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間借貸糾紛舉證責任分配問題探究

        2020-12-27 06:27:34冷懷華
        安康學院學報 2020年1期
        關鍵詞:法律

        冷懷華

        (西南政法大學 法學院,重慶 401120)

        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為此目的而訂立的合同即為民間借貸合同[1]。本文所指民間借貸糾紛,限指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糾紛。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個人與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融資活動與渠道越來越頻繁,伴隨產生的是各種各樣的借貸訴訟案件,“以法律為準繩”“有法可依”是法院進行案件審判的大前提規(guī)范條件,一個訴訟案件最核心的問題是通過舉證查明事實。在司法實務中,法院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時,對于當事人的舉證責任分配依據(jù)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及《民訴法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以下簡稱《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 (以下簡稱《證據(jù)規(guī)定》)等多種法律規(guī)范中“自由選擇與切換”。然而,正是這種多重法律規(guī)范并行,往往會導致同一類民間借貸糾紛的類似內容的舉證責任由于不同法官在合法界限內的不同規(guī)范選擇,出現(xiàn)舉證責任分配在不同的當事人一方。究其主要原因,筆者以為有二:一是在已有相關法律規(guī)范中缺少法律規(guī)范主體適用標準與順序,缺乏針對民間借貸諸多法律要件事實舉證責任分配的具體指導;二是未明確區(qū)分當事人的抗辯與否認兩種權利行為性質,從而在使用舉證責任分配時出現(xiàn)混亂與疑問。本文試從該方面問題著手來明晰民間借貸合同糾紛中要件事實及其證明責任分配,以期進一步統(tǒng)一民間借貸案件審理適用規(guī)范,切實保護合法債權,從而促進司法公平正義的實現(xiàn),讓每一位當事人在個案中感受到公正待遇。

        一、民間借貸合同糾紛舉證責任分配的現(xiàn)狀與問題

        (一)多種法律規(guī)范并行適用

        1.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4條是對民事訴訟證明責任分配一般原則的規(guī)定,即“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筆者稱之為“一般規(guī)定”。

        2.《證據(jù)規(guī)定》第2條、第5條、第7條在《民事訴訟法》第64條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規(guī)定,如第2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第5條將合同關系的成立、生效與合同關系的變更、終止區(qū)分開,分別由不同當事人承擔證明責任;第7條則將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與公平原則作為證明責任承擔的托底原則。筆者將上述規(guī)定稱之為“具體規(guī)定”。

        3.《民訴法司法解釋》第91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下列原則確定舉證證明責任的承擔,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1)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2) 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當事人,應當對該法律關系變更、消滅或者權利受到妨害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此規(guī)定主要采用了德國羅森貝克的法律要件分類說中的“規(guī)范說”[2],筆者稱之為“概括規(guī)定”。另外,一些地方高級人民法院對民間借貸糾紛的相關規(guī)定也是不盡相同的。

        綜上所述可知,對于民間借貸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存在多種法律規(guī)范并行適用的情形,適用上的先后順序并無規(guī)定,加之法官對規(guī)范的主觀認識不相同,這很有可能導致不同的法官對同一或同類案件事實舉證責任進行不同分配,產生不同的裁判結果。此外,《民訴法司法解釋》第91條規(guī)定內容過于模糊,不夠明確、具體,對實務中如何分配民間借貸具體案件事實舉證責任的指引作用并不明顯。

        (二)舉證責任分配不一

        由于客觀上多重法律規(guī)范并存與審判主體主觀上認識不同的原因,司法實務中常會出現(xiàn)同一借貸要件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不同,導致出現(xiàn)二審法院完全改判一審法院判決結果的現(xiàn)象。在此,筆者以兩個相似案情的案例進行具體說明。

        案例1①(案例)河北省辛集市人民法院(2009)辛民初字第20113號判決書。:原告某公司與被告劉某某民間借貸糾紛案。原告訴稱,被告劉某某向其借款10萬元,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證據(jù)是一張借條,被告在借條注明的借款時間到期后拒絕償還。被告辯稱,該借條是有缺失的,左下方被裁掉了。借款本是用來沖抵某項商品代理權轉讓費的,并且未實際履行。該事實就寫在借條左下方。對此,原告承認借條有缺失,但不認可被告的說法。法院認為,原告無法提供借條缺失部分,又無相關證人能夠證明事實真相,致使無法查清缺失部分的真實內容,雙方借款事實陷入真?zhèn)尾幻?,原告證據(jù)不足,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我們發(fā)現(xiàn),法院在該判決中將證明責任分配給了原告。

        案例2②(案例)廣東省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2012)東三法民一重字第7號民事判決。:原告郭某某與被告趙某某民間借貸糾紛案。原告訴稱,被告趙某某向其借款9萬元,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證據(jù)是一張欠條,被告在借款時間到期后未償還。被告辯稱,該欠條缺失了下半部分,并且自己并未向原告借過款,該欠條是出于對雙方之間先前的貿易往來所產生的貨款而寫的。被告向法院提交了一份復印件,該復印件下半部分寫明了欠款的時間段以及被告趙某某的簽名,上半部分與原告的欠條內容相同。對此,原告承認欠條缺失了一半,但認為缺失的部分并無內容。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是證據(jù)原件,效力大于被告提供的復印件,故不認可被告趙某某的主張。在本案審理中我們發(fā)現(xiàn),法院將證明責任分配給了被告。

        從上述案例兩次判決結果來看,相似的借貸要件事實的舉證責任分配完全不同,甚至相反,表面原因看似在于審判主體的主觀認識不同,但筆者認為更深層次的實質原因在于審判主體未理解借貸關系中的要件事實。

        (三)具體法律要件事實規(guī)定不明

        如上所述,現(xiàn)行《民訴法司法解釋》第91條的規(guī)定遵循的舉證責任分配法則是法律要件分類說③法律要件分類說主張:凡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就法律關系發(fā)生所具備的要件負擔證明責任;主張法律關系變更或消滅的當事人,應就法律關系變更或消滅所具備的要件負擔舉證責任。。筆者以為,法律要件就是指構成某一種法律關系所具備的主要條件,如構成民事侵權之債的法律關系,其所具備的法律要件必須包括違反義務的行為、損害結果和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而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法律關系的成立,所必備的法律要件是借條與實際交付④自然人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性合同,以錢款的實際交付為生效要件。,主張借貸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這兩個法律要件承擔舉證責任。與之相對應,主張借貸關系已經不存在或者消滅的當事人應就消滅的要件事實如歸還借款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F(xiàn)行關于民間借貸的法律規(guī)定中并沒有明確其法律要件,造成不同審判主體對民間借貸法律要件的認識不盡相同,進而導致借貸主體承擔不同舉證責任。

        (四)未達到法定證明標準

        民事訴訟證明標準是法律規(guī)定的,法官根據(jù)當事人的訴訟證明活動結合經驗法則判定當事人的主張及證明的事實為真、偽或真?zhèn)尾幻?,從而適用實體法或者證明法則作出最低限度或尺度的裁判[3]?!蹲C據(jù)規(guī)定》第73條確立了高度蓋然性的證明標準①《證據(jù)規(guī)則》第73條:雙方當事人對同一事實分別舉出相反的證據(jù),但都沒有足夠的依據(jù)否定對方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案件情況,判斷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是否明顯大于另一方提供證據(jù)的證明力,并對證明力較大的證據(jù)予以確認。,該標準是對法官最低限度的內心確信要求,是最低限度的證明標準,法官不能以此為理由,放棄審查其他證據(jù)來最大限度地接近客觀真實,從而達到更強的內心確信[4]。在此,筆者以某一案例②(案例)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三民終字第403號民事判決書。進行具體說明。

        案情簡介:陸某稱張某于2011年10月31日向其借款6萬元,后張某未按約還款。陸某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張某歸還借款本金。陸某向法庭提交的證據(jù)有:轉賬憑證、證人證言。

        一審法院裁判要旨:認為陸某提供的轉賬憑證及證人陳某的證言可以證實本案借款事實,張某未能提供證據(jù)否定陸某所主張的事實,因此對張某的主張不予采納。據(jù)此,判決張某應該償還陸某借款6萬元。

        二審法院裁判要旨: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jù)證明。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法律要件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案陸某主張與張某存在借貸關系,應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而陸某提供的轉賬憑證僅能表明其曾向張某名下的銀行賬戶轉入錢款,但并不能證明該錢款的性質為借款;陸某提供的其他證據(jù)也無法證明其與張某之間存在借貸關系,故陸某應該承擔不利后果,裁定撤回原判決,發(fā)回重審。

        該案件一審與二審出現(xiàn)完全不同的裁判結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辦案法官對借款是否發(fā)生這一法律要件事實的證明標準認識不同。筆者認為該案件中,陸某僅僅提供轉賬憑證及證人陳某的證言并不能直接證明陸某轉賬給張某的錢款為借款性質,該筆錢款可能是張某的不當?shù)美?,也可能是其他法律關系,而不一定是張某向陸某的借款。既然對于借款是否發(fā)生這一相同案件事實存在證明力度相當?shù)那樾?,并且陸某提供的證據(jù)并未達到“使任何一個有正常頭腦的人因當事人所舉出的證據(jù)足以認定其所主張的事實存在的可能性大于不可能性時”③《加拿大證據(jù)法典》第13條第2項的規(guī)定。,那么法官就陸某與張某間的借貸事實是否發(fā)生無法達到內心確信的最低限度。因此,陸某就張某向其借款事實所提供的證據(jù)并未達到法定的證明標準,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定》第73條第2款的規(guī)定④《證據(jù)規(guī)則》第73條第2款:因證據(jù)的證明力無法判斷導致爭議事實難以認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jù)舉證責任分配的規(guī)則做出裁判。,法官應該判定陸某就借款發(fā)生承擔證明責任。

        二、舉證責任分配與當事人的反駁(抗辯與否認)

        前述內容已清楚列舉了關于民間借貸案件的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定及規(guī)則,筆者在此提出應當區(qū)分當事人的抗辯與否認兩種不同性質的訴訟行為,這對于大致上遵循上述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則極具重要性及必要性??罐q權是指一方當事人雖然承認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存在,但是可通過提出新的事實主張來拒絕其請求權能之實現(xiàn)。否認權又稱“狹義的抗辯”,是指抗辯人并不承認對方當事人的請求權,而是主張對方的請求權全部或者部分不存在。我國現(xiàn)行的證明責任規(guī)范內涵來源于羅馬法中的證明責任精神,羅馬法中的證明責任法則為“肯定者承擔證明,否定者不證明”。需要明確的是,肯定者需要證明的主張的反面即為否認者否認的事實,一個事實的真?zhèn)沃恍枰环疆斒氯伺e證證明即可,這也符合證明邏輯。

        (一)案例簡介⑤(案例)上海市金山區(qū)人民法院(2017)滬0116民初1600號民事判決書。

        原告張紅兵與被告張益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法院經過審理查明以下事實:被告張益于2014年12月26日以資金周轉為由向原告張紅兵借款人民幣2萬元。被告張益于同日向原告出具借條一份,該借條載明:“今向張紅兵借人民幣20000元(貳萬元整) 用于周轉,于2015年1月25日歸還”“6228480031180687910轉入6228480038321040073”,被告張益在借款人處簽字。借款到期后,被告未歸還原告任何錢款。另查明,原告張紅兵于2014年12月26日通過其妹妹張慧名下的農業(yè)銀行賬戶轉賬交付被告張益2萬元。庭審中,原告稱通過朋友介紹認識被告,被告在原告辦公室處寫的借條,當時原告本人不在場,只有被告與案外人潘軍在場。被告辯稱,被告不認識原告,經朋友高丹峰介紹認識了案外人潘軍,被告以為案外人潘軍就是原告張紅兵,所以被告在案外人潘軍辦公室寫好借條,并寫明向張紅兵借款的,當時有被告、案外人潘軍、雷磊和另外一個陌生人在場。被告還辯稱,不知是誰轉賬給自己的2萬元,并將借到的2萬元中的1萬元交給了高丹峰,由高丹峰與案外人潘軍自行協(xié)商還款事情;被告后來歸還案外人潘軍實際借款1萬元。被告表示庭審前才知道案外人潘軍不是張紅兵。庭審后,為查明案件事實,法院另行對案外人潘軍進行了詢問。案外人潘軍稱,其與原告是朋友關系,三、四年前通過雷磊介紹認識了被告,并表示原被告之前是否認識不清楚,但是被告是認識自己的。案外人潘軍之前知道被告向原告借款2萬元的事實,因為借條是被告在金山衛(wèi)商務樓下寫好后交給自己的,自己又轉交給原告。當時只有自己和被告在場,沒有其他人。案外人潘軍又稱,自己之前出借給被告1萬元,但被告早已歸還了。另高丹峰尚欠其3萬元且至今未還,至于被告與高丹峰之間的經濟往來并不清楚。

        (二) 說理結論

        本案中,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借條與銀行轉賬單可以直接證明其將借款2萬元交付被告,原、被告間民間借貸關系成立并生效。被告對此主張進行兩點反駁:一是實際出借人是潘軍而不是原告張紅兵;二是將借到的2萬元中的1萬元交給高丹峰,由高丹峰與潘軍自行協(xié)商還款事情,并且被告已歸還潘軍1萬元。關于被告的反駁,第一,其實質是在否認本案的借貸主體,主張出借人是潘軍而非原告張紅兵。根據(jù)證明責任法則,被告的否認不需要舉證證明,肯定者即原告已舉證證明本案借貸主體是自己與被告,也就是說原告舉證責任成功完成了,其不需要承擔證明不能的責任。第二,被告主張將1萬元錢交給了高丹峰,并且自己已歸還潘軍1萬元,這是被告的一個新抗辯,姑且不論被告主張對象是潘軍,即使被告主張的對象是原告張紅兵,意味著被告承認借款2萬元,但提出已歸還錢款的抗辯,此時被告需要提供證據(jù)證明自己的抗辯成立。然而,被告未能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因此,被告需承擔證明不能的后果。

        綜上,關于本案借貸事實盡管存在三種不同的陳述,但合理區(qū)分當事人的抗辯與否認,依法運用證明責任規(guī)則,加之合適的事實推定等,亦可認定本案借貸事實。

        三、民間借貸糾紛舉證責任分配的完善路徑

        盡管民間借貸糾紛屬于合同糾紛的一種,其在舉證責任分配方面固然可以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guī)定,但筆者認為,隨著經濟發(fā)展速度加快,民間私人之間的資金融通越來越頻繁,甚至滋生了很多專鉆法律空子進行非法借貸的現(xiàn)象。為遏制這一趨勢嚴重化,如何分配借貸雙方的舉證責任,以達到保護合法借貸、打擊非法借貸的效果,明辨正常化的民間借貸則顯得至關重要。

        (一)明確民間借貸關系的法律要件事實

        根據(jù)前述內容可知,我國民事訴訟法舉證責任分配主要適用“規(guī)范說”。該說認為,實體法從性質上可以劃分為權利根據(jù)規(guī)定(又稱權利發(fā)生規(guī)定)、權利障礙規(guī)定和權利消滅規(guī)定。這三種規(guī)定分別對應權利的發(fā)生、權利行使的受阻及權利的消滅[5]。筆者認為民間借貸關系可依此“規(guī)范說”劃分兩類法律要件事實。

        1.民間借貸發(fā)生事實

        根據(jù)一般性證明責任規(guī)則,出借方承擔借貸事實發(fā)生的證明責任。第一,有借貸合同。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是實踐性合同,以實際交付為生效要件,出借方將錢款交付借款方后,出借方在約定的條件出現(xiàn)時便享有對借款方的給付貨幣請求權。書面的借貸合同一般是以借條、借據(jù)、借款承諾書等形式存在,出借方要證明借貸關系的合法存在必須向法院出示借貸合同,以完成自己的證明責任。第二,無借貸合同。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是非要式合同,因此并不以借貸合同存在為生效要件。對于此類案件,筆者以為法院必須綜合考慮當事人的借款時間、原因以及當?shù)亟灰琢晳T等因素,并且這些因素的存在都是由出借方承擔舉證責任,而且必須獲得借款方當事人的佐證才能判定借貸關系的存在。此外,在借貸合同存在時,若交付的形式為現(xiàn)金交付,法院也必須通過綜合因素來判斷借貸關系存在與否。

        除了上述民間借貸存在的要件事實由出借方承擔證明責任外,對于借款期限屆滿、借款數(shù)額、交付方式、利率等事實的發(fā)生也一并由出借方承擔證明責任。

        2.借款履行要件事實

        借款履行事實,即債務人已經將所借款項歸還債權人,債權人的權利因債務人的履行而消滅,這就意味著原告在起訴時原被告之間已經不存在借貸關系。當然,在實踐中除了全部履行外,還可能存在部分履行的情況。該要件事實于債務人有利,并且屬于債務人意欲消滅債權人給付金錢請求權的抗辯,故該要件事實發(fā)生的舉證責任應分配于債務人。

        (二)梳理法律適用規(guī)范的層次化及統(tǒng)一分配

        1.一般情形下的證明責任分配

        如前所述,關于民間借貸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規(guī)定多見于《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guī)定、《證據(jù)規(guī)定》的具體規(guī)定以及《民訴法司法解釋》的概括規(guī)定。根據(jù)具體內容來看,《民事訴訟法》的一般規(guī)定與《民訴法司法解釋》的概括規(guī)定內容一致,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民間借貸案件要件事實,均可以適用“誰主張,誰舉證”的證明規(guī)則,即債權人、債務人各自對某一要件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2.特殊情形下的證明責任緩和

        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熟人社會以及民眾法律意識低下給民間借貸糾紛帶來一定的復雜性,往往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口頭借款,沒有書面字據(jù);二是以現(xiàn)金方式借款或還款,沒有書面借款或還款憑證;三是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多筆金錢交易、借貸往來,債權人請求債務人歸還A借款,但是債務人抗辯自己已歸還A借款,并且由于債務人混同支付本息,債權人甚至不清楚債務人歸還借款的性質與內容。

        上述三種情況均存在證據(jù)缺失的問題,如果仍遵循一般情形下的證明責任分配規(guī)則就會加重承擔證明責任一方的證明難度,有失公允,因此有必要予以校正。為了規(guī)制債權人虛假訴訟等不誠信行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調研組在其專題調研報告《建立和完善我國民間借貸法律規(guī)制的報告》 (以下簡稱《報告》) 中指出,對于債權人有證據(jù)證明其向債務人給付了借款這一事實但卻不能拿出書面借款合同等證據(jù)來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的情形,應當由債權人就雙方之間是否存在借貸關系承擔證明責任。該《報告》還指出,對于債權人有書面借款合同等證據(jù)可以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但卻無法拿出轉賬憑證等證據(jù)來證明自己已經向債務人實際交付借款的情形,也應當由債權人就自身已經向債務人實際交付錢款的事實承擔證明責任。當然,該《報告》僅僅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調研組的調研報告,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只具有行業(yè)參考價值。必須強調的是,本文所列出的口頭借款和現(xiàn)金交付這兩種情況與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調研報告的側重點是不同的,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調研報告的側重點是為了防止債權人的不誠信行為,故而加重債權人的證明責任,而本文所列口頭借款和現(xiàn)金交付等情形的重心在于雙方當事人對證據(jù)的持有、掌握程度不同,無關乎誠信問題,換句話說,這種不誠信的行為僅僅是一種極端個案,不具有探討的普適性,應當予以排除。至于本文所列第三種情形,即多筆金錢交易、借貸往來的情形,由于多發(fā)生在熟人社會,債權人出借錢款頻繁、債務人歸還信息不清等,借貸雙方出現(xiàn)信息不對稱的情形時有發(fā)生。若是將主要的舉證責任分配在債權人一方,則讓本就不清楚歸還借款事實的債權人陷入不利困局,并且借貸事實也無法查清楚。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主張,從公平的角度出發(fā),對于上述三種特殊借貸情形,可考慮平衡雙方當事人的證明責任負擔,適用證明責任的緩和。對于本應承擔舉證責任的一方,可以考慮在證明標準上適度降低;對于另一方以一方沒有充分的證據(jù)為依托而使用其他理由進行抗辯時,可以考慮在證明標準上適度提高,加大其抗辯的難度。具體來講:

        對于第一種只有口頭借款而沒有書面字據(jù)的情形,只要債權人提供的轉賬憑證、證人證言等其他證據(jù)內容合情合理,證據(jù)之間不存在沖突矛盾之處,與口頭借貸合同的內容基本相吻合,并且合乎雙方當事人的生活交往實際,就應當認定債權人在主張權利發(fā)生方面達到了證明標準。相反,債務人只有提供更強更充分的證據(jù)內容才可認定其抗辯成功。

        對于第二種以現(xiàn)金方式借款或還款而沒有書面借款或還款憑證的情形,債權人通過現(xiàn)金的方式向債務人交付借款的,法官要充分結合債權人關于現(xiàn)金交付借款的證明,慎重分析其現(xiàn)金交付的數(shù)額、地點、時間等細節(jié)有無矛盾之處,是否與雙方借貸合同所載明的事項相吻合,只要合情合理無矛盾,就應當認定債權人實際履行了借貸合同。相反,債務人只有提供更強更充分的證據(jù)內容才可以推翻認定。同樣,債務人通過現(xiàn)金的方式向債權人支付欠款的,亦應當參照上述證明標準,只要債務人能夠就現(xiàn)金交付欠款的事實提供合情合理的證明,就應當認定債務人已經歸還所欠款項,雙方之間的民事借貸關系已然消滅,除非債權人能夠提供更強更充分的證據(jù)內容才可進行抗辯。

        對于第三種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多筆金錢交易、借貸往來而債權人無法證明何筆借款歸還的情形,債務人能夠作出合理的借款歸還內容與性質說明,并且在多次借款總額基本保持不變的前提下,債權人表示予以同意時,則法院可據(jù)此作出相應的判斷。

        (三)完善相關法律規(guī)定

        2015年頒布實施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共33條,內容基本涵蓋了借款利率、借款合同無效、虛假訴訟等,但是并沒有一條內容涉及借貸要件事實及舉證責任分配。筆者認為,既然有專門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的相關法律文件,那么就應充分利用這樣的規(guī)定空間進行內容上的完善與細化,將上述探討的內容以法條的形式予以明確規(guī)定,以避免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時出現(xiàn)矛盾裁判結果等有失司法權威的現(xiàn)象。如,可以增設一條規(guī)定:民間借貸事實發(fā)生要件由債權人承擔證明責任,包括借貸關系的發(fā)生、借貸履行期限等。

        四、結語

        自然人之間的民間借貸糾紛具有因熟人關系而出現(xiàn)無借款合同、口頭約定利息等特點,若是完全地、不變通地依據(jù)現(xiàn)有法律關于證明責任分配的規(guī)定,則并不能適應民間借貸糾紛的特殊情形。筆者期待通過對上述內容的分析,可以在解決不同形態(tài)借貸案件問題中起到積極效果,進而更大程度地維護借貸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猜你喜歡
        法律
        見義勇為的法律保護
        新少年(2023年9期)2023-10-14 15:57:47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方法(2022年1期)2022-07-21 09:17:1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為什么法律推理必須是獨特的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6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法律方法(2019年3期)2019-09-11 06:27:06
        法律擬制與法律變遷
        法律方法(2019年1期)2019-05-21 01:03:26
        非正義法律之解釋與無效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38
        《歡樂頌》中的法律“?!?/a>
        學生天地(2016年23期)2016-05-17 05:47:10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版A | 成年男人午夜视频在线看| 精品人妻午夜中文字幕av四季| 亚洲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 亚洲天堂av黄色在线观看| 手机免费在线观看av网址| 人人做人人爽人人爱| 天天燥日日燥|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日本少妇被爽到高潮的免费| 蜜臀av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女局长白白嫩嫩大屁股|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一| 国产一区二区丁香婷婷|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а天堂中文在线官网在线|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金桔影视| 国产日韩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啊啊| 亚洲a∨无码男人的天堂|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国产女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欧美孕妇xxxx做受欧美88|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 国产精品成人自拍在线观看| 少妇人妻中文字幕hd|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综合久久加勒比天然素人| 日产精品高潮一区二区三区5月|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