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
幸福是一個美好而永恒的話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在追求和享受著自己的幸福。然而,自己想要的幸福是什么?怎樣才能得到幸福?對于這樣的問題,很少有人真正去思考過。下面的這個故事,會給我們很好的啟示。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羅素,在上世紀20年代來到中國四川。當時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氣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竹轎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作為思想家和文學(xué)家的羅素,見此情此景,沒有了觀賞峨眉山景觀的心情,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這些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也許會思考,為什么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正思考著的時候,已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臺,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竹轎,認真地觀察轎夫們的表情,很想去寬慰一下辛苦的他們。但是,他看到轎夫們坐在一起,拿出煙斗,有說有笑的,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埋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xiāng)的笑話,還給這位大思想家出了一道智力題:“你能用11畫,寫出兩個中國人的名字嗎?”羅素承認不能。轎夫笑呵呵地說出答案:“王一、王二?!鞭I夫們在交談中不時發(fā)出歡快的笑聲,羅素頓時心生一絲慚愧和自責(zé):我憑什么去寬慰他們?我憑什么認為他們不幸福?
后來,羅素在他的著作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是的,坐轎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轎子的人未必就不是幸福的。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喜悅,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那些真正找到人生幸福的人,不是因為做了大官、發(fā)了大財、有了大學(xué)問……而是因為他們擁有一種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因為他們會用這樣的心態(tài)去體驗幸福。
王侯將相不一定比販夫走卒幸福,達官貴人不一定比乞丐浪人自由,帝王宮廷不一定比普通人家快樂。幸福就在每個人的心里。痛苦是比較出來的,幸福是感受得到的。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quán)利,也都有自己的幸福觀點與標準,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別人的幸福是可笑的,甚至是極其錯誤的。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獲得幸福的前提是,你必須要有一種健康樂觀的心態(tài),否則的話,即使天空陽光明媚,在你的心里,也可能是陰云密布。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聽從內(nèi)心的召喚,追求快樂,享受自己擁有的生活,而不去嫉妒和羨慕別人的美好生活,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
生活中,如果我們不能成為坐轎人,那么,就讓我們做一個幸福而快樂的抬轎人吧。
【評點】
文章擬題新穎,吸人眼球。主體部分敘議結(jié)合,敘述生動精彩,議論精辟深刻,作者先是對英國思想家羅素一次坐轎經(jīng)歷進行敘述,然后拓展延伸,抒發(fā)感慨,表達自己對于幸福的理解與感悟,具有很強的哲理性和思辨性,能夠激起讀者的思考與共鳴。? ? ? ? ? ? ? ? 薛?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