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敏
摘 要:筆者在教學實踐探索中發(fā)現(xiàn),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不僅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還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促進身心和諧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礎的重要載體。本文通過一個教學片斷對此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中美術鑒賞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實踐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9-024-1
美術課程具有鮮明的人文性質(zhì),是最尊重、保護和發(fā)展學生個性的課程之一,不僅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還同時兼具引導科學認知、促進人格發(fā)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在引導學生形成社會共同的價值觀的同時,也努力保護和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fā)展。以下為筆者親歷的一次《從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印象派與后印象派》生成性教學實錄(片段)。
師:“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見識了印象派畫家們那一雙雙美妙的眼睛,他們個個“身懷絕技”,善于精準把握外光下被描繪對象光色關系的瞬間印象,對西方油畫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印象派畫家們過分地追求炫技顯擺,忽視了對被描繪對象的理性分析和對形體結構的描繪,引起了一些熱愛表現(xiàn)主觀感受的“后浪”們的反感和批評,因此美術史上著名的“后印象派”應運而生。接下來,請同學們結合文字介紹欣賞第110頁、111頁的五幅作品,然后請回答老師的相關提問?!?/p>
師生共同賞析后印象派畫家的作品,然后分組討論自己最喜歡的畫家及其作品,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同學們各抒己見,其中一個男生舉手發(fā)言:“我不否認,自己也被凡·高的作品深深打動,我知道他熱愛繪畫到了狂熱的程度,他一生只賣出過一幅作品,死后他的作品卻創(chuàng)出了單幅拍賣價的記錄,這幅自畫像畫于他經(jīng)歷了一次嚴重的精神崩潰之后。曾經(jīng),挪威畫家蒙克的油畫《吶喊》也拍出了1.2億美元的天價,巧合的是蒙克也患有精神障礙……請問老師,天才藝術家與精神病患之間是不是存在某種必然聯(lián)系?”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們議論紛紛。
教師先是一愣,旋即對學生投去贊許的目光:“這是個非常棒的問題!在探討你這個疑問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小問題,你覺得自己的心理是健康的嗎?”(眾人大笑)
生略微遲疑地回答:“還好吧……”
師:“你所說的還好是什么意思?你依據(jù)什么標準判斷自己還好的?”(大家安靜了很多)
生:“我沒有感覺到壓力和痛苦,整天開開心心的,心理就是健康的。其他還真沒有細想過太多……”
師:“好,看來平常你很注重心理健康。其實我們在成長的路上,會享受到被關心、被愛護、成功和喜悅,也必然會遭遇到一些困難、問題、失敗和挫折,我們無須改變社會本來的樣子,只須改變能改變的,順應不能改變的人和事,學會接納世界的不完美,包括接納自己和他人的缺點和錯誤?;谝陨侠斫?,大家能不能從更多角度分析一下凡·高呢?”
生:“梵高個性格孤僻脾氣不好,不知道怎么和人們相處,無論是家人還是外人都討厭他,他對生活缺乏規(guī)劃,總是以極端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求,像一個外星人,不被人們理解。他的人生悲劇似乎是必然的……”
師:“嗯,大家看出來了,梵高雖然是個罕見的藝術天才,但他身上的人格缺陷是顯而易見的……”
生:“這不公平!他就是個天使。他把錢全部捐獻給窮人,把內(nèi)衣撕了做繃帶救助礦難者,選擇過苦行的生活,就連用肥皂洗澡都覺得內(nèi)疚,與世俗格格不入也不是他的錯,他待人善良、真誠、無私、坦蕩,他的眼光那么特別,總能看透世上所有的虛假丑惡,那個偽善的社會容不下光明磊落的他,是社會的錯!”
師:“嗯,這個得從兩個方面說。梵高如果沒有天使一樣純凈的內(nèi)心,對世界愛得沒有那么深沉,是創(chuàng)作不出如此色澤明艷、情感濃烈的作品的,也征服不了全世界的眼睛和靈魂。在《向日葵》中,他體會到那燃燒的像火一樣的激情。在《星夜》中,他看到了遙遠星空的流轉(zhuǎn)變換。他把自己的思想毫無保留地展現(xiàn)在自己的作品中,梵高的內(nèi)心世界永遠那么色彩斑斕,藝術家所取得的成就往往離不開天賦、勤奮、思考與堅持。我不否認,梵高的人格特征對他鮮明的藝術個性風格起到支撐作用?!?/p>
師:“如果我們簡單地理解為那個不太干凈、不太溫暖的世界配不上梵高美麗的人格,那是不客觀的?!?/p>
師:“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都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建立良好的自我價值感,人人都需要他人的尊重,人人都需要尊重別人??上?,天才的思想與靈感太過超前,19世紀世俗的高度還看不到梵高的光芒,他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生活上窮困潦倒,在失敗的沮喪中,孤獨的靈魂拿起畫筆,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排斥多元價值取向,在偏激的思想和負面情緒籠罩下,長期任由非理性的思維和行為泛濫,逐步形成非此即彼、非白即黑、非對即錯的認知模式,對社會始終充滿著不切實際的期待,心理長期不能及時調(diào)控到平衡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歇斯底里,割耳,自殺,一步步走向悲劇人生。畢竟,熱愛生命是第一重要的,每個人都必須是維護自己身心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生:“如此偉大的畫家,竟然有那么悲慘的人生,真是太惋惜了。藝術太美好,身心健康太重要,二者可以得兼嗎?”
師:“當然可以。藝術家在精神失常期間是無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證明精神障礙對藝術創(chuàng)作有極大阻礙,凡·高以自己的經(jīng)歷證實:天才藝術家與精神病患之間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任何以犧牲身心健康為代價的“藝術創(chuàng)作”都是荒誕的?!?/p>
教師反思:課堂上隨時會有奇跡發(fā)生,感謝學生們創(chuàng)造了寶貴的契機!美術課程應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為促進他們?nèi)姘l(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與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fā)展并行不悖,美術課程完全可以,也完全有必要成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和手段。
(作者單位:海安市立發(fā)中學,江蘇 海安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