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靜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人民醫(yī)院,河北 趙縣)
靜脈輸液是婦科疾病治療中常用的一種給藥途徑,常規(guī)的頭皮針輸液早已不能滿足臨床治療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地選擇靜脈留置針。靜脈留置針的應用下患者搬運更方便,能減少穿刺次數(shù)及穿刺疼痛、血管損傷,節(jié)省護理時間及護理工作量,又能保持靜脈通暢,受到護患雙方的認可[1]。尤其是手術治療患者,在術前藥物輸入、麻藥輸入、術后補液、抗生素輸入等方面可大大減少血管刺激及穿刺疼痛[2]。靜脈留置針的益處非常明顯,但也需要護理人員小心謹慎的維護,按照規(guī)范護理流程進行操作,否則也會引起滲液、脫管、堵塞、皮膚過敏、靜脈炎等嚴重后果[3]?,F(xiàn)就我院200例婦科患者靜脈留置針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進行整理分析,詳細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婦科接收的采用靜脈留置針的2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6~68歲,平均(40.8±0.2)歲;婦科疾病包括卵巢囊腫51例、子宮肌瘤39例、異位妊娠82例、子宮脫垂28例;住院時間3~9 d,平均(5.1±0.9)d;均接受婦科手術治療。
術前右前臂外側血管靜脈穿刺固定Y型24G留置針(0.7 mm×19 mm,20 mL/min,江西三鑫醫(y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分析200例患者整個圍手術期靜脈留置針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總結其原因,討論護理對策。
200例婦科患者中靜脈留置針護理問題主要包括:①外滲5例、脫針8例,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穿刺部位、穿刺方法不合理,血管中留置針套管長度太短及選擇關節(jié)活動部位穿刺、患者躁動、固定不當?shù)仁沟冕樄芑?;②針管堵?例,主要是因為封管不合理、穿刺肢體用力過度等使得血液回流、沉積、凝固;③靜脈炎2例,主要是因為護理人員未嚴格消毒穿刺部位、液體濃度太高、藥物本身刺激性大等原因所致,另外手術室內留置的大號粗留置針也極易引起靜脈炎。患者出現(xiàn)沿靜脈走向的條索狀紅腫、疼痛或全身性癥狀。靜脈炎屬于留置針最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一般認為化學性靜脈炎主要與藥物刺激性強有關,感染性靜脈炎則主要與無菌操作不嚴格有關;④皮膚過敏或腫痛2例,主要是因為對貼膜過敏,應用了透氣性差的貼膜出現(xiàn)皮膚過敏、腫痛概率較高;⑤靜脈血栓1例,是因為反復在同一部位穿刺下血管壁受損。
①在留置針穿刺前要先向患者詳細說明留置針穿刺操作的方法、意義、配合事項、注意事項以及留置針優(yōu)點、具體結構等,讓患者愿意配合和接受;②靜脈成功穿刺后要叮囑患者已拔出針芯,留在血管內的是有柔韌性的軟管,能隨血管形狀彎曲,不會影響肢體運動,所以無需關注手臂,也不要有心理上的擔憂。叮囑患者穿刺部位要保持干燥、清潔,不可進水。置管側肢體避免拿重物或長時間下垂,避免導管回血后堵塞。置管肢體也要避免持續(xù)受壓,著寬松衣物,可抬高,適當握拳松拳來帶動肌群活動而改善血液循環(huán)。置管肢體還要避免一直僵直,無需太過緊張。如有留置針返血要及時聯(lián)系護理人員重新封管。如有留置針脫出則要立即按壓穿刺點,聯(lián)系護理人員處理;③告知患者一般留置針留置時間3~5 d,最長不超過1周。置管期間若發(fā)生穿刺部位紅腫、疼痛、硬結、皮膚溫度升高,則要立即告知,采取對應措施,如制動、抬高患肢、硫酸鎂濕熱敷,緩解患者痛苦、改善血液循環(huán)及血管彈性;④加強巡視,嚴密觀察置管局部,對污染卷邊的敷貼、針眼滲血等要及時更換;⑤術后留置針輸液完成后可間斷按摩、熱敷肢體,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及靜脈回流,還有助于修復受損的血管壁、提高局部抗炎能力[4]。
靜脈留置針屬于護理操作中的一項應用廣泛的新技術,在各科室均有使用,但不少患者不了解留置針的使用情況,也有部分患者排斥留置針的應用,一些手術患者也因靜脈留置針留置過程中快速補液、麻藥輸入、臥床、肢體活動減少、禁食、抗生素大量輸入等原因而造成血管刺激,誘發(fā)靜脈炎、血栓等不良問題[5]。在靜脈留置針護理中,首先,要積極爭取患者、家屬的配合和理解。其次,要制定規(guī)范的護理對策,及時規(guī)避不利因素的影響,保證留置針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最后,要最大程度緩解患者痛苦,達到身心舒適,盡量延長留置針的使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