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陽縣實驗小學)
小學生思維活躍,教師如果在教學中對此加以引導,就可以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快速發(fā)展,為其未來的成長打下良好基礎。在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的寫作主要是依靠個人的想象力進行的,所以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的文章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在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同時,促進其想象力的發(fā)展。那么,該如何在作文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
小學生思維活躍,在遇到一些較為好奇的事物時,很難按照固定的思維來思考,所以就會產生天馬行空的想象。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導致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按照教師傳授的寫作結構和寫作技巧來完成練習,部分教師甚至要求學生去模仿一些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描寫。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小學生在作文學習中缺乏個人的主觀思維,很難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也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式,讓學生根據(jù)教學內容展開豐富聯(lián)想,他就會對該語文作文教學內容有話想說。學生產生了話題和內在情感,就會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體驗到不一樣的快樂情感。并且優(yōu)秀的作家往往擁有屬于個人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在傳統(tǒng)教學中以模塊化的教學模式則很難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寫作,但是如果學生可以在寫作中發(fā)揮想象力,就能將個性化情感也作用于寫作練習中,因此而寫出與眾不同的作文,尋找到屬于個人的寫作技巧和方向。加上由于想象力的參與,學生寫出的作文也會融入豐富的情感體驗,流暢性連貫性也更高。
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是發(fā)展其想象力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都不完善,缺乏可想象的內容和契機。所以,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發(fā)展想象力的機會。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學習寫作手法、提高寫作經驗的主要措施。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其在作文練習中發(fā)揮作用,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閱讀素材,讓其通過閱讀豐富知識儲備,提升想象空間和想象范圍。教師為學生提供的閱讀素材要滿足以下幾方面:首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按照學生可理解的范圍來選擇,如果讓學生閱讀一些不符合發(fā)展順序的高深作品,反而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負面影響。第二,提供多樣化的閱讀素材,使學生可以根據(jù)個人愛好選擇不同的閱讀素材進行閱讀,學生在興趣的作用下可以全身心融入閱讀素材中,充分提高閱讀效率,并在閱讀中結合個人情感,鍛煉想象力。第三,教師要加以正確引導,閱讀的核心作用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習寫作手法,因此教師要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講解閱讀素材中的寫作風格和描寫手法,讓學生逐漸強化寫作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引導其進行故事續(xù)寫或者故事改寫的寫作練習。這樣的寫作練習,加入了學生個人情感和想象力,不會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提高寫作教學的有效性。
想象力主要依靠個人思維能力支撐,通過想象形成生動形象的畫面和故事情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在作文中將其詳細地描述出來。但是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大包大攬,學生也缺乏獨立自主的思維模式,所以會對教師產生一定的教學依賴感。因此,教師要對學生展開獨立思維訓練,使其可以逐漸在寫作練習中學會利用個人的思想情感來表述作品。例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有爭議性的話題,鼓勵其對于立體的事物進行描寫。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和理解,最后將所有學生描寫事物作品中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進行對比分析,讓他們更加全面地了解獨立事物,培養(yǎng)思維的全面性。同時,教師也要為學生擴展思維空間,以培養(yǎng)其自由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心智尚不成熟,在想象過程中往往會將自己局限在某一范圍內,所以教師要拓展學生的思維。例如在進行寫作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不同的詞匯,以這些詞匯為主題編寫一則有趣的故事,這樣就為學生的想象打開空間。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在想象過程中加強思維深度,在想象的基礎上再次擴展想象,不斷擴充個人自由思維模式,加強作文寫作的深度和功底。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加強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加強閱讀豐富知識儲備,開拓思維和想象空間,真正把個人情感和想象力落實在寫作中,從而提高綜合文學素養(yǎ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