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學技術領域,濃度是經(jīng)常會涉及到的一個科技詞匯,就其概念來說,濃度指某種物質在總量中所占的分量。根據(jù)GB 3102.8《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可知,法定計量單位中與濃度相關的標準量名稱有濃度(物質的量濃度)、質量分數(shù)、體積分數(shù)、質量濃度、質量摩爾濃度、摩爾比。濃度(物質的量濃度)指某物質的量除以混合物的體積,單位為mol/m3,常用mol/L;質量分數(shù)指某物質的質量與混合物的質量之比,單位為1;體積分數(shù)指某物質的體積與混合物的體積之比,單位為1;質量濃度指某物質的質量除以混合物的體積,單位為kg/m3;質量摩爾濃度指溶液中某溶質在物質的量除以溶劑的質量,單位為mol/kg;摩爾比指某溶質的物質的量與溶劑的物質的量之比,單位為1。由此可見,以上各表示濃度的法定計量單位代表著不同的含義。
在日常編輯工作中,本刊編輯部發(fā)現(xiàn)以上濃度單位在運用中多有混亂,表現(xiàn)在統(tǒng)一用“濃度”或“含量”來表示某種物質在總量中所占的分量,或者依然使用已經(jīng)廢止的摩爾濃度、體積百分比濃度、重量百分度、體積百分度等名稱,不僅表達不清,甚至造成了謬誤,影響文章刊用。此外,對于紡織行業(yè)中已經(jīng)有明確定義的濃度類概念,依然可用,但必須寫明全稱,如漿液濃度(又稱漿液含固率,指漿液內(nèi)漿料的干燥質量對漿液質量的百分比)。染整中常見的染料濃度實際應為染料用量,指投加的染料或助劑質量對纖維質量的百分數(shù),必須標注 出“owf”(on weight of fabric)或“omf”(on mass of fabric)字樣。
在此,編輯部重申,科技期刊務必使用法定計量單位,認真辨析并準確運用各濃度相關單位,正確的定量表達某組分的含量,保證傳播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