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劉忠強
晚熟棉花催熟可以有效促進未開裂棉鈴的提早吐絮,提高棉花的產(chǎn)量,改善品質(zhì),增加效益。常用催熟藥劑為乙烯利,晚熟棉田使用后一般可使棉鈴提早吐絮7~10天,增產(chǎn)6%~10%。利用乙烯利對棉花進行催熟時要注意掌握以下技術(shù)要點。
1.需要催熟的棉田:貪青、晚熟、后發(fā)性強、間作套種的棉田和夏播棉田。對良種繁育田不宜使用,否則將影響棉種發(fā)芽率。
2.掌握好用藥時間:適時噴施乙烯利是棉花催熟的關(guān)鍵。過早使用會引起棉株提前落葉,鈴重減輕,纖維發(fā)育不良,品質(zhì)下降,產(chǎn)量降低;使用過晚則起不到催熟的作用。乙烯利必須在20℃以上環(huán)境中才能分解釋放出乙烯,干燥高溫天氣有利于提高藥效。一般掌握在霜前20天,青鈴80%坐鈴40~45天,日最高溫20℃以上時噴施。具體時間,黃淮海地區(qū)在10月中旬左右為宜。
3.掌握好用藥量:乙烯利的催熟效果在一定條件下主要取決于單位面積的用藥量,用藥量越大,棉鈴開裂越早,用藥量過大,將影響棉花的產(chǎn)量和品質(zhì)。一般畝用40%乙烯利水劑100~150克為宜,如棉株高大、生長茂密可適當增加用藥量。
4.掌握好用藥技術(shù):棉株著藥應均勻,尤其是保證棉鈴全部著藥。在噴藥時要加大藥液用量,一般每畝用藥液量不能低于50公斤,用藥后如6小時內(nèi)遇雨要重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