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陽雙語實驗學校)
學生間的差異是指學生可能因性格特征、學習接受能力、心理成熟狀況、個人愛好等不同所造成的不同化。而這種學生間的不同特性將對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在小學體育教學期間,應足夠關注學生間的差異,通過對學生進行各項評估來調整教學方案,對學生實施精準化教學;應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以縮短學生間的差異,發(fā)揮每位學生的學習優(yōu)勢,促進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的層次化、多樣化與合理化。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是針對所有學生設定同樣的教學目標,預期學生都能夠完成教學考核任務,卻忽略了學生間的差異,從而使體育教學并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果。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相比,新課程改革下的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差異化的培養(yǎng),期望通過多種教學途徑,完善教學理念來縮短學生間的學習差距,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應關注學生的性格特征、學習接受能力、學習習慣、心理發(fā)展特點等,通過多方位的考察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從而對學生實施精準化教學目標設定,將其差異進行綜合分析,開展差異化、層次化教學,以全新的教學理念迎合新課改教學目標的實施;使體育教學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使學生對體育教學充滿好奇與求知欲,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驅動下,刺激學生對體育進行探索,抵消對體育的畏懼心理,從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參與體育過程中,能夠以較小的壓力享受運動的快樂,獲得運動過程中的滿足感與價值感,也使教師更加容易開展體育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足夠重視學生間的差異并慎重處理。為了能夠順利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利于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嘗試,配合教師進行體育動作的訓練,教師應制訂完善的教學方案,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在進行跳遠教學時,對于彈跳能力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求其能夠正確掌握跳遠的動作并盡可能地跳出較好的成績;對于彈跳能力偏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在準確掌握彈跳動作及合格跳遠范圍的基礎上,稍微再增加一點跳遠距離;而對于彈跳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只需要求其能夠按照跳遠動作跳出合格成績即可。這種差異化教學方法的實施,不僅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還能夠圓滿完成教學任務。
合理地設定體育教學內容對體育教學的開展具有重要影響。體育教學活動內容的設定是整個體育課堂教學實施的核心,關系到學生對體育課程是否感興趣并影響著體育教學的質量與效率。教師在進行體育項目活動設計時,要合理安排運動項目,在保證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教學內容范圍內,還應針對學生的興趣、接受能力等實施差異化教學任務安排。這既要求教師所設計的體育項目內容不可過于復雜,以免因為活動內容太難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還要求體育項目形式應該多樣化,盡可能滿足不同類型的學生對運動項目的需求,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多元化的教學內容使體育教學形式更富有選擇性,便于學生對其進行篩選以尋找出適合自身發(fā)展的項目,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快速適應體育運動,打造活躍、高效率的教學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體育教學工作順利實施。例如:教師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可以將彈跳能力較強的學生組建成跳遠或跳高小組進行訓練;對動作靈活的學生進行籃球或乒乓球等球類項目的訓練;將身體協(xié)調性較好的學生組建成體操隊進行培訓;對于體力、耐力較好的學生,指導他們進行長跑訓練;對于爆發(fā)力較強的學生,則指導他們進行短跑或接力比賽訓練,通過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訓練來實現(xiàn)新課改教育下的教學目標的圓滿完成。
針對具有不同特點的學生,除了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要求外,還應配備人性化、層次化的評價考核體系,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學生間的成績考核層次化。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對其教學要求目標有所差異的基礎上,設定不同層次的成績考核標準。例如:對表現(xiàn)優(yōu)異者,其教學目標要求更高,考核更加嚴厲,對表現(xiàn)較差的,只要達到合格線即可;或者針對不同運動項目對學生進行考核,如健美操、籃球、長跑等項目設置不同的考核標準,使考核機制更加符合差異化教學的原則,以避免考核要求設置過高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教學工作的開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層次化教學,設定不同的教學項目與考核目標,以促進體育教學任務的圓滿完成,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方面學有所成,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