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 亮
(福建水口發(fā)電集團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0)
在水電站的電氣設備實施倒閘操作中,往往會直接改變用電設備運行的方式以及用電的狀態(tài),也就是對用電器的斷路或者隔離開關實施拉開或者合上操作,還可能是對一些直流的電源操作的回路進行拉開或者合上。因為電網和電壓是有等級的,且額定電壓與電網額定的電壓一定要一致,如果電氣設備在倒閘操作中存在操作不當的情況,就會導致用電事故的發(fā)生,因此一定采取倒閘操作的反違章措施,做好對用電事故的有效防控。
在水電站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中,涉及的內容十分復雜,操作不當勢必會造成用電事故的發(fā)生,因此,在實施倒閘操作期間,一定要嚴格遵循相應的原則。
首先,在拉合閘期間,一定要通過斷路器對負荷電流和短路電流實施接通或者斷開,一定要禁止通過隔離開關對負荷電流切斷處理。其次,在合閘期間,要先從電源側開始,檢查出斷路器切實在斷開的狀態(tài)后,要先合母線側的隔離開關后,再對負荷側的隔離開關合上,最后對斷路器合上。再次,在進行拉閘操作時,應先自負荷側開始,對斷路器拉開后,一定要檢查其斷路器,保證其切實處于斷開的狀態(tài),然后再拉開負荷側的隔離開關。拉開電源側的隔離開關,如果變壓器的兩側都存在斷路器,實施停電操作時,要先自負荷側開始,先斷開負荷側的斷路,切斷負荷電流切斷后,斷開電源側的斷路器,只切斷變壓器的空載電流[1]。最后,對高壓的斷路器一定不能帶電實施手動操作,如果在操作時存在誤操作的情況,一定不能因為誤合了隔離開關后再對其拉開,并且也不能因為誤拉了隔離開關后而對其再合上,避免存在二次的誤操作現象發(fā)生。
在對電氣設備實施倒閘操作中,主要涉及的內容包括隔離開關的操作和斷路器的操作。在隔離開關的操作中,在對隔離開關手動合上時,一定要迅速和果斷,且用力不能太猛,避免合過頭對支持瓷瓶產生損壞;在合閘時如果出現弧光情況,要立刻合上隔離開關,且一旦合上就不要再拉開,防止帶負荷條件下對隔離開關操作而存在弧光對設備產生破壞,在斷路器對回路切斷后再對誤合操作相應隔離開關拉開。如果手動對隔離開關拉開時,一定要謹慎和緩慢操作,特別是刀片即將和刀嘴離開時,如果出現電弧,要立刻合上隔離開關,且停止后續(xù)操作。如果在對少量的負荷電流切斷以及隔離開關的解環(huán)操作中,出現了電弧,要對隔離開關立即斷開,實現消弧效果。對隔離開關合上或者拉開后,還要對開合的位置實施確認[2]。
在對斷路器的操作中,因為手動的合閘比較慢,易導致電弧的產生,則一般是不允許在帶電狀態(tài)下對斷路器手動合上的。在對斷路器實施操作中,不能用力太猛,也不能太快返回,防止對控制開關損壞或者造成斷路器的跳閘。對斷路器合上或者拉開后,對相關信號以及儀表的指標要認真檢查,對機械位置的指示器也要現場檢查,對斷路器具體開合位置進行確認。
在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中,由于違章操作的存在會對電網、設備和人身造成安全威脅,輕者會導致設備的損壞和人員受傷,嚴重的會導致主設備的燒毀、大面積的停電和人身的死亡等情況。在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中,違章操作常見對斷路器的誤份和誤合、誤入到帶電的間隔、帶負荷對隔離開關拉合、帶電接地線或者合接地的刀閘、帶接地線和接地刀閘實施合閘送電。在電氣設備的倒閘操作中存在諸多的事故類型,而這些事故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員因素導致的。
對電氣設備實施倒閘操作中,要求相關人員具備扎實的電網知識,且對設備和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熟悉掌握,牢記崗位規(guī)程以及制度,嚴格按照倒閘操作原則開展工作。但是往往一些人員在技術水平或者工作素養(yǎng)方面存在不足,導致事故的發(fā)生。首先,一些人員可能對其所管轄內的設備和系統(tǒng)不熟悉,操作人員相關專業(yè)知識存在不理解,導致操作失誤和不規(guī)范的出現。其次,一些人員缺乏操作的經驗以及事故處理的能力,也提高誤操作的概率。再次,習慣性的違章頻繁發(fā)生,這也是電氣設備出現倒閘事故主要的原因,對某水電站的電氣設備習慣性違章事故情況進行分析見表1。按照相關的統(tǒng)計,在電力系統(tǒng)中超過80%的傷亡事故都是因為習慣性的違章導致的,因此一定要注意習慣性的違章。
從實際的工作經驗得知,在電氣設備實施倒閘操作中,經常出現習慣性的違章現象有很多種??赡芤恍┤藛T在接受到調度命令后不復誦或沒有認真對相關調令復誦規(guī)定執(zhí)行,導致倒閘操作的指令從源頭出現錯誤;可能在操作票的填寫和審核中不認真,因為操作票的錯誤導后續(xù)倒閘操作出現錯誤;可能倒閘操作中沒有對設備的名稱、位置和編號認真核對,在走錯間隔、設分合的不到位等情況下實施操作;可能在倒閘操作期間不唱票和不復誦,甚至不按照操作票的順序實施操作,在操作中存在漏項和跳項等情況,導致誤操作的發(fā)生。
表1 某水電站的電氣設備習慣性違章事故情況
導致電氣設備出現倒閘誤操作的情況還有一些別的原因,如相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精神狀態(tài)的不佳和注意力的不集中、技術規(guī)程的制訂和執(zhí)行存在不完善、設備的狀況和工作的環(huán)境不好、操作的任務繁重超出了操作人員的承載力等,都可能導致誤操作的事故發(fā)生。
在實施倒閘的操作前,為了避免違章操作,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首先,在下達和接受操作的命令環(huán)節(jié)中,要值長按照設備實際情況對操作任務進行明確和細致的布置,在操作命令的下達和接受中,一定要使用專用的術語和設備雙重的名稱,并且值班長和值班員都要對操作目的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解,做好雙方的錄音以及記錄后,再通過值班員實施復誦,沒有錯誤后再實施操作票的填寫。其次,在操作票的填寫環(huán)節(jié)中,相關值班員要按照操作的命令要求以及系統(tǒng)運行的方式等情況實施操作票的填寫和檢查,如果發(fā)現存在問題要重新進行填寫,在自檢沒有錯誤后通過監(jiān)護人員實施審查。再次,在操作票的審查環(huán)節(jié)中,在監(jiān)護人員對操作票確認無誤后,借助模擬圖實施預演操作,由監(jiān)護人進行唱票,然后操作人進行復誦,在無誤后對指示位置改變,完成預演后由監(jiān)護人員進行蓋章,并且和操作人都進行簽名[3]。
在倒閘操作期間,相關操作人員以及監(jiān)護人員分別進入到操作的現場內,并對設備各項的情況一起實施核對,確保其滿足操作要求后,要求二者要站對位置實施操作。監(jiān)護人要高聲進行唱票,然后由操作人員對設備情況再次進行核對,在無誤后再高聲進行復誦,最后監(jiān)護人再對設備進行核對并進行執(zhí)行命令的發(fā)出,而操作人按照指令實施操作。在完成一項的操作后,通過二者檢查沒有問題后要及時加鎖處理,且監(jiān)護人在此項的左側標記“√”。
在倒閘操作中,一定要2人來負責,在操作人以及監(jiān)護人到達現場后,對操作的對象以及操作票的相符性實施確認,一定不能存在無票操作和不看票的操作;相關監(jiān)護人要持票進行發(fā)令,且監(jiān)護人不能動手操作,所有的操作都要實施核對;對操作的順序一定要嚴格按照操作票的規(guī)定順序,在操作期間不能中途換人;在驗電前,要確定驗電器具有良好完好性,相關操作人員還要穿戴好絕緣鞋和絕緣手套等;在確認沒有電壓后,一定要立即對檢修設備實施接地處理,在接地線裝拆期間,也要通過絕緣手套以及絕緣棒操作;在雨天實施室外的操作時,一定要穿好絕緣鞋,對操作桿還要實施防雨罩的設置,如果處在大雨或者雷電等天氣環(huán)境下,一定不能操作;在操作的全過程中,都要做好錄音和詳細的記錄。
在完成倒閘操作后,要通過監(jiān)護人員和操作人員實施共同的復查工作,通過監(jiān)護人員對發(fā)令人實施具體情況以及結束時間的匯報,等到對發(fā)令人實施確認后,才能夠在操作票的上面實施“已執(zhí)行”的章蓋上,并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最后依據操作票具體編號實施歸檔和保存處理。
對全部從事相關工作的操作人員都要進行有效的培訓,在培訓中要做好對防誤操作的閉鎖裝置和電氣操作等培訓,使相關人員深入認識到防誤操作的閉鎖裝置功能和作用,對不符合電氣操作所要求技術的順序相關操作都會閉鎖而無法操作。同時,還要組織相關人員對變電運行規(guī)章制度和倒閘操作規(guī)范等學習,并對他們定期實施考試和核查,并且經常開展一些崗位的實訓,并定期組織一些事故的預想以及反事故的演習,提高相關人員事故處理和異常應變的能力,在培訓過程中,還要強調相關人員違章操作的危害性,使他們在作業(yè)中能夠自覺遵守和執(zhí)行相關規(guī)章制度,規(guī)范自身作業(yè)的行為。
綜上所述,電氣設備倒閘操作是水電站重要的管理部分,為了避免此環(huán)節(jié)內出現違章操作的情況,就需要嚴格按照其倒閘操作的原則,明確倒閘操作的要求,并積極采取倒閘操作的反違章措施,確保電氣設備和水電站具有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