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國家網信辦擬規(guī)定:平臺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強制關注賬號】
國家網信辦對《互聯(lián)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guī)定》進行修訂,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要求,公眾賬號生產運營者不得批量注冊、囤積或非法交易買賣公眾賬號;未經互聯(lián)網用戶知情同意,不得強制訂閱關注其他用戶公眾賬號。
@唧唧歪歪的傾城:希望落到實處。經常點了贊的被取消;沒點贊的點贊了;還塞一堆賬號關注我,每天都會清幾個粉絲保持賬號干凈;還強塞我關注了別的賬號。
@快樂的大腳鴨:支持這樣的決定。說明國家已經開始重視了,對社交媒體的監(jiān)管力度在逐步加大。平臺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數(shù)據要有多大,用戶要有多活躍,也要承擔社會責任,讓數(shù)據更安全透明,更便于管理。
@大頭泡泡有脾氣:非常非常贊同!快點通過吧!被各種平臺強制訂閱亂七八糟的賬號,現(xiàn)在就連去飯店點個菜都要“被迫”關注個公眾號,隔三岔五就要刪除一波,很鬧心。相關部門真該出手管管這種亂象了,希望各個平臺落到實處,各地監(jiān)管部門的監(jiān)督工作做到底!
@我真的是好人吶:有些也不是真的愿意關注的,但不關注就沒法用或者沒法看,我能怎么辦?我也很無奈。
話題
【兩高一部首次準確界定碰瓷行為】
10月14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的有關情況?!吨笇б庖姟分袑Α芭龃伞边M行了定義:指行為人通過故意制造或者編造其被害假象,采取詐騙、敲詐勒索等方式非法索取財物的行為。這是首次對“碰瓷”行為作出準確界定,為司法實踐提供了指引?!吨笇б庖姟愤€對實施“碰瓷”構成的犯罪進行了梳理,分類予以明確。同時,還規(guī)定對實施“碰瓷”,尚不構成犯罪,但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實現(xiàn)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有效銜接。
@雄峙天東_: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把涉及公民經常遇到的問題,從“法”的角度進行了界定,這是對公民權利的保證和維護。
@鐵頭憨憨:支持立法,早該整治一下那些“碰瓷黨”了。條文定義非常明確,易于具體司法操作。不過,基層執(zhí)法者要嚴格執(zhí)行,不能抱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tài)去執(zhí)法。
@暴風雨下:這類人,就怕放出來以后繼續(xù)作案。應該有累進處罰制度。
@愛吃餅干的趣多多:支持此《指導意見》出臺的同時,我們也要防范“碰瓷”—— 安裝行車記錄儀、開車時多留心觀察、遇到碰瓷取證報警、嚴守交規(guī)不給人可乘之機等。碰瓷之人的可惡之處不僅僅在于違法犯罪,更重要的是,這種行為在一點點侵蝕著社會的公序良俗。
(感謝“唧唧歪歪的傾城”“雄峙天東_”等網友對此話題發(fā)出的評論)
“告別過去,好好生活?!?/p>
——張志超案13年后再審宣判無罪。被羈押15年后重獲自由的張志超于10月20日領取約332萬元的國家賠償。據梨視頻報道,張志超表示,現(xiàn)在還不太能夠適應當今社會,但自己會努力學習一些技能,并稱賠償款用于還賬后交給母親。希望告別過去,好好生活。
“2020三季度GDP增長4.9%,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p>
——據媒體報道,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從環(huán)比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7%。
“效果顯著!”
——據央視新聞報道,過去50年來,全球大多數(shù)冰川快速消融。今年8月,中科院研究團隊給位于青藏高原東緣的達古冰川蓋上了一層500平方米的“被子”,試驗人工手段減緩冰川消融。日前,經研究團隊測量,“蓋被子”區(qū)域的冰體消融速度明顯減慢,在兩個月內綜合減少了1米的消融量。
“衛(wèi)健委提示慎吃酵米面類食品?!?/p>
——10月19日,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提示,2010年至今近10年來,因酵米面中毒已致37人死亡,涉及14起,84人中毒。衛(wèi)健委提示,夏秋季節(jié)制作發(fā)酵米面制品容易被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該菌能產生致命的米酵菌酸,高溫煮沸不能破壞毒性,中毒后沒有特效救治藥物,病死率達50%以上。北方的臭子、酸湯子、格格豆,南方發(fā)酵后制作的湯圓、吊漿粑、河粉等最容易致病。
“明確了!城鎮(zhèn)戶籍子女可以繼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p>
——據人民網報道,自然資源部等七部門近日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226號建議”作出答復。就其中提到的“關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問題”,答復明確: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zhèn)戶籍的子女繼承并辦理不動產登記。
“每個案件將有終身不變身份證號。”
——據《人民日報》報道,10月14日,全國基層檢察院建設工作會議透露,最高檢正在推進案件編號終身制,不管經歷多少層級、多少環(huán)節(jié),一號到底,讓司法責任真正落到每一個經辦檢察院、每一個承辦檢察官,做到責任分明,可追、能溯,目的在于落實司法責任制,促進案結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