗齡35~40 d、株高15 cm 左右、7~8 片真葉、莖粗0.3~0.4 cm 時即可移栽。5 月下旬,在玉米行間移栽4行小辣椒,行距0.4 m,株距0.25 m,每667 m2栽5 300株左右,栽后澆足活棵水。
2.3.3 肥水管理
小辣椒活棵后,每667 m2兌水澆施尿素5 kg,及時松土、除草、小壅根;開花結(jié)果期,每667 m2開溝撒施尿素10~15 kg、過磷酸鈣20 kg,隨后蓋土壅根,防止植株倒伏。
2.3.4 病蟲害防治
小辣椒病蟲害主要有病毒病、炭疽病、蚜蟲和紅蜘蛛等。每667 m2可用6%阿泰靈可濕性粉劑75 g噴霧防治病毒??;每667 m2用9%吡唑醚菌酯微囊懸浮劑60 mL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7~10 d噴1次,連噴2~3次,兩種藥劑交替使用;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可用20%乙螨唑懸浮劑3 000~4 000倍液于葉片正反面均勻噴霧防治紅蜘蛛。
2.3.5 采收
霜降前7~10 d,每667 m2可用40%乙烯利150~200 g兌水40 kg噴灑小辣椒植株中上部,促進果實迅速轉(zhuǎn)紅。果實顏色深紅、角變軟、角尖起皺時及時采收。小辣椒開花結(jié)果期較長,應分期分批采收,以防淋雨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