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彩虹,陳彥鋒,范 榮,潘 巖,羅志恒
(甘肅省環(huán)縣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甘肅環(huán)縣745700)
2016年原農業(yè)部提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恢復耕地生產能力,培育糧食生產潛力,緩解糧食供需壓力,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促進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2017—2019年在環(huán)縣實施了3年耕地休耕試點項目,主要圍繞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盛花期殺青還田等耕地休耕內容開展工作,通過試點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出了環(huán)縣耕地休耕技術要點。
采用地力綜合培肥與種植綠肥相結合的種植模式,按照增施有機肥→種植綠肥→殺青還田(盛花期)→深耕曬垡→旋耕保墑→翌年再種植綠肥的流程,分年度輪種綠肥作物的模式進行耕地休耕。
連續(xù)休耕年限3年。
選擇農作物主產區(qū)連續(xù)種植農作物且地力明顯下降的地塊,要求地勢平坦、坡度小于8°,并相對集中連片,便于機械耕作。
播前結合機械深耕每年施腐熟農家肥15~45 t/hm2、商品有機肥600~1 800 kg/hm2、固氮菌劑15 kg/hm2。肥料在深耕前均勻撒施地面,然后翻耕。商品有機肥符合NY525-2012質量標準,其有機質含量(以烘干基為計)≥40%養(yǎng)分(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的質量分數(shù)(以烘干基為計)≥5%;水分(鮮樣)的質量分數(shù)≤30%;酸堿度(pH值)5.5~8.5。
3月中旬土壤解凍后及時深耕,第二次在綠肥作物粉碎還田后,一般選擇在同年8月中下旬。
選用330型六翻轉犁或430、435、445型八翻轉犁,配套70~150馬力輪式拖拉機作業(yè),耕幅1~1.8m。配套拖拉機功率應根據(jù)不同耕深、土壤比阻與深耕機相匹配,耕作幅寬與拖拉機輪距相匹配。
深度的確定要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層為原則,一般為28~30 cm,耕深要求一致,各行深度誤差為±2 cm。對于土壤比阻較大及犁底層較厚的地塊,使用普通聯(lián)合整地機難以達到深耕整地效果,應采用淺松鏟與深耕梨相結合的深耕機進行復式深耕作業(yè),分層打破犁底層,以保持耕層土壤適宜的松緊度和創(chuàng)造合理的耕層。
深耕質量達到“深、平、細、實”,漏耕率≤2.5%,土地耕整后地表平整,地頭、地邊整齊,深耕帶間隔不大于60 cm,耕后土壤細碎、深淺一致、田面平整,無漏耕。
蕓芥、草豌豆選擇當?shù)胤N植的優(yōu)質地方品種,毛苕子與箭筈豌豆選擇已在當?shù)卦囼炇痉锻茝V并表現(xiàn)優(yōu)良的品種。
種子級別應達到2級以上,凈度≥90%,發(fā)芽率≥85%,其他種子≤200粒/kg,水分≤13%。播種前將種子在陽光下曬1~3 d。
6.3.1 播期 根據(jù)蕓芥、草豌豆、毛苕子與箭筈豌豆等綠肥作物品種選擇在當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
6.3.2 播種量 蕓芥播種量15 kg/hm2,草豌豆播種量75~80 kg/hm2,毛苕子和箭筈豌豆混種按種子量1∶7的比例混合播種,即毛苕子與箭筈豌豆播種量分別為 15 kg/hm2、105 kg/hm2。
6.3.3 播深 蕓芥播深2~3 cm;草豌豆、毛苕子和箭筈豌豆播深4~5 cm。
6.3.4 播種方式 條播或旋播、穴播,也可撒播。選用7~9行單行播種機或8~13行旋播機、6~10行免耕播種機、7~9行穴播機配套相應的動力拖拉機播種。蕓芥種子小且幼芽頂土力較弱,也可撒播,即先把種子均勻撒在地面,然后淺休耕,旋耕深度5~8cm。播種均勻,出苗率85%以上。
6.4.1 查苗補苗 出苗后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fā)現(xiàn)出苗率不達標的田塊或缺苗壟斷的地方,應及時補種。補種方法多采用雨后補種。
6.4.2 中耕松土 綠肥種植以獲得最大生物產量為目的,苗期至盛花期應根據(jù)綠肥作物生長情況,中耕松土1~2次,深度3~4 cm。結合中耕松土清除田間除草。
在綠肥作物盛花期及時殺青還田。根據(jù)綠肥作物品種不同還田時期略有差異,一般在當年7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進行。
選用與5.2深耕機具相同的大型機械直接翻耕還田,耕深28~30cm。為了確保綠肥作物翻壓后及時腐熟,選用秸稈粉碎還田機對綠肥作物秸稈進行殺青粉碎,粉碎后撒施秸稈腐解菌劑15kg/hm2,然后再翻耕。秸稈腐解菌劑符合JB20287-2006質量標準。
秋末土壤封凍前,選用幅寬1.8~2.5 m旋耕機配套相應動力農用拖拉機旋耕1次,深度15~20 cm,以利滅草保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