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紅 提蘇
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非常弱小,特別膽小的。嬰兒期的我們?nèi)绻械揭稽c恐懼,便會躲在母親懷里大哭不止,只有在母親輕搖安撫下,才能找到一點安全感。這一點,無論是偉人還是普通人,表現(xiàn)應(yīng)該是一樣的吧。
人的不安、膽怯常常緣于對身邊外部環(huán)境的未知和陌生。因為未知,所以不安;因為陌生,所以膽怯。對身邊出現(xiàn)的新事物是否安全,是否會對自身造成危險,全然沒有把握。就像故事《黔之驢》里的老虎,老虎本來是很兇猛的,但是由于它從來沒見過驢,所以感到很害怕,只敢遠遠偷看。后來,隨著慢慢接近驢,了解了驢的本事,老虎就不再害怕了。
和故事里的老虎一樣,人的成長過程,其實也是對周圍環(huán)境逐漸探索、逐漸熟悉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隨著對周圍陌生事物不斷了解和對自身力量的正確認識,不安和膽怯也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隨之而來的安全感和適應(yīng)感。這種感覺,就是自信。
自信,就是人對自身成功應(yīng)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是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力量后對自己產(chǎn)生的信心。
一個充滿自信的孩子,將來一定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因為自信的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正確的認識,總是樂于接受新事物,敢于嘗試各種挑戰(zhàn),他們的天賦和潛能更容易被人發(fā)現(xiàn)。自信的孩子在各種挑戰(zhàn)中的表現(xiàn)能給他們贏得更多贊許,這種贊許會給他們力量,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相反,一個缺乏自信的孩子,將來很有可能一事無成。因為缺乏自信的孩子總是膽小怕事,稍遇挑戰(zhàn)便會踟躕不前,如履薄冰,處于一種消極被動的狀態(tài)。因為害怕失敗,所以逃避風(fēng)險,久而久之,越不敢嘗試就越膽小,陷入惡性循環(huán)。
當(dāng)然,自信不等于驕傲。自信的孩子,對自己的能力有深度的認知與高度的認同,知道自己能夠做什么,不能夠做什么。驕傲的孩子,雖然對自己的能力也有正確的認識,但是總覺得自己比別人重要,高人一等。這種心態(tài),很容易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傷害別人。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強調(diào):“要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走路。”正處于幼兒期的孩子們更應(yīng)如此。因為,自信心的培養(yǎng)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對自我價值的認同和自信心的樹立,并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將來健康人格和正確三觀的確立,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深遠?,F(xiàn)在很多孩子缺乏自信,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條件原因、家庭條件原因、外在條件原因等。孩子的性格和興趣是家長影響、塑造和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將來成材與否直接與父母的教育引導(dǎo)有關(guān)。家庭是孩子主要的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最基礎(chǔ)的作用,所以培養(yǎng)孩子自信心的重任就落在父母身上。那么,作為父母,我們應(yīng)如何去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