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易文意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結構不斷地變化,少年兒童的群體特征正在發(fā)生時代性改變,少年兒童權益被侵犯事件頻頻發(fā)生。少年兒童脆弱、易受傷害,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社會則有責任保護他們。習近平總書記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心始終關懷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但維護少年兒童權益是全社會的職責,需要發(fā)動全社會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完善保障少年兒童權益的工作體系。少先隊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群眾組織,在少年兒童合法權益的工作保護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至關重要,秉承著保護少年兒童就是保護我們的未來的初心,極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使今天的紅領巾變成明天的生力軍。
近年來,“關懷”一詞越來越深入人心,關懷理念被廣泛引入教育領域中。關懷少年兒童是指在各種不同的活動中關心、愛護他們,以最大限度地去幫助他們健康成長。關懷理論與少先隊的組織意識、道德養(yǎng)成、政治啟蒙、成長取向等內容均有契合之處。少先隊作為少年兒童的群眾性社會組織,以少年兒童為主體,在需求上更明白隊員主體的訴求,在關懷并維護隊員的權益上更具優(yōu)勢。
中國共青團受中國共產黨的委托直接領導少先隊,對少年兒童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中國共產黨殷切的關懷與務實的作風賦予了少先隊維護少年兒童權益的神圣使命。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史上歷來重視少年兒童工作,高度關懷少年兒童的成長,始終把為了下一代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把教育引導下一代作為自己的責任,把下一代的健康成長作為自己事業(yè)的希望,在新時代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出更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共青團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修改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將共青團與少年先鋒隊的政治關系重新梳理,指明了少先隊的培養(yǎng)目標和中國共青團組織維護少年兒童正當權益的責任。不僅中國共產黨、中國共青團賦予了少先隊組織保護少年兒童權益的神圣使命,而且《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確規(guī)定了少先隊組織應協(xié)助各級部門進一步保障和維護好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少先隊組織擁有1.3 億名少先隊員,是一個堅強的戰(zhàn)斗集體,在廣大少年兒童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少先隊組織是中國共產黨教育、聯(lián)系少年兒童的橋梁和紐帶,少先隊的組織優(yōu)勢最重要的是少先隊員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群眾性組織,少先隊員人人都是主人,不僅要對自己負責,更要對他人、對集體負責。其次,少先隊自身具備完整的組織體系,從中央到鄉(xiāng)鎮(zhèn)、從農村到城市、從大隊到小隊,體系健全,覆蓋面廣,什么地方有中小學校,什么地方就有少先隊組織。少先隊組織的這種獨特的組織文化具有長期的穩(wěn)定性與繼承性,形成了明顯的薪火相傳的組織優(yōu)勢。
少先隊工作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發(fā)展道路,其開展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工作是整個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除此之外,少先隊組織緊隨時代的步伐,根據(jù)少年兒童群體身心特點的變化,從滿足他們的成長需求著手,注重實踐育人,在實踐中增強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意識。少先隊組織不斷拓展校內外工作領域,以實踐教育為主線,體驗教育為抓手,少先隊活動在時代的舞臺上影響力越來越大。少先隊工作在新課改和養(yǎng)成教育的影響下日益重要,少先隊維護少年兒童權益的工作導向優(yōu)勢也將更加明顯。
少先隊組織作為少年兒童管理工作的主體,在履行好自身義務的同時,要協(xié)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增強主體合力,共筑少兒權益的安全網。
“法者,治之端也?!毖a齊法律短板,為少年兒童筑牢法律保護“防火墻”。未成年人受互聯(lián)網中不良信息的誘發(fā)犯罪情況十分常見,借助《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維護少年兒童合法權益極為重要,對侵犯少兒權益的行為做到零容忍無禁區(qū)。以法律明確提高少先隊組織中少年兒童維權主體地位合法性,設立獨立的線上線下少年兒童綜合管理長效機制,集中處理少年兒童權益受損領域的工作。少先隊組織在關懷機制下成立的少年兒童維權委員會,統(tǒng)一處理維權問題,少先隊組織維護少年兒童權益的法定職能被確立。當隊員權益受損時,直接向委員會提出訴求,委員會零程序上報上級部門,縮短上報路徑,提高訴求效率。在尊重隊員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學校少先隊要深入開展日常維權管理工作,發(fā)動輔導員以心聽心,密切關懷隊員身心健康,設立紅領巾維權工作崗位,開展維權小干部熱線服務,由少年兒童維權委員會整合少年兒童權益保護工作中的分散部分,建立長效維護機制,實行全天候日常管理,小干部輪流值崗,逐步減少運動式維權,在操作層面上建立常態(tài)化的信息處理和維權機制。融管理性服務、保護性服務、發(fā)展性服務為一體,形成新型的少先隊組織維權機制。
關懷理論要求各級少先隊組織完善與少年兒童的溝通和訴求渠道,加強與少年兒童的密切聯(lián)系。少年兒童在侵權事件中大多是沉默的被關懷者,少先隊組織要鼓勵少年兒童利用主動表達和被動表達反映自身訴求,面對面受理少年兒童的維權訴求,以兒童喜歡的方式增進溝通,及早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不良苗頭進行干預,使少年兒童的維權訴求能夠得到及時的處理。為保障少年兒童的正當權益不受侵犯,少先隊應成立法律援助中心、紅領巾工作站、陽光投訴站、心理健康中心等,為少年兒童創(chuàng)造良好的訴求氛圍和情境。妥善利用少代會、12355 服務平臺、手拉手互助等傳統(tǒng)渠道,照顧少年兒童的訴求。同時要在少年兒童群體使用互聯(lián)網已相當普及的時代背景下,努力建設好“網上少先隊”,積極利用少先隊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增進與少年兒童的有效溝通,為少年兒童的維權工作插上互聯(lián)網的翅膀,讓其在順暢的渠道下及時解決實際困難。
少先隊組織思想中處處體現(xiàn)著維權,充分發(fā)掘少先隊組織中的維權思想,提高少年兒童對自身所在組織的知曉度,提升隊員的主體意識,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是增強少先隊組織維權教育工作的重要一步。少先隊組織機構利用學校開展各種形式的法制宣傳和自我保護教育,對少先隊活動課程內容與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傳播向上向善正能量,提升少年兒童的維權意識和維權能力。開展隊活動課時要注重以少年兒童的視角把專業(yè)而又嚴肅的理論轉化為貼近生活、趣味性強的活動,借助少先隊的活動文化,開展符合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的少先隊專項維權行動,提高隊員對少先隊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少先隊組織應潛移默化地在少年兒童之間進行維權宣傳并組織學習,加強法制意識教育并引導兒童進行自我保護,提高他們的自我防范意識和維權能力。少先隊輔導員要提高責任意識,善于發(fā)現(xiàn)少年兒童異常的心理狀況和言行舉止,教育引導每一個少年兒童在陽光下奔跑。但少先隊的工作仍然要發(fā)揮兒童的主體作用,堅持少先隊員的自我教育,提高少先隊組織民主自治程度,適時引導少年兒童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讓少先隊組織維權深入人心。
在社會發(fā)展多元化的態(tài)勢下,實行合作關懷維護兒童權益是全社會的責任。少年兒童的生存發(fā)展和權益保護涉及社會各個領域,少年兒童的權益維護工作應當由政府、社會、學校、家庭等多種主體組成多維合作網絡共同參與。《習近平關于少年兒童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論述了共青團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找準工作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共青團干部必須心系青年、心向青年,加強黨對少年兒童和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少先隊組織要在大好的時代背景下,明確自身定位,發(fā)掘自身潛力來贏得黨的支持。少先隊組織開展少年兒童權益維護工作要以政府為平臺,整合社會資源,拉動社會組織、志愿隊伍和群眾團體主動參與保護工作,學校要開展關于少年兒童權益保護工作的宣傳與引導,各級主體應積極作為,對少年兒童事務進行社會關懷,以減少負面事件的發(fā)生,從而實現(xiàn)少先隊組織與全社會在少年兒童維權工作上的共建、共治、共享和共贏,形成多元主體合作關懷的格局。
保障少年兒童的權益,已成為全社會的事。少先隊肩負著教育和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重要使命,維護少年兒童的合法權益是關乎少年兒童未來成長的希望工程。我國民法典的通過進一步延伸了少年兒童權益保護的邊界,把少先隊維護少年兒童權益工作納入黨委和政府的總體工作規(guī)劃,少先隊組織鑰主動配合與協(xié)調有關部門,加強社會總體建設,進一步形成工作合力,發(fā)出新時代關懷少年兒童權益的強音,推動全社會形成關心、愛護和服務少年兒童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