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逸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微生物肥料含有活的微生物,在使用中能達到特定肥料效應,也稱生物菌肥。能促進物質、能量的轉換和循環(huán)利用,可以降解廢棄物,提高土壤肥力和活性,改善果品品質,有利于食品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對現代果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對蘋果、葡萄、梨、草莓等多個種類的研究結果表明,微生物肥料明顯提高了果品品質。內在品質上主要提高了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含糖量、糖酸比和香氣品質;從外在品質看,提高了果實著色度和硬度,果形大小較勻稱。蘋果可溶性固形物由14.1%提高到15.6%,桃由10.1%提高到11.3%,葡萄由15.1%提高到16.6%。
在蘋果、柑橘、桃、葡萄、李子、梨等果樹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有效增加了果實單果重并顯著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果園施用微生物肥料后,蘋果、桃、葡萄、李子的產量,分別增產29.8%、27.7%、12.6%、21.1%;同時單果重增加明顯,蘋果增加35.9%,葡萄增加28.4%。
研究表明,桃樹上施用微生物肥料后,提高了土壤溫度,10 cm根際土壤溫度平均升高2.2℃,促進了土壤表層根系的發(fā)生與生長。
研究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后,果園土壤容重變小,土壤孔隙度增大,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數量,土壤透氣性得到改善,有機物質含量明顯提高,土壤供氮和供磷能力增強,土壤酸堿性得到改善,有利于土壤中養(yǎng)分的釋放。在盆栽葡萄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后,盆栽葡萄土壤中放射菌和細菌等有益菌的數量明顯增加,其中放射菌含量是雞糞和牛糞的200多倍,比羊糞也高出80多倍。
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施肥后需要一個適應、生長、供養(yǎng)、繁殖的過程,一般15 d后才能發(fā)揮作用。
微生物肥料適宜施用的時間是清晨、傍晚或無雨陰天,這樣可以避免陽光中的紫外線將微生物殺死。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高溫干旱條件下施用,并且注意溫、濕度的變化。高溫干旱條件下,微生物生存和繁殖會受到影響,不能充分發(fā)揮其作用。
微生物肥料不能長期泡在水中,微生物肥料適合的土壤含水量為50%~70%。
微生物肥料可以單獨施用,也可以與其他肥料混合施用。但應避免與未腐熟的農家肥混用,以防高溫殺死微生物,影響肥效。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農藥同時施用。化學農藥都會不同程度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甚至殺死微生物。微生物肥料不宜久放,拆包后要及時施用。
避免盲目施用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主要是提供有益的微生物群落,而不是以提供礦物質營養(yǎng)為主,因此微生物肥料不可能完全代替常用肥料。
注意微生物肥料的肥效條件。微生物肥料肥效的發(fā)揮既受其自身因素的影響,如肥料中所含有效菌數、活性大小等質量因素,又受到外界其他因子的制約,如土壤水分、有機質、pH 值等影響,因此微生物肥料從選擇到應用都應注意合理性。
選購微生物菌肥時,要注意生產日期,不用過期產品,一般超過生產日期一年的生物菌肥活性就會顯著降低。
看微生物菌肥有無農業(yè)農村部登記證,正規(guī)生產廠家的產品都應該有登記證號。
微生物菌肥還要看活菌數量是否符合國家規(guī)定,國家規(guī)定生物菌劑有效活菌數≥2億/g,顆粒狀≥1億/g,符合生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活菌數≥2 000萬/g。
微生物菌肥不宜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同時使用,也不要在使用生物菌肥后再實行土壤消毒。
生物菌肥施入土壤后,有一個菌群繁殖壯大的過程,因此,應在蘋果樹根系開始生長前使用。
微生物菌肥可充分滿足柑橘對各種營養(yǎng)元素的需求,多施微生物菌肥是生產無公害食品柑橘的重要措施。
在采果前后,結合深耕改土,重施微生物菌肥,對恢復樹勢,促進花芽分化有顯著作用。
在柑橘春芽萌動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施用生物菌肥,可大大滿足柑橘的生長對氮、磷肥的需要,有壯梢和提高花枝質量(增加花枝的葉片數和葉面積)的作用,可促進新梢正常萌發(fā)和供給果實發(fā)育所需的養(yǎng)分。
5月中、下旬施用生物菌肥,其包含氮磷鉀等多種微量元素,可補償開花所消耗的養(yǎng)分和使幼果得到足夠的營養(yǎng),減少落果,提高坐果率。但必須注意:應根據樹勢生長和土壤、天氣的情況,確定施肥的種類、濃度和方法。干旱季節(jié),首先應進行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然后施肥,利于根系吸收,達到“水促肥”的效果。
根外施肥是利用葉片的氣孔和角質層直接滲入養(yǎng)分的一種追肥方法,具有見效快、吸收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在花蕾期、開花期、幼果期,用溶于水的微生物菌劑進行根外施肥,可提高坐果率和利于果實膨大發(fā)育。
增強植物生物防控能力,提高抗病(蟲)害、抗旱、耐勞、抗寒防凍的能力。大量有益菌分泌植物促生物質和抗生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提高對土傳病的生物防控作用,提高抗重茬、枯萎、黃萎、根腐、根結線蟲等病害的能力,使植物健壯、旺盛。
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通過大量有益微生物活動,促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增加通透性,減輕土壤板結;提高保肥、保水能力;增強水、肥、氣、熱、菌五個肥力因素相互協調。
生根、養(yǎng)根、壯根。有益菌分泌物質刺激根系迅速生長,對根系有修復和再生的功能,減少漚根、爛根,促進根系發(fā)達,使植株健壯,葉片肥厚,葉色濃綠,花色鮮艷,提高植物成活率。
制造和協調農作物吸收營養(yǎng)。多功能微生物菌肥把土壤中植物不可溶的磷、鉀、鈣、鎂、鋅等釋放游離出來供植物吸收,相當于在植物根系建立了營養(yǎng)庫。產生的微量元素刺激根系生長,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能降低硝酸鹽及農藥殘留,調節(jié)pH 值,增加氨基酸、糖分、維生素等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