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麗霞,陳湘軍
(長沙醫(yī)學院 護理學院,湖南長沙 410219)
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 人們對醫(yī)療機構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想取得一定的競爭優(yōu)勢,醫(yī)院機構要不斷地提高醫(yī)療隊伍的質量[1]。不斷地尋找適應新環(huán)境發(fā)展的臨床護理教學模式對培養(yǎng)專業(yè)素質的護理人員置管(至關)重要。 護理人員不僅要對基本的臨床護理理論、知識進行掌握,還要兼具實踐操作能力[2]。情境模擬教學法是指在教學工作中, 通過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模擬真實的醫(yī)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和有計劃地來讓參與學習的護理人員進行感知, 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加深護理人員對臨床醫(yī)學知識和護理實際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從而有利于對護理人員的培養(yǎng)[3]。 以往臨床上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是在教學工作中, 枯燥的內容和固定化的教師教授學生學習的模式,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降低了其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且在臨床實踐中不能夠將理論進行完全的轉化, 達不到護理人員學習的目的[4]。該研究中, 選取在該院工作的臨床護理人員84 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2 例,比較兩組人員的教學質量、學生成績和對教學的滿意度,對情境模擬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有效性進行研究。
選取在該院工作的臨床護理人員84 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2 例,兩組學生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有可比性(P>0.05)。 兩組參與護理學習的人員都完成了基本的護理醫(yī)學相關知識的學習。
(1)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教學模式,開展培訓活動,聘請有關護理工作研究的專家對參與學習的護理人員進行關于護理工作相關知識的宣講[5]。
(2) 研究組采取情境模擬教學法模式。
①設立一定的情境:帶教教師根據(jù)需要進行研究學習的課題來進行情境主題的選擇, 向學生傳授關于護理工作關鍵性的技能和展開訓練的事項[6]。
②進行專題式的授課:帶教教師引導護理人員對護理知識的復習和深入理解,讓護理人員能夠對知識達到深入性的記憶。 并對可能再模擬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預測,并對護理人員進行答疑解惑[7]。
③詳細的準備資料:帶教教師進行完專題授課后, 組織護理人員采取分組學習或者進行自主性的查資料、看書、看錄像等方式,共同做好情境模擬的準備工作[8]。
④對現(xiàn)場進行模擬:將地點進行選擇好后,根據(jù)研究學習的課題的情境展開布置, 使現(xiàn)場具有生動和逼真性, 能夠讓護理人員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情境感受。 將護理人員按照每組3 人進行分組,并選擇一名護理人員負責小組內工作。 帶教教師要對護理人員技術能力進行肯定, 始終保持一種良好的情感情境,以使護理人員盡早地進入工作角色,來提升護理人員的信心, 以便于能夠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進行發(fā)揮。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帶教教師對護理人員進行組織和安排, 并保持耐心的態(tài)度和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并進行相關的指導[9]。
⑤做好總結反思工作:帶教教師總結并反思這次情境模擬活動,對好的部分進行充分的肯定,也對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 以便于護理人員對該次模擬活動的整體脈絡進行掌握,更好地對護理工作的相關知識進行掌握, 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并在解決護理工作問題的基礎上,結合帶教教師提出的交換問題進行深入性的研究[10]。
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人員的教學質量 (優(yōu)為分數(shù)大于90 分, 良是分數(shù)位于80~90 分之間, 中為分數(shù)60~80 分之間,差為分數(shù)小于60 分)、學生成績?yōu)樵谕瓿山虒W任務后,對兩組學生采取30 min 當堂閉卷考試,考試方式是選擇50 個選擇題,每個題目分數(shù)2 分,總分100 分,對護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大綱和教學大綱的知識進行考查[11]。 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是根據(jù)自制地對教學滿意度表(對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和教學的滿意度)讓護理人員進行填寫,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總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100%。
將所檢測的數(shù)據(jù)用統(tǒng)計學專業(yè)軟件數(shù)據(jù)包SPSS 18.0 進行分析, 以P<0.05 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的教學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學生教學質量對比(例)
研究組對教學工作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0.05),詳情參見表2。
表2 患者對教學工作滿意度對比[n(%)]
對照組的學生成績差于研究組(P<0.05),詳情參見表3。
表3 學習成績的對比[(±s),分]
表3 學習成績的對比[(±s),分]
組別 例數(shù) 理論學習成績對照組 42 64.4±12.1研究組 42 78.9±13.5 t 15.394 P<0.05
從很多臨床醫(yī)學教學研究中得知, 常規(guī)模式下的臨床護理教學都是被動式的學習, 是由帶教教師主動地對護理人員進行傳授, 而護理人員缺乏學習的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依賴性學習的思想,缺乏問題意識,逐漸喪失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大大降低了學習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12]。 臨床中,患者對護理經(jīng)驗少的臨床護理人員具有一定的抗拒心理, 從而減少了實習護理人員進行治療操作實踐的機會, 因此不利于護理人員展開實踐工作, 不利于積累實踐經(jīng)驗。情境模擬教學法是指在教學工作中,通過創(chuàng)造一定的情境,模擬真實的醫(yī)學實踐活動,有目的和有計劃地來讓參與學習的護理人員進行感知, 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方式加深護理人員對臨床醫(yī)學知識和護理實際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不僅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了護理人員的學習興趣, 還通過建立生動逼真的實踐場景,來引起護理人員的好奇心,更好地進行實踐學習[13]。 該研究中,研究組的教學質量好于對照組(P<0.05), 表明采取情境模擬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
在這個學習模式中, 帶教教師對護理人員的信任和肯定, 使護理人員始終處于一個高昂的學習態(tài)度。通過逼真、生動的情境,使護理人員身臨其境,能夠對護理知識進行更深入的了解, 更好地開展時間工作,不斷地提升自我的臨床護理能力,提高自己專業(yè)性。 在這個模式的驅動下, 帶教教師起到主導作用, 來對護理人員進行引導, 幫助其進行實踐和學習。而護理人員在認知中不斷地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進行認知,通過情境模式下來推斷主要的信息,并聯(lián)系自身的知識認知,不斷地進行自我提升和反思,來提高臨床護理能力,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該研究中,對照組的學生成績差于研究組(P<0.05),表明采取情境模擬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還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專業(yè)性的實踐能力, 有利于促進醫(yī)患關系的和諧。
在情境模擬現(xiàn)場, 能夠讓護理人員擁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進一步的幫助護理人員盡快進入工作角色,激發(fā)護理人員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對臨床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一定的預判并進行及時地處理,并在解決護理工作的問題后的基礎上, 結合帶教教師提出交換問題的進行研究,來進行深入性的研究,展開小組討論或自主查閱資料進行研究和討論。 這個模式下, 帶教教師即達到了幫助護理人員進行護理工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的學習, 還有利于幫助護理人員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維的判斷能力, 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更好地結合, 提升自身的護理操作能力和臨床溝通能力, 在護理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該研究中,研究組對教學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取情境模擬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有利于促進醫(yī)患關系的和諧,對患者負責。
綜上所述, 采取情境模擬教學法應用在臨床護理教學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不僅提升了臨床護理質量, 還提高了臨床護理人員專業(yè)性的實踐能力,有利于促進醫(yī)患關系的和諧,對患者負責,值得進一步在各大醫(yī)院臨床護理教學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