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浩
一、噴施激素
日光溫室草莓栽植以后,每667 m2噴施8~10 mg/L的赤霉素,每隔15~20 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以促進其生長發(fā)育,防止休眠。
二、控制溫度
日光溫室草莓秧苗長出后,要適當開啟通風口,降低日光溫室內的溫度,使白天溫度維持在20~
25 ℃,夜晚維持在15~18 ℃,促進發(fā)根,加速緩苗。3~5 d后,把通風口全部打開,盡力降溫,使白天溫度盡快降到15~20 ℃,夜晚降到10 ℃左右,進一步促進花芽分化。20天后,適當提高溫室內溫度,白天溫度維持在20~28 ℃,夜晚維持在7~12 ℃,促進花芽發(fā)育。開花后,為促進果實發(fā)育,要適當降溫,白天溫度維持在18~23 ℃,夜晚維持在5~7 ℃。進入12月后,天氣越來越寒冷,日照更短,為提高地溫,防止草莓植株休眠,應適當提高溫度,白天溫度逐步提高到25~28 ℃,夜晚提高到7~12 ℃。翌年2月底后,天氣開始回暖,日照漸長,地溫回升,為培育大果,促進花芽繼續(xù)分化,應降低溫度,白天溫度逐步降到20~25 ℃,夜晚降到5~7 ℃。隨著天氣的進一步回暖,溫室內溫度難以降低,可實行24 h通風,并把通風口全部打開,盡量降低溫室內的溫度。
三、調整濕度
日光溫室草莓對空氣濕度要求比較嚴格,空氣相對濕度高于70%,營養(yǎng)生長過旺,不利于花芽的分化與發(fā)育;草莓開花后,空氣相對濕度高于90%,花藥開裂較難,花粉萌發(fā)力降低,不利于坐果和果實的發(fā)育。溫室內空氣濕度過高,還易誘發(fā)草莓灰霉病等病害,因此,必須注意通風排濕。只要溫度不低于適宜溫度的下限,應全力通風排濕,要堅持清晨、夜晚大風口排濕,防止溫室內空氣相對濕度高于90%,影響坐果。
四、土壤追肥
日光溫室栽培草莓從采果開始要經常追施速效肥料,每隔15~20 d施肥1次,每次每667 m2隨滴灌追施三元素復合肥10 kg。冬至前10 d,要在畦溝內追施有機肥,每667 m2施腐熟雞糞1000 kg或優(yōu)質圈肥2000 kg。追施有機肥時要選在晴天上午進行,撒糞、翻土、澆水、覆土、蓋膜同步進行,并要開啟通風口通風,以防止施肥時揮發(fā)的氨氣危害秧苗。為管理方便,防止溫室內空氣濕度升高,施肥溝內每次追肥1/5,每隔3~5 d追施1次,分5次完成,每40~50 d施肥1次,直至4月中下旬停止施肥。
五、葉面噴肥
日光溫室草莓定植后,結合病蟲害防治,每隔7~15 d噴施1次“天達-2116”(壯苗靈)600倍液+0.7%紅糖+0.3%尿素,連噴2次,促進植株生長發(fā)育,提高光合能力,增強抗逆性。花序顯露后直至采收結束,要結合噴藥,每隔10~15 d噴施1次“天達-2116”600倍液或康凱1000倍液,同時噴施1次0.4%磷酸二氫鉀或0.1%福樂定溶液。以上用藥應連續(xù)噴至果實采收結束,以提高草莓果實的含糖量,改善草莓果實品質,增加產量,生產大果,提高草莓的產量和品質。
六、疏花摘蕾
日光溫室草莓可以生長多個花序,每個花序又可以生長10多個花蕾,過多的花序與花蕾必然會消耗大量營養(yǎng),使秧苗生長衰弱,果實變小,甚至造成減產和降低品質。因此,管理上需要及時疏除過多的弱花序,每個花序只保留4~5個花蕾,其余的及早摘除,以便節(jié)約養(yǎng)分,提高品質和質量。
七、輔助授粉
日光溫室草莓開花后,11: 00—12:00為花藥開裂高峰期,可用扇子對花蕾輕輕扇風,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有條件者,可在設施內釋放蜜蜂進行授粉,效果更好。
八、人工補光
進入11月以后,日照時間縮短,不利于植株生長,易誘導草莓休眠,應進行人工補光。可在設施的中前部、1.8~2.0 m高處吊掛節(jié)能燈進行補光,一般用30~40 W的節(jié)能燈,每3~4 m掛1個,每天下午放草苫時開始補光,直至22:00。
九、疏除弱果
冬季及早春低級次花序上的花蕾處于花序中的優(yōu)勢地位,由于受氣溫低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往往會形成有縱溝且形狀不規(guī)則的特大畸形果,但因上市早、價格高,一般不要輕易疏除。開花前后疏除一些弱花或發(fā)育不良的幼果,可明顯降低畸形果率,同時還有利于養(yǎng)分集中供應低級次花序果。
十、摘葉除莖
日光溫室草莓新生葉片的葉齡在40天左右時,其光合效能最強,即4~6片葉生產水平最高。8片葉以后的葉片,光合效能明顯下降,如果繼續(xù)保留,植株葉片郁密,光照條件惡化,不但會消耗過多的營養(yǎng),引起減產,還會誘發(fā)病害,應及時摘除。3月以后,隨日照時間的加長和溫度的回升,草莓植株會長出葡萄莖,若將其保留,會消耗大量的有機營養(yǎng),影響結果,必須及時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