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永紅
馬鞍山師范高等??茖W校 教師教育系,安徽 馬鞍山 243041
“天性愛美”是當代人最為顯著的特征,尤其是高校學生,他們正值青春,風華正茂,對于美有更高的追求。此時,高校開設的形體舞蹈課程,可以有效培養(yǎng)他們的優(yōu)雅氣質,而且對于大學生形體發(fā)展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美學教育視角下,各高校應當注重形體舞蹈的教學質量,以此提高大學生的美學鑒賞力。
高校形體舞蹈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身體姿態(tài)及優(yōu)雅氣質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形體舞蹈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內在與外在兩方面展開教學。其中的內在方面,學生可通過學習基本的形體舞蹈知識,讓其對生活及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信心,并由內而外的展現出一種自信且樂觀的心態(tài),促使學生今后在為人處事方面也能產生與眾不同的見解。另外,在當前形體舞蹈教學中,教師還融入了現代音樂旋律元素,可加深學生對音樂魅力的體會。至于外在方面,教師利用實踐訓練的方法指導學生正確完成指定舞蹈動作,這對于他們外在形體方面可進行相應的規(guī)整,從而讓學生按照健康的身體走向發(fā)展,從外觀上可以看出與其他未參與形體舞蹈學習的學生存在明顯差異。故而高校形體舞蹈教學具有一定的美學意義[1]。
學習積極性對于學習效率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只有學生對學習充滿熱情才能更準確且高效的完成學習任務。因此,高校在形體舞蹈教學中也應當充分調動學生對于形體舞蹈學習的積極性,以此提高形體舞蹈教學質量。具體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改善:(1)教師需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形體舞蹈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有著本質區(qū)別,教學區(qū)域內并不需要過多的裝飾,只需按照相關規(guī)定設置鏡子、把桿等基礎設施即可,并且應選擇一個寬敞且潔凈的地方,以便學生可以自由施展身體;(2)教師需在形體舞蹈教學中積極融入音樂元素。要讓學生跟隨旋律找到形體舞蹈學習的關鍵點,并且也能保證學生通過對音樂的喜愛而激發(fā)自身對舞蹈學習的興趣。同時,還需注重服飾的搭配,高校學生對于美有較高的追求,教師可選擇與形體舞蹈教學內容相匹配的服飾提高學生的美學鑒賞力,以此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對形體舞蹈學習的興趣;(3)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形體舞蹈教學方法。以往形體舞蹈教學常采用強迫式教學方法,讓學生不得不參與舞蹈訓練,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對形體舞蹈產生厭惡情緒。所以,教師可通過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舞臺表演中釋放天性,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形體舞蹈的魅力[2]。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這表明教師自身素養(yǎng)對于學生的行為表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形體舞蹈學習水平,教師應先行提高自身形體舞蹈美學素養(yǎng)。首先,教師需要提高自身語言美學素養(yǎng)。形體舞蹈與常規(guī)舞蹈并不相同,它往往需要舞蹈者在跳舞期間利用自身的情緒來展現舞蹈本身的內涵。所以,教師需要借助語言指導學生在形體舞蹈課程學習中正確表達自身情緒,以此體現出形體舞蹈真正的美學價值;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形象美學素養(yǎng)。教師作為學生日常學習的重要引導者,教師的形象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個體發(fā)展。所以,教師需要改善自身形象,比如可通過外出學習的方式開拓視野,或者在平常注重修身養(yǎng)性,從日常行為上為學生起到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最后,教師需要提高精神美學素養(yǎng)。教師本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他們的思想動向會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引導作用。故而教師需在教學中展現出獨特的人格魅力,并在平常利用多元化學習手段豐富自身精神世界,從而為學生的形體發(fā)展提供助力。
高校形體舞蹈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基礎性知識為主,把桿訓練、步法學習、身體素質練習、形體塑造為輔的課程。教師常采用觀摩與講解的方式強化學生的形體舞蹈學習成效。而在美學教育視角下,教師在開展形體舞蹈教學活動時需要重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貼合素質教育理念。具體方法如下:(1)教師需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形體美。根據學生身體機能方面的表現制定專門的學習計劃,并利用伸展熱身活動達到舒展身體的效果,保證學生體態(tài)按照勻稱的方向發(fā)展。同時,也可在把桿訓練中融入民族舞蹈元素,以此達到傳承民族文化的目的;(2)由于高校學生面臨著家庭與社會的雙重壓力,極易出現極端情緒。所以,教師需在形體舞蹈中利用呼吸調整法幫助學生緩解內心壓力,以此健全學生的人格發(fā)展。通過堅持形體舞蹈學習有助于學生調整心態(tài),養(yǎng)成抗壓且情緒穩(wěn)定的性格。
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形體舞蹈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力,以此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在形體舞蹈知識講解方面,可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帶來精彩的動畫展示或音頻影像資料,以此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另外,教師也可在形體舞蹈教學中利用不同的情緒表達方法體現舞蹈的獨特魅力。以《四小天鵝》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利用溫柔的語言舒緩的表達天鵝旋轉時的淡定,并通過激昂高傲的語氣為學生傳達天鵝自帶的高雅氣質,這樣可培養(yǎng)學生形成全面思維,從而促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生深刻的理解。同時,教師也應當幫助學生明確自身在形體舞蹈學習中體現出的優(yōu)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
綜上所述,各高校開設的形體舞蹈課程對于培養(yǎng)高校學生形體、氣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高校應當結合實際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形體舞蹈教學的可行性,以此保證形體舞蹈課程真正體現出它的實用價值,讓其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個體特征選擇針對性教學方案,確保學生的身心美感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