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沂南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徐春花
1.癥狀:褐斑病病斑呈較大的圓形,顏色為暗褐色,一般情況下病斑外緣有黃色暈圈,后期會產生灰色霉狀物。如果是黑斑病,病斑會呈黑褐色的圓形,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普遍比褐斑病小。
2.防治方法:合理輪作,優(yōu)選抗病品種,不要錯過高溫多雨7~8月這一防治葉斑病的關鍵時期,在發(fā)病初期建議噴灑百菌清或多菌靈,每次噴藥間隔兩周,一共噴施2~3次即可。
1.癥狀:花生莖腐病是花生所有病害中最常見的,一般多發(fā)于苗期,這種疾病一旦染上,其葉就會慢慢變成黑褐色,后逐漸會因持續(xù)缺水,葉片變成干腐狀,之后沿著葉柄慢慢擴散到全株。也就是說,患病時間越久,發(fā)病癥狀就會越嚴重,發(fā)病嚴重者到最后葉片直接枯死掉。
2.防治方法:莖腐病主要以種子為傳播源,一般都是種子帶來的病菌。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土地連作過于嚴重,從而導致地里上茬作物殘留下的病菌在土壤中直接侵害到這一茬的花生。對于這種情況,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溶液以及多菌靈溶液噴灑進行治療。
1.癥狀:根腐病是一種主要危害根莖的常見疾病,根莖患病之后往往會呈現出水浸狀,然后慢慢地根部就會變色,時間越久,顏色越深,到最后會導致葉片干枯,主根莖潰爛,只留下了萎縮干癟的主根。
2.防治方法:按照花生對于輪作的要求,合理輪作。在選種和曬種時,注意使用多菌靈溶液浸泡和拌種。若發(fā)病率達5%及以上,就要使用多菌靈全田噴灑來降低病源的擴散。
1.癥狀:一般在初花期最易染此病。初始時主莖頂梢第一、二片葉片先失水萎蔫,且伴隨早上延遲開葉、午后提前合葉。1~2天之后,全株或僅一側葉片從上到下急劇凋萎,顏色呈暗淡青污綠色,后期病葉變褐枯焦。
2.防治方法:選用高產抗病種子。播種前每畝施石灰35~50公斤。發(fā)病初期盡早拔除病株,集中深埋或燒毀。禁止用病殘體堆肥。及時鏟除雜草,清除病殘體。合理輪作,病株率達到10%及以上的地塊就應考慮實行輪作了。建議病株率在10%~20%之間實行2~3年輪作;病株率超過50%時實行5~6年輪作。一般輪作以花生與禾谷類為宜。加強田間管理,土壤深耕,增施磷、鉀肥的同時要增施有機肥。防止?jié)駳鉁簦旰蠹皶r排水,且在病地不要大水漫灌,以免增加病菌大面積擴散的概率。
1.癥狀:主要危害莖部、葉柄及葉片,病菌會在病殘體上越冬,第二年春天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葉片染病初期葉兩面產生不規(guī)則形小斑點,且斑點邊緣微微隆起,中間凹陷,葉面病斑呈黃褐色,葉背面為淡紅褐色,具有褐色的邊緣。葉柄、莖部染病初期會產生卵圓形隆起的稍大病斑,多數病斑在融合時就已經引起葉柄及莖的扭曲,且上端枯死。
2.防治方法:將花生與禾本科作物進行3年及以上的輪作。選用優(yōu)質抗病品種,同時加強田間管理,重視磷鉀肥的增施,控制氮肥供給量。發(fā)病初期建議使用苯醚甲環(huán)唑、多菌靈、烯唑醇、甲基托布津等藥劑噴霧噴灑作物。連噴2~3次即可產生突出的防治效果。
1.癥狀:花生病毒病,除主要由薊馬傳播的芽枯病外的其他病害,比如黃花葉病、輕斑駁病、普通花葉病等,他們都是通過種子和蚜蟲進行傳播的。且發(fā)病時期不同,種傳率的大小也就不同,發(fā)病越早就意味著種傳率越高。其次,種子帶毒率與種子大小呈負相關,也就是說種子越大,帶毒率越低。在已知存在感染源和感病品種的情況下,蚜蟲發(fā)生的早晚和數目是病毒病得以流行的重要因素。傳播病毒的蚜蟲大部分都是田間活動的有翅蚜蟲。結合實際情況來看,花生在苗期蚜蟲發(fā)生早,數量大,極易造成病害嚴重流行,反之則發(fā)病程度低。如果花生苗期的時候降雨少、氣候干燥,就易導致蚜蟲的大面積發(fā)生,造成病害流行,反之則輕。
2.防治方法:選種,使用無毒或低毒的種子。也可通過隔離繁殖的方法獲得無毒種子,從根本上杜絕初侵染源。建議選用豫花1號、7號以及?;?號等種傳率較低的品種。使用地膜覆蓋技術,因為地膜有驅蚜的效果,可以有效減輕病毒病的危害。如果條件允許,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從而減少蚜蟲的來源。病害檢疫,避免從病區(qū)調種。也可在播種時采用高效低毒藥劑蓋種?;ㄉ雒绾?,要注意檢查,發(fā)現蚜蟲及時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加新高脂膜800倍液噴灑,將蚜蟲傳毒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1.癥狀:一般孵化于7月上旬至中旬,開始只危害果針、幼果。常常造成花生缺苗斷壟現象,是目前影響花生質量與產量的最主要害蟲。
2.防治方法:農業(yè)防治,科學合理地實行水、旱輪作。在花生生長期間適時灌水,同時,應避免使用未腐熟的有機肥,以防止招蟲來產卵。精耕細作,及時處理田間雜草、鎮(zhèn)壓土壤。情況嚴重的地區(qū),在秋冬合適地翻地即可把越冬的幼蟲翻到地表使其凍死、風干或被天敵吃掉。使用藥劑處理土壤,用50%濃度的辛硫磷乳油每畝200~250克,加水稀釋10倍,噴于30公斤細土上拌勻制成毒土,順壟條施,隨即淺鋤;或者將上文中的毒土撤于種溝或者地面上,隨即耕翻或者混入廄肥中使用;或使用毒餌誘殺,每畝地用25%對硫磷或辛硫磷膠囊劑150~200克拌谷子等餌料5公斤,或50 %辛硫磷乳油50~100克拌餌料3~4 公斤,撒于種溝中,這也可起到顯著的防治效果。
1.癥狀:蚜蟲不僅吸取花生的汁液,也是傳播病毒媒介。蚜蟲主要侵染花萼管、果針等部位,可造成花生植株矮小,葉片卷縮,嚴重則影響花生果實質量。
2.防治方法:就目前花生蚜蟲防治而言,應注意利用天敵防治與化學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方法。花生出土后,使用五點取樣法檢測蚜墩率達30%、百墩蚜量在100頭以上,且氣候適宜、天敵數量少時,防治工作就應該及時開展?;瘜W防治,用1.5%樂果粉或2.5%敵百蟲粉0.5公斤制作毒土、毒沙,兌細干土(沙)15公斤,在早晚花生葉閉合的時候撒到每墩花生基部,使其盡可能地接觸蟲體以保證良好的殺蚜效果。種植前深耕多耙,收獲后深翻,夏季翻耕暴曬。
1.癥狀:幼蟲從葉邊咬花生葉,且造成花缺刻,嚴重甚至導致花生田葉片被吃光,形成光稈,嚴重影響花生光合以及其他作用,可造成花生大面積大幅度減產。
2.防治方法:應采用化學防治、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防治措施。建議使用蘇云金桿菌或阿維菌素噴霧噴灑葉面,也可用辛硫磷噴霧或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