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 愁
一樹婆娑
在朦朧欲醉的眼里
聽清風(fēng)吟詠
春色
低沉的輪轍漸行漸遠
落雨時
留下一抹寂寥的淡香
對異鄉(xiāng)明月
細數(shù)沉沉夜空
也許遠涉的日子
左手是愛
右手是情
而肆意出賣的熱情
夢里夢外
訴說一生一世
飛鳥遺落的羽毛
遺失在春風(fēng)里
卻留不住那個溫暖的冬季
撫摩千萬遍的石欄
不見彎月下望歸的游子
吟詠佳句
霧起時,滔滔流水
帶不去明月淡淡的哀愁
嶙峋的遠山
在黃昏里站成一道綿延的風(fēng)景
晚風(fēng)低吟
凝固眼角那滾燙的潮雨
浸潤春天的相思
如此纏綿
不是落花,也不關(guān)流水
只是在春夜里
獨立的身影融入橙黃的月光
而飛鳥遺落的羽毛
在你的發(fā)絲里
被我鋪展成鄉(xiāng)愁。在風(fēng)里
用一生張望
等你夢魂牽繞的展顏
霍城時光
在無影燈里
你看到了生命微笑的陽光
多少日子
你褪去厚重的手術(shù)衣
讓時間凝固如夏日的沉醉
當你坐在農(nóng)家小院
像粗獷的農(nóng)民梳理馬兒長長的鬃毛
你已經(jīng)習(xí)慣生活在這里
明天你將為牛欄沒有屋檐的蜂巢裝
上門牌
提醒剛出生的小羊羔不要調(diào)皮
你從萬里之外的南方來
只想做惠遠古城厚重靈魂里一朵
漂浮的白云
你將為春天般閃亮的眼睛
朗誦童話
一顆顆種子在孩子們心里發(fā)芽
泥土封藏不了你的愛
喝一口香噴噴奶茶
去除奔波的勞累
你揮揮手又以奔跑的駿馬的姿態(tài)
勇往直前
距 離
夢里的傾訴
在春色輝映里照見你
的嬌羞
潛行之手仿佛
春天的觸須
沿著你舞動的長發(fā)
在陽光下
蕩漾成黑夜無盡的纏綿
那個雨后的黃昏
你酣睡成一株平靜的蒲公英
在三月的渴望里
長出青色苔痕
想此時
有靈貓的躍動閃過眼簾
等 待
我試圖找到你昨天的影子。
翻開每一頁
都是莫名的空白。
我不敢正視
藏在時間里的你,雙眸
就像嬌嗔的薄霧。
被穿過陰翳的風(fēng)輕輕吹走。
使雪域晴空的大地那么惶恐落寞。
我緊緊握住你的手,
擁著你
纏綿悱惻的相思。
想現(xiàn)在的你
正垂落瑰麗的動感,
或許我們需要時間來證明:
淡月清風(fēng),
我在睡夢里祈禱下一個
黎明
紫色雨
扯一片云彩
權(quán)當未雨綢繆的準備
鴿群低飛
從你藍藍的眼睛里穿出
黃昏正好
就從你的額頭鋪開
雨水
把我染成你的顏色
沉吟的剎那
見你一襲紫色行裝
從江南嫩綠
走進塞外飛雪的黃昏
點評:讀雷雨的詩,會有看插畫的感覺,那種感覺很少年。也就是說,在他的行文中,能看到或者體悟到那樣一個水粉的童話世界。這是一個安靜的人發(fā)出的安靜的聲音,對這個世界,他懷著少年人般深沉而靜默的愛。
對于初習(xí)寫作的人來講,雷雨已經(jīng)如同在春天平靜湖面上,被游魚驚醒,最終萌發(fā)枝條的荷,荷的根從自身的生命經(jīng)驗和腳下的土壤中出發(fā)。正因為如此,雷雨情感細膩,寫故鄉(xiāng):“落雨時/留下一抹寂寥的淡香/對異鄉(xiāng)明月/細數(shù)沉沉夜空”(《鄉(xiāng)愁》),畫面幾乎是孤白的,就像專門做舊,然后拿來收藏的陶碗。他寫相思:“而飛鳥遺落的羽毛/在你的發(fā)絲里/被我鋪展成鄉(xiāng)愁”。(《飛鳥遺落的羽毛》),便是在用記憶點燃回望的路,這是一個游子對于內(nèi)心的省視與回看,不能忘記的美好或已成舊事,那些內(nèi)心的意向有時便是沉默的驚雷。
雷雨喜歡在短句中交織刻畫若干種不同的場景意象,用以刻畫氤氳迷蒙的青春情愫,如短詩《紫色雨》和《距離》。其中的《距離》:“夢里的傾訴/在春色輝映里照見你/的嬌羞/潛行之手仿佛/春天的觸須/沿著你舞動的長發(fā)/在陽光下/蕩漾成黑夜無盡的纏綿/那個雨后的黃昏/你酣睡成一株平靜的蒲公英/在三月的渴望里/長出青色苔痕/想此時/有靈貓的躍動閃過眼簾”。短短若干行,已經(jīng)讓熱戀雙方的微妙情感從紙面上纏綿蓬勃出一叢水草。那是一叢只有戀人之間才能相互辨認的故事章節(jié),時而在春天的陽光下,時而在黑夜無盡的纏綿中。而在這些背景下,一個具象的寫實勾畫出永恒的記憶,“靈貓的躍動”猶如神來之筆,那也許就是啟動作者記憶開關(guān)的密碼,心有靈犀的一瞥,正所謂靈感吧。文人筆下,貓與女孩是相互參照的兩種生命形態(tài),她們美麗,敏感,自傲,因為細膩而極容易陷于自我的世界,并不知道自己給他人的風(fēng)景平添了怎樣的觸感與質(zhì)感。作者在這首詩里體察到了距離,因為距離,這種靜美越發(fā)不同。
如果說,水粉印象畫是雷雨書寫青春、愛情的靜默表達,那么詩作《等待》更像是用這樣一支筆畫成的愛情工筆?!拔也桓艺?藏在時間里的你,雙眸/就像嬌嗔的薄霧”。歲月總是好的,它檢視美好,之后將它藏在人的記憶深處。那就像一顆種子,可以不斷萌芽,再重歸于一粒種子。當你于若干年之后再注意到它時,它會再次發(fā)芽。只是也許,這次與上次不同了,這次它因為時間的推移,開始漸漸模糊,就像“嬌嗔的薄霧”,而薄霧終將散盡,那記憶的種子遲早會因為肉體的衰老、消亡而化盡。然而作者依然是懷抱著這份無法忘卻的情感,于是又有了:“想現(xiàn)在的你/正垂落瑰麗的動感,/或許我們需要時間來證明:/淡月清風(fēng),我在睡夢里祈禱下一個/黎明”。愛情需要時間解碼,手持密碼的是加持這份情感的心靈。這首詩,表達了一抹追光燈似的效果。在同一個舞臺上,一部分是記憶中的你,另一部分則正在幻想此情可待成追憶的可能:“淡月清風(fēng),我在睡夢里祈禱下一個/黎明”。
以上提到的詩作擷取個人情感生活,表達了幽微而又稍顯稚嫩的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對自身情感歸宿的美好追求。而當這份情感落實在新疆大地上,又煥發(fā)出一種蓬勃的活力。從詩歌《霍城時光》上可以看到新疆風(fēng)土人情對詩人的觸動,這種觸動生發(fā)的情感無疑是更加博大的。“當你坐在農(nóng)家小院/像粗獷的農(nóng)民梳理馬兒長長的鬃毛/你已經(jīng)習(xí)慣生活在這里/明天你將為牛欄沒有屋檐的蜂巢裝上門牌/提醒剛出生的小羊羔不要調(diào)皮”。邊疆生活讓詩人稍感柔弱的思想有了粗糲生長的可能。一系列具體意象讓整首詩充滿西部陽光的氣息和力量,那是對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同時也是對自己生命的又一次重新審視。詩人繼續(xù)寫道:“你從萬里之外的南方來/只想做惠遠古城厚重靈魂里一朵/漂浮的白云”。結(jié)尾更是以昂揚明亮的手法接納他鄉(xiāng),實現(xiàn)自我:“喝一口香噴噴奶茶/去除奔波的勞累/你揮揮手又以奔跑的駿馬的姿態(tài)/勇往直前”。而這更像是一次超驗的自我完成,一個來自于水彩深處的明亮的雷。
(曾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