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苗木培育、密植建園、幼樹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措施,無花果露天密植栽培的平均成活率達到98%以上。
無花果(Ficus caricaLinn.)為??崎艑俾淙~灌木,主要生長在溫帶地區(qū)。果實紫褐色,鮮食制干皆可,甘甜味美。具有食用、藥用等多種用途,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汁、果醬、果酒、果茶、罐頭、飲料等。無花果果汁、飲料具有獨特的清香味,生津止渴,老幼皆宜,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此外,無花果樹體優(yōu)美,枝繁葉茂,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樹干柔性強,是制作各類盆景的優(yōu)良素材,也是常見的園林及庭院綠化觀賞樹種。
1.1 圃地選擇 以平原區(qū)為主,選擇肥沃的沙壤土和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選擇水源充足、地勢平坦的區(qū)域作苗床。華東地區(qū)立春前后深翻土壤,噴施二氧化氯土壤消毒劑進行消毒,藥劑濃度控制在150 mg/L。除盡雜草,混入腐熟的廄肥,開溝作畦,一般畦寬80~120 cm。
1.2 插條采摘 采插條要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發(fā)芽前進行。插條采自母樹地面或母樹主干下部的優(yōu)良萌發(fā)枝,插條選用組織充實,無病蟲害的枝條,剪成20~25 cm的小段,插條在存放前應放在清水中浸泡2~3天左右,及時進行沙藏,保持土壤濕度。
1.3 扦插方法 以3月中、下旬扦插為宜,扦插前先將地塊平整,施足基肥。一是平床扦插,一般床寬50 cm,床高20~30 cm,株行距20~30 cm;二是起壟扦插,壟高20~30 cm,行距30~50 cm,扦插深度15~20 cm。芽苞向上,地面上留長2~3 cm,插后及時澆水,地膜覆蓋。
1.4 幼苗管理 無花果幼苗不耐寒,華東地區(qū)幼苗發(fā)芽期要做好倒春寒防寒工作。扦插后2周揭膜,噴施少量水,濕潤表土,蓋上地膜,促進生根發(fā)芽。待長出嫩葉,3~4周后去膜,若氣溫低則延遲揭膜,保溫促生長。每隔2周進行一次葉面施肥,采用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若天氣干旱則每隔1周人工噴水一次。當幼苗進入營養(yǎng)生長期后,視土壤墑情及時澆水,每月施肥一次,有機肥為主,100 kg/hm2。施肥方法條施,離開根部20~30 cm開溝,溝深15~20 cm,施肥時避免傷根。
2.1 立地條件 山東曲阜位于北緯35°29′~35°49′,東經(jīng)116°51′~117°13′,地處魯西平原和魯中南山區(qū)的結合部,屬暖溫帶季風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降水較為豐沛,具有春季干旱、夏季多雨、秋季干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氣候特點。境內年平均太陽輻射熱量502.3 J/m2,常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2 433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3.6℃,冬季溫度一般≥-10℃,常年降雨量691.4 mm,氣候溫和,雨量適中,熱量豐富,陽光充足,雨熱同期能滿足多樹種的生長需要。無花果密植園栽培區(qū)位于曲阜市陵城鎮(zhèn)陵南村,2015年建園,地貌為平原,土類棕壤,質地砂壤,土壤pH值6.7~7.0,土層厚度≥100 cm,地勢平坦,排水良好,適宜無花果生長。目前,無花果密植園已進入盛果期,2019年平均產(chǎn)量1 500 kg/hm2,經(jīng)濟效益可觀,市場前景廣闊。
2.2 良種壯苗 選擇無病蟲害、木質化程度高、組織充實、根系發(fā)達、細根較多的Ⅰ級良種嫁接苗。栽培品種主要是布蘭瑞克、青皮,苗木為2年根1年干未移植苗,地徑≥1.5 cm,苗高80~100 cm。為確保造林成活率,栽植前苗木要做到隨起、隨運、隨栽,苗木盡量縮短從起苗到栽植的時間,嚴禁隔夜苗。
2.3 合理密植 露天栽植時間分為春季栽植和秋季栽植。春季栽植以3月中、下旬為宜,一般不能晚于4月上旬;秋季栽植以樹木落葉后為宜,一般為11月上、中旬為宜。定植前進行整地,密植園初植株行距1 m×2 m,5 000株/hm2,“品”字形栽植。植樹穴規(guī)格60 cm×60 cm×60 cm,栽植前施廄肥20~25 kg/株,與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到穴深2/3處。推廣應用“三埋兩踩一提苗”栽植技術,栽植時一般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5 cm,做到根系舒展,栽植后做到分層踏實,澆透定根水。因無花果較耐旱不耐澇,通過封土培壟,壟高25~30 cm,平均成活率達到98%以上。
2.4 撫育管理 土壤追肥結合澆水、松土、除草進行,離壟50 cm開施肥溝,溝寬25 cm,深25~30 cm,施后覆土澆水?;室詭蕿橹?,一般在樹體落葉后施肥,初果期施30 000 kg/hm2,盛果期37 500~45 000 kg/hm2。追肥,生長前期以氮肥為主,果實成熟期間以磷、鉀肥為主。每年追肥主要分施樹木萌芽肥、榕果膨大肥2次,盛果期每次1 650 kg/hm2。葉面施肥,果實生長發(fā)育期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施肥間隔2周一次,以提質增量。
2.5 整形修剪 無花果整形修剪比較簡單,重點是光照控制和結果骨干枝培養(yǎng)。造林當年秋季樹木落葉后及時定干,定干高度50 cm,抹除距地面20 cm以下的萌芽;樹形培養(yǎng)采用多主枝自然開心形,保留6~8個主枝。樹干定形后,每年要修剪,除去密枝、枯枝和病蟲枝。幼樹期重點做好主枝培養(yǎng),促進多發(fā)枝條,主枝角度控制在60°~70°,迅速擴大樹冠。初果期,重點是結果枝組培養(yǎng),形成一定的初果期產(chǎn)量,增加經(jīng)濟收入。盛果期重點培養(yǎng)骨干枝,更新大中型枝組,回縮弱枝組,剪除徒長枝。以輕剪為主,對樹勢衰老或病蟲害嚴重的,重新培養(yǎng)主枝和結果枝,增加結果枝組量。
無花果較少發(fā)生病蟲害,桑天牛是其主要的蟲害。因此無花果建園時盡量避開或遠離桑園,同時榕果成熟時易受鳥害,要及時采取人工驅鳥措施。無花果常見的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
炭疽病。發(fā)病前,噴施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40%福美雙100倍液、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發(fā)病后噴施多菌靈或托布津1 000倍液。(1)銹病。發(fā)病前,噴施代森錳鋅保護性殺菌劑;發(fā)病后,噴施內吸性殺菌劑,如三唑酮、苯醚甲環(huán)唑、氟硅唑等。(2)疫霉果腐病。發(fā)病前,噴施4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發(fā)病后,施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桑天牛。發(fā)生后,在枝干部最后一個幼蟲排糞孔處以80%敵敵畏乳油或40%殺螟松50倍液,用注液器注入蟲孔,用黃泥封住蟲眼。(4)黃刺蛾。發(fā)生后,噴施5%殺鈴脲1 500倍液,25%西維因500倍液或20%除蟲脲5 000倍液,20%滅幼脲2 000倍液。(5)介殼蟲。發(fā)生后,可噴施馬拉硫磷1 000倍液。(6)葉螨??蓢娛Ⅱ齽?7)象鼻蟲。幼蟲危害時,全園噴施高效氟氯氰菊酯類,同時對植株進行灌根、噴施。(8)金龜子。成蟲出土后,可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有機磷或高效氯氟氰菊酯類噴灑地面進行殺蟲,或每晚黃昏對樹冠噴霧。
無花果采收適宜時間一般在7—10月。成熟果實時,果實頂端有一小孔微裂,果皮網(wǎng)紋明顯,此時果實硬度、風味俱佳。果實過熟后采摘不耐貯藏和運輸,品質下降。無花果采摘宜選擇在干燥的晴天早晨或傍晚進行,要對成熟果實分期、分級、分批采收,輕摘輕放,勿傷果皮,當天采、當天售、當天加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