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先勇
(江蘇省泰興市古溪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225417)
隨著國家、省市穩(wěn)生產(chǎn)、保供給生豬養(yǎng)殖政策的出臺,調動了養(yǎng)殖戶補欄的積極性,生豬養(yǎng)殖出現(xiàn)很大的恢復勢頭。但由于盲目選種、長途運輸應激、防疫意識淡薄、飼養(yǎng)管理疏忽、消毒不徹底等因素引起仔豬大批死亡,高達35%~50%,造成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筆者試從母豬場及仔豬品種選擇、非洲豬瘟PCR 檢測、合理運輸和仔豬落地檢疫、保健等方面進行分析,有效提高外購仔豬的成活率。
仔豬應在合格的母豬場選購[1]。禁從仔豬交易市場選購,交易市場豬源復雜,來源得不到保障,不能從源頭真正了解仔豬防疫和健康狀況,特別是一些潛伏期疾病,肉眼不能直接發(fā)現(xiàn),加大了豬病交叉感染概率,一旦發(fā)病,難以治療。
在選購仔豬前,應派技術人員提前到選購場了解情況,查看是否符合動物防疫條件[2]、資質是否齊全,掌握母豬群健康、防疫、消毒、疫病診療、免疫監(jiān)測、疫病凈化等情況,了解近3 年來有無重大疫情的發(fā)生。對已選好準備調運的仔豬按比例做好非洲豬瘟PCR 檢測,由當?shù)貏游镆呖刂行幕虻谌綑z測機構出具檢測合格報告,為仔豬選購提供保障。
仔豬品種的選擇是獲得經(jīng)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優(yōu)良的品種飼料利用率高、酮體瘦肉率高、增重速度快、發(fā)病率低。在挑選仔豬時體重一般以15kg 左右為宜[3],應做到以下幾點[4]:一看:群體的健康狀況,皮紅毛亮、體格勻稱、眼睛有神、無淚斑、鼻鏡濕潤、鼻孔清潔、四肢健壯、活潑好動、呼吸勻稱,無打堆、寒戰(zhàn)、相互撕咬、跛行、拉稀等現(xiàn)象;二聽:待豬平息一段時間后,聽有沒有咳嗽和喘鳴音,健康豬呼吸自如有節(jié)奏,叫聲洪亮;三聞:有無拉稀的惡臭,健康豬尿液清澈、尿量正常無異味、糞便粗圓濕潤有光澤;四測:體溫是否正常,應為38~39.5℃,瘦肉精檢測是否合格;五查:防疫、消毒記錄是否齊全,是否按規(guī)程免疫;六檢:非洲豬瘟PCR 檢測是否合格。
為了使仔豬適應長途運輸,防止應激發(fā)生,在選購好仔豬后,應原地飼養(yǎng)3d 以上,飼喂富含蛋白飼料,適量添加電解多維、小蘇打、VC、黃芪多糖粉等抗應激藥物。起運前分別給每頭豬肌注1ml 頭孢噻呋鈉混懸液防止在運輸途中引起的混合感染。
仔豬的調運時應執(zhí)行“點對點” 調運,運輸車輛應與調入頭數(shù)相適應,符合運輸車輛備案要求且裝有GPS 全程定位系統(tǒng),以籠裝為宜,應防滲漏,車輛不宜過大或過小。在裝豬前應用戊二醛或復合酚消毒液按1:200 的比例連續(xù)交替對車輛進行高壓沖洗、消毒、烘干2 次以上。車輛應裝有防寒保暖設施,配有足夠的飲水和防突發(fā)藥物,在車輛最頂層留有一格空豬籠用于途中應激豬的隔離和搶救。如路途較遠,應選擇在清晨或傍晚氣溫較涼爽時運輸,提前規(guī)劃好行車路線,以全程高速為宜,行駛中盡量避免使用急剎車造成豬群向前擠壓死亡。車輛應有兩名以上駕駛員,盡量做到人息車不息,高溫季節(jié)可在途中適量補充飲水,冬季應做好防寒保暖,車輛在出發(fā)時應隨車攜帶《動物檢疫合格證明》和《非洲豬瘟檢測報告》,跨省調運時應做好調運前的檢疫報備,在省際動物檢疫檢查站復檢消毒后快速通過。
運輸途中應盡量不?;蛏偻\囆菹ⅰT谕\嚱o豬補充飲水的同時應仔細觀察豬群健康狀況。如發(fā)現(xiàn)有豬發(fā)生應激反應,應迅速隔離到空豬籠急救。對全身肌肉震顫[5]、輕微呼吸困難、皮膚潮紅的豬應讓其安靜,耳尖尾尖刺破放血或冷水潑澆,15min 后可自然緩解。對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紺、嘔吐、倒地劃水、共濟失調的嚴重應激豬應給予適量的氯丙嗪、腎上腺素、VC、青霉素等對癥治療。
豬場應實行封閉式飼養(yǎng)管理,提前準備好仔豬隔離圈舍和保育舍,合理分區(qū),應做到雨污分流、防寒保暖、通風透氣,設施齊全,仔細檢查豬舍,有破損及時修補;確保保溫燈、水嘴、濕簾、風扇、料塔等能正常使用。在進豬前一周應打掃高壓沖洗干凈,用1%~2%的火堿溶液噴灑,2d 后門窗密封,用福爾馬林煙熏消毒24h 以上,再用10%二氯異氰尿酸鈉消毒粉按1L 水1~10g 劑量噴灑消毒1 次,待豬舍干燥通風后進豬。
仔豬裝車前不宜喂得過飽,飲足飲水。捕捉,驅趕應緩慢,不能過急,要任其自由上車,嚴禁使用電棍驅趕,防止電擊死亡。到達目的地后,對整車豬用1:200 的復合酚噴淋消毒1 次,在離豬場1km 外的地方建中轉臺,將調入的仔豬在中轉臺轉運,用豬場內(nèi)的專用車輛將豬運回豬場,場內(nèi)運豬車輛每轉運一次消毒一次,外來裝豬車輛及人員禁止進入養(yǎng)殖區(qū),防止外來病的感染。仔豬在已經(jīng)消毒好的隔離圈內(nèi)按照大小、公母、強弱合理分群,每頭豬占地0.5m2左右[4],每圈以10~15頭為宜,并派專人看守,防止并圈后相互撕咬,待豬平靜0.5h后可少量口服糖鹽水,禁食12h 后給予少量飼料任其自由采食。15d 后經(jīng)非洲豬瘟PCR 檢測合格,群體確認健康即轉入豬保育舍正常飼養(yǎng)。
仔豬由于自身生理機能發(fā)育不完善,消化系統(tǒng)不健全,應掌握好飼料配比,做到少量多次,可以用本場料與原來的飼料按照比例混合飼喂,逐步遞減原來飼料[3]。第1 天喂3~4 成飽,第2 天喂4~5 成飽,已此遞增,6d 后恢復正常料量,同時按照季節(jié)要求保證合適的溫濕度。也可在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板藍根、銀翹散等中草藥制劑,防止應激和疾病的發(fā)生。做好滅蠅滅鼠、防鳥、禁用泔水。嚴格按照當?shù)胤酪卟块T的要求做好免疫、驅蟲和仔豬舍內(nèi)外環(huán)境的消毒工作。飼養(yǎng)人員每天還必須3 次以上觀察豬群的健康狀況,隨機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仔豬體溫,做好記錄,如發(fā)生驚厥、瘸腿、拉稀、咳嗽、發(fā)熱等癥狀進行對癥治療,治療無效的及時淘汰。
綜上所述,仔豬飼養(yǎng)是生豬養(yǎng)殖過程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嚴格把控仔豬外調的相關措施,科學飼養(yǎng),管好管細,增強仔豬抗病能力,切斷疫病傳播途徑,就能降低仔豬死亡率,增加養(yǎng)殖戶經(jīng)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