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楊志艷
竹山縣上庸文化旅游區(qū)位于川陜鄂三省交界,地處秦巴山脈的南延地帶,是古庸國都城和先秦上庸郡治所在地,歷來享有“秦楚走廊”、“楚蜀通道”之美譽(yù),素有“金鑾寶殿”之稱。上庸距十堰市竹山縣城12公里,國道G242穿境而過,東與深河、九華林場相接,南與官渡毗鄰,北與潘口、溢水交界,面積約207.49平方公里,是一座集庸巴文化、碼頭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奇石文化等為一體的自然文化度假景區(qū)。
“上庸”一名由來傳奇,其得名于女媧摶土造人、煉石補(bǔ)天的典故。因摶土、煉石,那座被稱為“天梯”的靈山之巔被削平?!兜孛尽氛f:“其上平夷,故曰上庸,乃補(bǔ)天之梯也,在今竹山縣西七十里,上庸山是也?!睋?jù)史料記載,公元前611年,楚與秦、巴三國聯(lián)軍大舉破庸,庸都方城四面楚歌,遂為三國所滅。楚人兼并上庸國后吸收了庸先進(jìn)文化,此后國力大增,由此庸文化成為楚文化的先河。
春天的上庸自帶詩意,像一個含羞帶怯的小姑娘,欣欣然喚醒澄凈的湖水、巍峨的大山、飛濺而下的瀑布與綠樹鮮花交相輝映。勤勞善良的上庸人響應(yīng)國家號召,把清冽的河水輸送北京,為建龍背灣電站集體搬遷,新式倚山傍水的徽式建筑,吸山之鐘靈毓秀,集水之生氣靈動,在一片片湖光山色里顯得分外妖嬈美麗。泛舟圣水湖,淡墨色的湖面在一派波光粼粼的搖槳中暈開,像是揉皺了的綠緞。陽光普照,湖水流光溢彩,近處湖岸樹上的嫩葉隨風(fēng)搖曳、閃閃發(fā)光,仿佛無數(shù)珍珠任意撒落。遠(yuǎn)處青山似畫,投影水間,給人一種“魚在山中泳,花從天上開”的空靈想像。竹山顧名思義以竹聞名,上庸這塊豐碩寶地竹子更甚,碰巧圣水湖四面環(huán)山,湖邊的山筍因?yàn)橛辛怂淖虧櫢欠拭罒o比。游人坐在船上駛到山邊,伸手掰幾根回去燴上一盤竹筍炒臘肉,那滋味妙不可言。
在“夜深人自醒,蟬聲亂耳鳴”的夏季,上庸是避暑的理想圣地,一放高溫假,好多四川武漢的朋友遠(yuǎn)道而來,還不乏北上廣深的友人聞名而來,他們帶上自備的釣魚竿享受著水上筏釣的快樂。因此,中國每年的舟釣路亞公開賽都在這舉辦。如今的上庸古鎮(zhèn)已是湖北旅游名鎮(zhèn)、全國生態(tài)旅游示范鎮(zhèn),好多慕名而來的游人見賓館已爆滿,轉(zhuǎn)而下榻到農(nóng)家小院。閑暇時分,跟農(nóng)家大嫂一起到田間地頭摘摘西紅柿、黃瓜與西瓜,坐在有葡萄的院落里拉拉家常,品嘗著原生態(tài)的瓜果蔬菜,享受著返璞歸真的簡單。
趁著太陽的余暉,還可以去看看集歷史與人文一體的三盛院。撥開歲月的長河,曾經(jīng)著名商號王三盛建造的三盛莊園演繹了無可企及的鄂商傳奇。三盛院始建于清嘉慶年間,正面為四扇大門,進(jìn)去有六個天井式的四合院。門頂尺頭鏤空雕刻玉麒麟,生龍活虎,大氣磅礴,門前陳置石雕青獅白象,四檐雕虎畫鳳,栩栩如生。推窗俯瞰,天井、四合院盡在眼底。古時戲臺猶在,你能想到的便是那個朝代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最愛——京劇。傾刻,眼前仿若名伶正在朱筆勾畫,司鼓輕點(diǎn)、撥弄月琴,淺唱低吟間,水袖翻飛中,臺上的人兒用婉轉(zhuǎn)悅耳的腔調(diào)正如泣如訴地道出人世間的生旦凈末丑。
秋天的上庸?jié)B透著雅致與靜謐,似乎穿上了乳白色的薄紗,溫婉細(xì)膩動人。它既沒有“霧鎖山頭山鎖霧”的渺茫,使人喘不過氣來;也不像南方絲絲風(fēng)雨稀疏得讓人乏味。這里的霧既不濃郁得張揚(yáng),也不單調(diào)得乏味,而是在似隱若現(xiàn)中流動著恬靜的情愫,穿梭著浸潤天地萬物的豁達(dá),升騰著跳躍精靈的虛無,留下“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唯美。秋天的上庸處處充滿野趣,煙波浩渺的湖面上到處可見白鷺、野鴨。它們一見快艇或是小船靠進(jìn),紛紛抖抖翅膀,一溜煙的功夫就躲進(jìn)了山林或蘆葦叢里,只剩下樹枝蘆花輕輕搖晃。如果有幸撿到幾個鴨蛋,你還會感嘆大自然的奧妙。
上庸也是一個人文薈萃的歷史古鎮(zhèn),民間藝術(shù)豐富多彩,最為有名的就是玩龍燈、劃龍船,還有皮影、山歌、民樂、剪紙、根藝、奇石。每當(dāng)大地銀裝素裹,好多根雕藝術(shù)愛好者冬季賦閑在家靜靜制作,也有不怕艱難萬險的尋石愛好者到上庸的上游地帶尋覓奇石挖樹蔸。剪紙藝術(shù)算是當(dāng)?shù)匾唤^,主要以剪刀絞為主,渾然天成。著名剪紙藝術(shù)家余曼白就是從上庸走出去的,他的代表作《獅子滾繡球》、《錦雞》、《松鼠吃葡萄》、《英勇勝過趙子龍》等享譽(yù)海內(nèi)外。上個世紀(jì)60年代初,中國科學(xué)院院長郭沫若對余曼白的技藝和人品大加贊賞,親筆為其題字“紙魂”。至今秦巴民俗博物館還保留著與他相關(guān)的《寶貴萬年長》、《牡丹雙雀》等多幅作品。
上庸是一個名符其實(shí)的色彩繽紛的“萬花筒”,也是人們夢里追尋的桃花源。至今存有見證三國風(fēng)云的保安寨,也有雄奇險怪的九女峰國家森林公園、現(xiàn)代化的水上樂園,還有古樸厚重的書屋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的十星廣場、柳樹長廊,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十里花海。另有尚未開發(fā)的原始森林地帶和遺落人間的民歌民謠,等著你前來挖掘,給這片原生態(tài)的熱土賦予最深情的詩意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