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摘 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質量的不斷上升,人們越來越重視聲樂藝術。原因是:聲樂藝術可以給人帶來舒適美好的感受。聲樂藝術屬于音樂學,其表現(xiàn)形式是聲樂美學,包括教學、表演和點評,內容很全面。本文在美學中研究聲樂藝術,以促進聲樂藝術發(fā)展、提高表演者技巧和增加其內涵為重要意義。
關鍵詞:聲樂藝術;美學領域;聲樂特點;聲樂作品;表現(xiàn)形式;聲樂唱法
“美學領域下的聲樂藝術”,從表面的意思中可以看出,聲樂學與美學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交叉融合,互相影響,所以聲樂藝術歸為哪一類均可。而到了現(xiàn)代社會,聲樂藝術已經(jīng)大大地不同于以前,發(fā)展非常迅速,內容也不斷地在擴充當中,從基礎的聲樂作品,又增加了聲樂教學、聲樂點評以及聲樂表演等內容,內容不斷地豐富,范疇逐漸地擴大,體系也逐漸地走向完整。但是,在這些增加的內容中研究的層次還處于淺層,并沒有深度研究。在美學領域下研究聲樂藝術,會增加人們的體驗感和滿足感,能更加完美地體現(xiàn)聲樂藝術的作用效果。
一、在美學領域下,感受聲樂藝術形式的美妙
音樂學包括聲樂和器樂兩種表現(xiàn)形式,而聲樂藝術內容比較豐富,形式更為多樣,更具有綜合性,其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聲樂作品、聲樂表演、聲樂點評、聲樂創(chuàng)作等,而內容包括歌詞、人聲和音樂等。在聲樂藝術中,音樂的旋律變化多樣,節(jié)奏感極強,力度拿捏也非常到位,極高地體現(xiàn)了音樂美和藝術美。
二、在美學領域下,體會聲樂藝術內容的豐富
(一)聲樂藝術的詞意
詞是聲樂藝術最直接的表達形式,有人創(chuàng)作出歌詞,有人演繹出其意境,二者合一,才能讓觀眾完美地體會到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的情感?!八?,歌詞作為連接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之間的紐帶,是表達聲樂藝術強烈情感的關鍵點,是不可輕視的要素。”[1]創(chuàng)作者將自身的情感和體驗用歌詞來寄托,使歌詞生出了意境,而演繹者又通過自身的歌唱表演,讓歌詞的意境更加直觀地暴露在觀眾的面前。并且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相同的詞語但表達之意不一定相同,而同意也可用不同詞語來表達,其中曲調的變化起伏,亦是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情感的波動,亦會給觀眾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歌詞,體現(xiàn)的是中華文化的美,是藝術學的美。
(二)聲樂藝術的旋律
聲樂藝術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樂曲,而樂曲又由旋律、節(jié)奏、配樂以及聲調所組成。其中,樂曲的旋律是演繹者情感的主要的表達形式,旋律的變化和歌詞的深意相融合,是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的完美融合,深深地體現(xiàn)了聲樂作品的藝術美,也是其最主要的特點之一。
(三)聲樂藝術的配器
聲樂藝術中,聲樂配器是非常重要的,在伴奏、抒情以及聲勢當中,明顯地體現(xiàn)了器樂的美。就算歌詞充滿意境,演繹者表演情感亦是非常飽滿,但是缺少了合適恰當?shù)臉菲?,就好比一位技術高超的畫家缺少了畫筆,戰(zhàn)場經(jīng)驗豐富的將軍缺失了士兵一樣,無法成功地畫畫和打仗,缺失良好配器就無法成功演繹作品。事實上,在音樂學中,聲樂和器樂的地位沒有高低之分,是同等重要、不可或缺的,這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融合,才可真正演繹出聲樂作品的藝術美。
三、在美學領域下,發(fā)現(xiàn)聲樂藝術特點的個性
中國的聲樂藝術其實綜合了民族聲樂藝術和通俗聲樂藝術兩種,是獨一無二的。聲樂藝術在發(fā)展過程中,又融入了西方聲樂藝術的美,使其自身更加的多樣,更加的個性,更加的成熟。
(一)聲樂藝術作品的特點
聲樂作品融入了文學和音樂兩大要素,三者互相促進發(fā)展。在研究美學領域下的聲樂藝術作品時,每個聲樂作品都有著自己獨有的特點,并且研究的人員不同,研究出的結果自然也不同。另外,樂曲作品中,歌詞還配有合適的旋律,二者相互配合。其中,詞占據(jù)主導地位,曲是根據(jù)歌詞的意境而產(chǎn)生,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構成完美的聲樂藝術作品。
(二)聲樂藝術創(chuàng)作的特點
聲樂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是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情感被歌詞替代的過程,在歌詞中,流露的都是創(chuàng)作者的真實情感,只有情感豐富、體驗頗多、文學知識豐厚,并且具有音樂感的人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己特點,且充滿感情的優(yōu)秀作品。聲樂作品就是創(chuàng)作者的情感寄托,是其在借物抒情,是讓更多的人去體會,是要尋找有同感的人。
(三)聲樂藝術表演的特點
聲樂藝術作品在創(chuàng)作出來后,必須經(jīng)過能感同身受的演繹者的完美演繹,并且還要配有合適的樂器,才能真正地體現(xiàn)出聲樂作品的藝術和美學價值。從這里可以看出,創(chuàng)作者、演繹者和配器,對于聲樂作品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缺了哪一樣,都將不是完美的作品。所以,在作品被創(chuàng)作出來后,需要一位演唱技術高超并且能深深體會歌詞中意境的人,也需要配有好的樂器,互相成就,進而完美表達出聲樂藝術作品的情感與內涵。
(四)聲樂藝術鑒賞和傳播的特點
“在聲樂藝術作品被創(chuàng)作、被演繹后,就需要接受聽眾們的點評和效仿。在懂得欣賞音樂作品的人中,更容易接受和模仿這個作品,也會促進這個作品的傳播與發(fā)揚?!盵2]但是,也會有感受不到詞中之意的人來胡亂詆毀,這就要讓創(chuàng)作者和演繹者具有良好的心態(tài)。任何作品的出世,都會面對不同程度的贊賞和非議,要持有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繼續(xù)創(chuàng)作和演繹更好的作品。另外,對于聲樂藝術作品的傳播來說,傳播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途徑也是非常多樣的。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也越來越容易接受聲樂作品,生活水平會進一步提高,思想境界也會逐步提升。
四、在美學領域下,體驗聲樂藝術唱法的不同
“聲樂的演唱方式包括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每一種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所在,都能展現(xiàn)不同程度的藝術美?!盵3]
(一)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獨有的特點是混合聲區(qū)唱法,是將真假聲按比例混合演唱,調動各個共鳴腔體。這種唱法擁有著獨特的味道。此種唱法帶著濃郁的宗教韻味,其表現(xiàn)形式一般是歌劇,在原始歌劇中,閹人承擔的是女聲部分,而女中音則是由男青年承擔,但是現(xiàn)代美聲唱法表現(xiàn)形式更加豐富了。例如:在《為你歌唱》的演奏中,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感強、情感細膩,直達人們的心底。
(二)通俗唱法
最普遍、最通用的唱法就是通俗唱法,這種唱法自然、簡單,不需共鳴,音量較低,需要擴音器,并且一般是歌曲與舞蹈相互配合。這種唱法特別注重情感的表達,但歌曲不同,表達情感亦不同。在演唱過程中,呼吸運動要使用合理,在悲傷的歌曲中,呼吸要強烈,聲帶不完全閉合,以此發(fā)出悲傷的聲音;在抒情的歌曲中,呼吸要柔和,配合聲帶,達到完美的情感演繹,等等。不同的曲風,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不同的情感。
(三)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多種多樣,隨著各民族生活習慣變化而變化,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其主要的表達形式是民歌,比如山歌和小調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例如:《山坡羊》《三十里鋪》《小河淌水》《長工苦》等,都充滿了民族特色,都在各自的時代展現(xiàn)著獨特的魅力,發(fā)出耀眼的光彩。此外,民族唱法經(jīng)歷了形成期、發(fā)展期以及成熟期三個階段的發(fā)展,是我們要繼承和發(fā)展的珍貴寶物。
五、結語
現(xiàn)如今,聲樂藝術以具有意境的歌詞、優(yōu)美的旋律,給觀眾帶來了絕妙的享受,從而廣泛傳播。聲樂藝術由才情豐富的人創(chuàng)造,演技高超的人歌唱,懂得鑒賞的人傳播,來源與人,服務于人。而在美學領域下的聲樂藝術,更加注重音樂美和形體美,使得其想要表達的情感更濃烈,作品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雙.時代美學特征視域下的聲樂藝術分析[J].藝術研究,2019(1):64–65.
[2]駱定海.新時代視域下聲樂美學在歌唱藝術中的作用[J].藝術評鑒,2020(8):3–5.
[3]鄭秋芳.美學視域下聲樂藝術的審美表達分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8,34(6):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