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麗
師愛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題,它要求我們不僅要時時處處充滿愛,更要有愛的藝術與智慧。我已經當了五年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瑣碎而復雜,需要有足夠的責任心與耐心。在這五年里,我也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家長,以及各種調皮搗蛋、有“問題”的學生,他們無不啟發(fā)我、鞭策我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努力做好“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教師。
一個特殊的學生
12歲的阿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學生,他的母親在他尚未有任何記憶時就離家出走,他的父親在外地打工,經常不在家,對阿志不聞不問。從前,阿志一直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但后來奶奶因為某種原因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個噩耗給了阿志致命的打擊,也讓這個家失去了“拐杖”。
阿志的小臉蛋時常黑一塊白一塊,特別到了秋冬季節(jié),他的衣服上就會有很多斑點,混合著泥土與血漬的味道,個人衛(wèi)生狀況堪憂。不僅如此,阿志的課桌抽屜也是一團亂,什么都往抽屜里塞,地上也撒滿了凌亂的書本,根本沒有站腳的地方。因此,大家都叫他“邋遢大王”。上課時,阿志不是左顧右盼,就是坐在座位上發(fā)呆,每次都需要特別“照顧”。另外,他還經常不經過別人的同意亂翻東西,經常惡作劇,每天都穿梭在不同的“戲場”之中。
愛和信任使他進步
阿志的生活環(huán)境和他的一些不好的習慣一直是我關注的重點,特殊的家庭環(huán)境使阿志從小就缺乏正面教育,再加上在大多數教師和同學的眼中,阿志調皮搗蛋、不求上進、邋遢、愛惹事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被貼上標簽的阿志開始破罐子破摔。
然而,我不想看著阿志就這樣放棄自己,我覺得他本可以表現(xiàn)得更好。于是,我找到了一些方法,調整教育方式,給予阿志更多的愛和信任,希望幫助他做出改變,取得進步。
用責任感督促其改變。為了改掉阿志邋遢、不講衛(wèi)生的壞毛病,我給他戴上了“班級勞動委員”的帽子,讓他做我的班級管理小助手,監(jiān)督班級衛(wèi)生。在這個過程中,阿志漸漸意識到,要想管好別人就要以身作則。如今,阿志的座位周圍和抽屜每天都是干凈整潔的。
用肯定激發(fā)其進步。上課時,我經常喊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提醒他注意聽講,增強他的學習自信心;同時關注他的點滴進步,及時給出反饋或表揚,讓其他學生都能看到阿志的進步。
用交流叩開其心扉。阿志其實是個好孩子,只不過是有些習慣不太好。所以每次他犯錯了,我都會找他談心,問清事情緣由,并引導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幫助他慢慢改掉壞習慣。漸漸地,阿志也學會了反省,不再我行我素。
與阿志經常談心的同時,我也增加了與阿志爺爺溝通的次數,讓爺爺能多關注阿志的學習,并對他有一些必要的監(jiān)督和鼓勵。
教育是發(fā)自心靈的藝術,而愛則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巴特爾指出,愛和信任是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因此為人師者,我們要時刻懷揣一顆博愛之心,平心靜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把愛融入教育,幫助更多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