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永強,黃志威,雷志偉,王新毅
(1.廣東省脂類科學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廣州 510006;2.Lipidomax 脂類創(chuàng)新中心,廣東廣州 510006)
現代畜牧業(yè)中廣泛使用抗生素來預防動物疾病和提高生長性能,但由于抗生素在畜牧業(yè)中過度使用導致細菌產生耐藥性和抗生素殘留,嚴重影響人類和畜禽的健康。因此,新型抗生素替代品成為近年來的研發(fā)熱點,目前使用較多的抗生素替代品有酸化劑、酶制劑、益生菌、抗菌肽、中草藥制劑及植物提取物等。
月桂酸單甘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是一種天然的抗菌劑,存在于母乳、椰子油和美洲蒲葵等植物中[1],是一種親脂性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具有防腐和乳化功能,有廣泛存在、抗細菌、不會導致細菌耐藥性、抗病毒、抗炎和抗毒素等多種優(yōu)良特性[2]。由于其天然存在于母乳中,GML 對嬰兒的免疫系統、健康起著重要作用。GML 具有毒性較低、抑菌效果較好且在不同pH 條件下均有活性等優(yōu)點,己被大量運用于多個領域。近年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GML 在促進動物生長、預防和治療動物疾病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如抑制消化道有害菌產氣莢膜梭菌、沙門氏菌等的生長[3-4];提高畜禽的營養(yǎng)吸收能力、飼料轉化率、生長速度及改善肉質等作用[5-6]。本文就GML 在動物體內發(fā)揮的功能特點及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進行綜述,旨在為GML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研究提供理論參考和禁抗限抗提供新思路。
GML 又名十二酸單甘油酯,化學名為2,3-二羥基丙醇十二酸酯,分子式為C15H30O4,分子量為274.21,分子結構式見圖1,GML 也可以由月桂酸和甘油在特定條件下合成[7]。GML 一般情況下為油狀、鱗片狀或粒狀結晶,色澤為白色或淡黃色,無味,熔點為62℃,親水親油平衡值(HLB)為5.2,不溶于水和甘油等常見溶劑,易溶于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能分散于熱水中,并且能在水中形成穩(wěn)定的水合分散體[8]。
圖1 GML 的分子結構
GML 的代謝途徑與脂類的吸收代謝機制密切相關。脂類在動物體內的消化為胰脂肪酶特異水解甘油三酯1、3 位酯鍵,生成2-單甘酯及游離脂肪酸,單甘酯能被腸道上皮細胞完整吸收并進入淋巴細胞,部分進入血液發(fā)揮抗菌抗病毒作用。脂肪在體內吸收過程中,單甘酯途徑起主導作用,并且2-單甘酯是主要的吸收途徑[9]。微粒體中存在使單甘酯進一步酯化為甘油三酯的酶,這種酶優(yōu)先利用2-單甘酯[10];此外,1-單甘油酯和2-單甘油酯均可被細胞內的單甘油酯脂肪酶水解[11]。
GML 屬于中鏈甘油酯,由于獨特的理化特性,其與長鏈甘油三酯(LCT)在消化、吸收和代謝方面有顯著差異。LCT 由于相對不溶性,很依賴于膽汁酸鹽的乳化,形成的長鏈脂肪酸(LCFA)和長鏈單甘酯被動擴散進入腸細胞,LCFA 和單甘酯再酯化成甘油三酯并通過水溶性脂蛋白到達淋巴、胸導管和血液等[12],發(fā)揮其作用。中鏈甘油三酯(MCT)的水解速度比LCT快,且水溶性不高,不需要膽汁的乳化,水解生成的中鏈脂肪酸(MCFA)可迅速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13],大多數MCFA 以游離形式被動擴散吸收,在腸細胞內,MCFA 對脂肪酸結合蛋白的親和力比較低,因此大部分不再酯化,而是擴散到門靜脈血液中,并與白蛋白結合,直接運輸到肝臟[14-17],只有一小部分MCFA 被乳糜微粒吸收[18]。MCFA 通過門靜脈轉運至肝臟后通過線粒體β-氧化被有效地用于能量產生[19-20]。相比于LCFA,MCFA可以自由進入肝細胞線粒體進行氧化,不需要依賴肉堿載體,可快速供能,也不會在體內積累[21]。GML 作為中鏈脂肪酸衍生物,其代謝過程與中鏈脂肪酸一致,水解產物月桂酸以游離形式通過門靜脈系統進入肝臟參與機體代謝,在沒有載脂蛋白的情況還可以進入線粒體發(fā)生氧化[15,22]。但目前GML 在動物體內的消化吸收沒有明確的報道,其具體的代謝途徑、機體各部位的分子轉化機制等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3.1 供能作用 MCFA 的重要功能是為動物體提供能量。GML 是典型的MCFA(C6-C12)衍生物,可以將其補充到新生兒和幼小動物的飼糧中供應能量。MCFAs 可用于治療脂質吸收障礙、吸收不良綜合征、胰腺功能不全、膽囊紊亂、腸胃炎、糖尿病等疾病,并作為早產兒的能量來源[23-24]。對幼小動物來說,MCT 可改善動物的能量狀況,提高幼小動物的存活率[25]。
3.2 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GML 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脂肪酸及其衍生物中抗菌活性最強的物質[26]。GML 對革蘭氏陽性菌(G+)、部分革蘭氏陰性菌(G-)、霉菌、絲狀真菌及酵母菌等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而對部分G-(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的抑制作用較弱[26]。GML 對常見的病原菌(如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鏈球菌、幽門螺桿菌、彎曲桿菌、酵母菌、霉菌、芽孢等)有很強的抑制作用[27-28]。Preuss 等[29]研究發(fā)現,當GML的濃度為0.062 5 mg/mL 時,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分枝桿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Schlievert 等[30-31]研究發(fā)現,10~20 μg/mL GML 能顯著抑制A、B、F、G 型鏈球菌的生長,200~300 μg/mL GML 對葡萄球菌起抑制作用;當GML 濃度大于10 μg/mL 時,能明顯抑制炭疽桿菌的生長,當濃度達到5%(50 000 μg/mL)以上,可以有效殺死桿菌屬和梭菌屬的芽孢。Strandberg 等[32]研究發(fā)現,GML 能夠顯著抑制陰道念珠菌和加德納菌,而對優(yōu)勢菌屬乳酸桿菌沒有影響。Schlievert 等[33]研究發(fā)現,GML 不會抑制獼猴陰道乳酸菌的生成,不會改變黏膜菌群和完整性,長期使用GML 有助于乳酸菌的生長。
GML 的抑菌機理主要是通過影響細菌營養(yǎng)體細胞的細胞壁、細胞膜、代謝酶和蛋白質合成系統等,影響營養(yǎng)體細胞正常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來實現抑菌作用。因G+、G-、酵母菌、真菌等的細胞壁結構不同,導致GML 對不同菌屬抑制效果的差異性。由于G+細胞壁肽聚糖(LOS)含量高,GML 較易通過,具有較強抑制效果[34-35];部分G-的細胞壁脂多糖層的脂多糖分子具有O-特異性側鏈(如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具有較強的親水性,GML 無法滲透脂多糖層,阻止疏水性的GML 與生物膜的磷脂雙分子層等部位接觸,導致對其沒有抑制效果;而對于細胞壁是由脂寡糖(LOS)組成的部分G-菌(如淋病奈瑟菌、加德納菌、幽門螺桿菌、嗜血桿菌等),GML 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30,33]。
3.3 抗病毒作用 中鏈脂肪酸單甘酯都具有抗病毒特性,尤其是月桂酸單甘酯,具有較強的抗病毒功能,可以抑制病毒的感染和傳播,從而起到預防和治療相關的病毒性疾病的作用。Thormar 等[36]研究發(fā)現,中鏈單甘酯可結合包膜病毒中的脂質雙層結構,具有抗病毒特性,而GML 在濃度低至250 mg/mL 時就對單純性皰疹病毒、綿陽髓鞘脫落病毒等包膜病毒具有很強的抑制效果,可以顯著降低病毒的滴度。Isaacs 等[37]研究發(fā)現,GML 可顯著抑制流感病毒、口腔炎病毒和呼吸系統多核體病毒的增殖。Li 等[38]對感染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恒河獼猴研究發(fā)現,通過陰道凝膠給藥試驗,GML可以有效抑制體內SIV 傳播,減少陰道切片組織中SIV的RNA 含量,降低子宮上皮細胞中促炎因子MIP-3α和IL-8 的表達等。Haase 等[39]在恒河獼猴中也得到同樣結論。GML 對多種囊膜病毒(如HIV 病毒、麻疹病毒、泡疹病毒、人嗜血淋巴細胞病毒、流感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40]。GML 抗囊膜病毒的機理在于月桂酸可以修飾病毒的膜蛋白,GML 由于親脂性作用插入病毒的囊膜,這些作用都會導致病毒復制能力的減弱或喪失,沒有復制能力的病毒就充當了抗原的角色,激發(fā)動物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起到了抗病毒的作用。
3.4 抗毒素作用 GML 能夠抑制細菌毒素的合成及由毒素介導的炎癥反應的能力。Peterson 等[35]報道GML可穩(wěn)定哺乳細胞細胞膜,經GML 處理后的紅細胞在低滲水溶液(0~0.05 mol/L 生理鹽水)或α-和β-葡萄球菌溶血素時,其紅細胞的裂解作用減弱,GML 可用于治療革蘭氏陽性細菌外毒素疾病,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信號傳導來穩(wěn)定細胞的細胞膜。Schlievert 等[30]報道GML 能有效阻斷或延遲致病性革蘭氏陽性菌產生的外毒素,當GML 濃度為10~20 ug/mL 時可抑制A、B、F、G 型鏈球菌的生長和外毒素的生成,包括熱原性外毒素和溶血素的生成;GML 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中溶血素(S.aureusElaboration of Hemolysin)、中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 1,TSST-1)和剝脫毒素A(Exfoliative toxin A)的生成。Strandberg 等[41]研究結果顯示,GML 可減少陰道金黃色葡萄球菌外毒素的生成,進而減少白介素(IL)-8 促炎因子的生成;GML 能夠降低陰道TSST-1 和α-毒素生成,降低陰道炎癥反應。Prjan 等[34]研究發(fā)現,GML 通過干擾細菌細胞膜上的信號轉導來抑制β-內酰胺酶、TSST-1 和其他葡萄球菌外蛋白的合成,抑制了細菌毒素的合成。此外,GML 是一種有效的炭疽毒素生成抑制劑,可以阻斷毒素的產生[42],有助于提高宿主的免疫能力。GML作為一種調節(jié)劑或抗菌化合物具有調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的功能作用,GML 應用于人和動物相關疾病的預防具有重要的意義。
3.5 免疫調節(jié)功能 GML 對人和動物的免疫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可以提高人和動物的免疫力。Peterson等[35]研究表明,GML 對促炎免疫因子白介素(IL)-2、干擾素(IFN)-γ、腫瘤壞死因子(TNF)-α、IL-10 等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并在一定濃度下呈劑量依賴性。Mo 等[43]研究結果顯示,高劑量的(1 600 mg/kg)GML 可顯著提高小鼠血清中抗炎因子轉化生長因子(TGF)-β1 和IL-22 的含量,其能夠有效調節(jié)許多生物和生理過程,包括應對炎癥反應、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細胞增殖和分化、免疫反應等。這表明GML 可通過降低促炎因子、提高抗炎因子的生成來有效的發(fā)揮抗炎作用。Li 等[38]證實5% GML 凝膠能降低巨噬細胞炎性蛋白3α(MIP-3α/CCL20)和IL-8(炎癥和HIV 易感性相關指標)的水平,抑制炎癥因子、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的表達,減輕先天性免疫炎癥反應。GML 可以通過抑制趨化因子和細胞因子來阻斷SIV 傳播[39],GML 可降低T 細胞的增殖[44]。GML 可降低用TSST-1 刺激下的三磷酸肌醇(IP3)生成量,表明GML 處理降低了磷脂酰酶C-γ1(PLC-γ1)酶活性[35]。Zhang 等[45]研究發(fā)現,GML 選擇性地抑制胞質鈣內流和PI3K-AKT 信號軸,干擾T 細胞質膜動力學,通過干擾T 細胞信號級聯的成分來抑制T 細胞的功能,可抑制由TCR(T 細胞受體)和CD28 誘導的細胞因子的產生,顯著抑制了IL-2、IFN-γ、TNF-α和IL-10 等促炎因子的生成并呈一定的劑量依賴性,可作為一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劑和抗菌劑。上述試驗均說明,GML 可通過多條途徑改善機體的炎癥反應,如對炎癥相關因子的調控、降低T 細胞增殖能力、改變炎癥相關酶活等,對改善人和動物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積極的作用。
3.6 乳化和防腐作用 GML 具有良好的乳化性,是天然的乳化劑,其HLB 為5.2,不溶于水和甘油,在水中能形成穩(wěn)定的水合分散體。GML 是一種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其分子結構具有2 個親水基團(-OH)和1 個親油基團(-R),能降低液體表面的張力,是優(yōu)良的W/O 乳化劑,可促進動物對油脂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飼料利用率、改善脂肪代謝[46-48],廣泛應用于食品、化妝品、醫(yī)藥及畜牧等行業(yè)。
由于GML 廣譜的抑菌效果,對大多數細菌、酵母以及霉菌均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還能夠抑制多種原生動物和病毒的功效,其抑菌作用不會因為 pH 的改變而發(fā)生改變,一般pH 在4~8 均有效[49]。
4.1 GML 在豬生產中的應用 飼糧中添加GML 可以有效改善豬的生產性能、免疫功能及肉品質量等。De Snoeck 等[50]研究表明,在仔豬日糧中添加GML 具有強大的抗菌性能。Dierick 等[51]采用含有椰子油和外源脂肪酶的日糧(在體內可生成GML)來飼喂斷奶仔豬,可以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穩(wěn)定腸道菌群且無毒副作用。李濤等[46]在斷奶仔豬日糧中添加0.4%GML,發(fā)現可顯著提高斷奶仔豬生產性能、改善脂肪代謝、抑制腸道有害菌等,顯著提高血清堿性磷酸酶的活性,而堿性磷酸酶與平均日增重呈正相關[52],且斷奶前期效果更佳。蔣增良[53]研究發(fā)現,添加150 mg/kg GML 可調節(jié)斷奶仔豬的腸道菌群多樣性,增加短鏈脂肪酸的分泌,有效改善生長性能和緩解斷奶應激;而添加150 mg/kg GML 可顯著提高育肥豬的生長性能,改善肉品質量,降低肌肉中抗生素和重金屬殘留,提高畜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林觀誼[54]試驗結果顯示,GML 對切斷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垂直傳播、提高母豬疫苗免疫后初乳中PED-IgA 的滴度和仔豬黏膜免疫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郭錫欽[55]發(fā)現,GML 能提升仔豬生長性能,降低腸道中有害菌數量,降低仔豬血清中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抗體和致炎性因子水平。以上試驗均表明,GML 可以顯著改善豬的生長性能和肉品質,調節(jié)腸道菌群,提高免疫和抗病毒能力,緩解仔豬的斷奶應激,無毒副且不會產生細菌的耐藥性和體內殘留,對豬的生長和健康具有正向積極的作用。
4.2 GML 在家禽生產中的應用 GML 在家禽生產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Zhao 等[56]研究結果,在飼料中添加GML 可顯著提高蛋雞生產性能和蛋品質,顯著提高蛋雞的肝臟代謝和抗氧化能力,并降低腹部脂肪重量,對蛋雞的生產性能和生理功能具有積極的提升效果,且添加0.3 g/kg 時效果更佳。劉夢蕓[47]研究也表明,GML 可顯著提高雞蛋的蛋白高度、哈夫單位,增強蛋黃的顏色,顯著增加雞蛋中總蛋白含量以及組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對蛋雞的生產性能、蛋品質、腹脂形態(tài)和雞蛋營養(yǎng)品質具有顯著的提升效果。Fortuoso 等[57]研究發(fā)現,添加100~300 mg/kg GML 可以顯著降低肉雞感染球蟲和細菌的幾率,同時顯著改善飼料轉化效率和肉品質。劉夢蕓[47]在肉雞日糧中添加150 mg/kg GML,發(fā)現可顯著提高肉雞飼料轉化率和腸道形態(tài),顯著提高雞胸肉中必需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Mustafa[48]研究結果顯示,添加4 g/kg GML 能顯著提高肉雞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免疫力顯著提高。綜上所述,GML 對肉雞和蛋雞的生產均具有積極的作用。
4.3 GML 在反芻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反芻動物牛、羊的消化特點是前胃(瘤胃、網胃、瓣胃)以微生物消化為主,主要在瘤胃內進行,皺胃和小腸的消化與非反芻動物類似,主要是酶的消化。由于反芻動物瘤胃的特殊作用,目前關于直接添加GML 對反芻動物影響的報道較為少見。Wieland 等[58]研究發(fā)現,在新生犢牛的飼糧中添加栗子和GML 可以顯著提高新生犢牛的存活率,顯著降低血糖濃度、谷氨酸脫氫酶(GLDH)和谷草轉氨酶(AST)的活力,對新生犢牛的肝功能有顯著的提升作用。Jordan 等[59]研究發(fā)現,每天飼喂250 g 椰子油可顯著提高肉用育肥母牛的日增重,腸道的甲烷排出量及瘤胃的原蟲數量顯著降低。但Sutter 等[60]研究發(fā)現,在育肥公牛飼糧中添加3% 椰子油可顯著降低公牛的日增重,與前者結果不一致。Bremmer 等[61]對奶牛真胃灌注同等劑量不同類型的脂肪酸(含C12:0),對瘤胃的發(fā)酵特性及營養(yǎng)物質的表觀消化率無明顯差異,但對采食量和腸道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率有明顯差異,可見MCTs 是在后腸道影響反芻動物的生產性能。Liu 等[62]研究發(fā)現,日糧中添加椰子油對綿羊的生長無抑制作用,但顯著降低了瘤胃液中產甲烷菌和原蟲的數量、瘤胃液中總揮發(fā)性脂肪酸濃度和產琥珀酸絲狀桿菌的數量,減少甲烷氣體的排放量。綜上所述,GML 對反芻動物的生長無副作用,GML 在反芻動物中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總體來說,GML 具有抗菌、抗病毒及免疫調節(jié)等多種生物學功能,是一種潛在的飼料抗生素替代品。添加適量的GML 能夠促進動物的生長性能,預防和治療相應的疾病,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和保障機體健康。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對GML 在動物生產中的研究相對較少,而且缺乏系統的基礎數據,GML 在動物生產中應用時的添加量、添加形式、配伍方式及日糧中其他營養(yǎng)素水平等還需要做進一步探討,加強GML 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效果和作用機理研究,對解決動物生產實踐和新型抗生素替代品的開發(f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