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偉萍
1.選擇創(chuàng)建適宜的苗圃??蛇x擇空閑土地作為苗圃,并對其土壤條件是否適合苗木生長進行確認,對于不能滿足苗木生產需求的立地條件的土地,可以通過人工建設科學的排水系統(tǒng)輔助其滿足苗木生產需求;如果通過簡單碾壓粉碎不能解決土壤中存在的垃圾以及硬塊問題時,就需要通過換土重填的方式改善土壤條件,保證樹木能夠在良好的條件下生長。針對風沙較大及苗圃面積較大時進行防護林帶或栽植綠籬的設置。
2.對土壤實施有效管理。樹木生長是否良好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土壤的優(yōu)良。在對樹苗進行栽種前,首先需要對土壤的酸堿度進行測定,因為鹽堿性土壤不僅不利于樹木生長,還會造成植物缺水甚至死亡,因此只有對土壤性質進行明確之后,才能夠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2]。其次,還需要對土壤中的營養(yǎng)物質進行檢測,如缺乏營養(yǎng)物質則可以通過施肥來使土壤中的養(yǎng)料含量達到正常標準,如果土壤中有大量雜草以及大量的植物根系也會對樹木生長產生影響,所以,必要時可以對雜草實施焚燒處理,焚燒時應將雜草與土壤向分離,以免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3.實施育苗工作。
(1)容器育苗。林業(yè)傳統(tǒng)的典型育苗技術之一就是容器育苗技術。容器育苗可以有效保護樹苗根部起,從而使樹苗成活率得到提高,促進造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目前我國林業(yè)育苗采用的是穿透性好易分解的不用回收的容器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育苗容器,在采用容器育苗尤其需要注意不同樹種對樹種的播種時間、培育期限等方面的要求。
(2)種子培育。種子培育就是要對種子實施催芽處理,當前我國常用的種子培育技術就是沙藏層積技術以及水浸催芽技術。水浸催芽技術又分為溫水和熱水催芽技術。而最常用的就是溫水催芽技術。溫水催芽技術需要控制好濕度和溫度,才能提高種子的發(fā)芽率,沙藏層積法需要嚴格控制好沙與種子的比例以及依據樹種種類控制層積時間。
傳統(tǒng)的林木種植,并沒有依據樹苗的生長特點選擇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及土壤,沒有全面考慮到樹苗在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營養(yǎng),所選擇的種植區(qū)很大程度上具有隨機性,沒有關注樹苗的后續(xù)生長,使樹苗的生長速度和質量受到影響。因此在種植前,需要對種植地的環(huán)境及土壤成分進行考察。若是種植地的水分不夠充足的情況下,可開挖0.4米的溝槽,保證有水源以供樹苗根系吸收。在種植過程當中,還需要挖掘一個深坑,并保持深坑在50立方米作用,把林木種植于溝槽當中,并在深坑中施入適量化肥??梢允狗N植時間有效縮短,確保樹苗能夠獲取充足營養(yǎng),以此促進樹苗的根系生長。最后將挖掘的深坑填平,保證樹苗的成活率。
1.樹型修整、養(yǎng)護管理。在林木生長過程中,為了使林木更好的生長,需要對樹型進行修整。樹木修整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使林木能夠健康生長,因此需要遵循科學的生物學規(guī)律。針對新栽植的林木在種植的第一年期間只需要對其根部的萌發(fā)枝條進行修剪,而不需要修剪枝條,在樹體成活、長勢良好的情況下再進行修剪,使林木自身的光合作用面積能夠得到相應增加。修整方法主要選擇短截、摘心、扭梢以及回縮等,將桃樹、石榴樹修整成心形;將葡萄樹進行搭架成棚架型或籬架型;將梨樹、柿子樹以及蘋果樹等修剪成小冠疏層型,或者是中心干紡錘型。還需要對樹身是否存在松動、傾斜以及變形情況進行及時檢查,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扶正。同時還需要對林木周邊的造成進行清除,若雜草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可針對雜草類型選擇適宜的除草劑,避免雜草爭奪林木養(yǎng)分。通過除去林木周邊的雜草,對林木進行適宜的修整,可以對林木生長發(fā)揮促進作用,進而使林木產量得到顯著提高。
2.對林木花果進行管理。為了使果實發(fā)育程度、品質都得到提升,首先需要明確經濟林木的樹木品種、林木的樹齡、林木品種的特性以及林木生長區(qū)域土壤的肥沃度等,以此能夠保證定果處于合理范圍內。例如對柿子樹、杏樹、蘋果樹以及桃樹等林木果樹的盛果期采取疏花、疏果等措施進行處理。在對葡萄利用殺菌措施對其小果蕙及蕙尖實施處理,并在處理完成后實施套袋處理,經過一個月后,查看葡萄著色情況,將已經著色的果實袋子進行去除,更利于果實的著色。在實施疏果的過程中,梨樹與桃樹每果的間距應當保持在20厘米,杏樹與柿子樹每果的間距應當保持在10厘米。
3.施肥要點。對林木實施肥水管理的主要是依據土壤的肥沃程度以及樹體自身營養(yǎng)情況。例如在六月中下旬期間,需要將鉀、氮以及磷等復合肥在林區(qū)的土壤中進行施加,能夠保證林木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得到滿足,促進樹苗可以正常生長發(fā)育。此外,為了保證著果率,還需要重視于秋季的施肥工作。依據樹木生長特點在土壤凍結之前對雞糞、餅肥以及圈肥等有機肥進行多次施加。還可以在樹苗栽種前期追加相應肥料,主要有速效氮肥,施肥量每株需要控制在0.4~0.5公斤;磷鉀肥施肥量每株需要控制在0.3~0.5公斤。葉面肥主要由5%~7%的草木灰浸出液、0.1%~0.3%的硫酸亞鐵液以及0.2%~0.4%的磷酸二氯鉀液等構成?;蛘呤菍?.3%的硼砂水溶液在果樹花期時進行噴灑。在施肥期間尤其需要注意果園的排水工作。
4.病蟲害防治。對林木實施病蟲害防治需要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對病蟲害的發(fā)生進行預防、控制病蟲害蔓延的過程當中,均需要依據規(guī)律采取相關措施。首先,需要重視對林木本身的檢疫工作。在對林苗實施栽種之前就需要加強檢查,對帶有病蟲害的林木進行剔除。在日常維護管理過程中,也需要及時進行施肥、松土、除草、枝條修剪以及防蟲劑的噴灑,以此保證林木能夠擁有較好的長勢,之后在此對林木實施化學防治。在林木發(fā)生初期病蟲害時,需要及時利用藥劑實施防治,以便能夠在短時間內對病蟲害的發(fā)展進行有效抑制。但是用藥防治過程中,不能對同一種藥物進行長期使用,避免因為產生耐藥性對防治效果產生影響。
林業(yè)作為我國重要的森林資源,不僅可增加植被覆蓋面積,改善環(huán)境,還能夠對經濟發(fā)展發(fā)揮著促進作用。林木栽培種植作為森林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不斷提高林業(yè)育苗、栽培、種植管理技術,才能夠使苗木的成活率及長勢均得到有效提高,進而使植被面積不斷擴大,不僅對現(xiàn)代化林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對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