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琳綿
李名覺(1930-2020)寧波,舞臺設計師
“仿佛是讓家鄉(xiāng)人檢驗異鄉(xiāng)學子半個世紀的學習成果?!?011年,舞美設計大師李名覺在寧波辦作品回顧展時,向同行記者袒露心聲。
不了解舞臺藝術的人估計會對他的名字感到陌生,但這位誠惶誠恐略帶忐忑的“交作業(yè)者”,是公認的“世界當代舞臺設計之泰斗”和“美國舞臺設計界一代宗師”,與英國的科爾泰、捷克的斯沃博達并稱世界舞臺藝術設計三大巨頭。
李名覺祖籍寧波,1930年出生于上海,自小隨母親唐瑛聽戲曲、看歌劇、學習中國畫,30年代繁華的上海商埠給他帶來藝術的啟蒙。他先是在美國南加州大學攻讀電影藝術,后轉向舞臺設計,師從美國一流的舞臺設計大師喬·梅爾金納。
1964年,悲劇《伊雷克特拉》的舞臺設計讓李名覺大放異彩?!兑晾卓颂乩返膭?chuàng)新被業(yè)界稱為“美國舞臺設計史上的轉折點”,從觀念、風格到創(chuàng)作方法,影響了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的美國以及整個世界的舞臺設計。
“現(xiàn)實生活的場景就是立體的,只有用立體的、雕塑式的方式來表達,才能接近于現(xiàn)實。”出于這樣的理念,李名覺“以真材實料的木頭與金屬,創(chuàng)造出以雕塑意趣為主的布景”?!兑晾卓颂乩返奈枧_后邊是三塊斷裂破損的墻壁,石頭凸顯出沉重的歷史年代感。布景雖然簡單,但卻彌漫著古希臘悲劇的情調,業(yè)內稱之為“以質感取代氣氛,以形式與空間關系取代顏色與裝飾性”。
李名覺將舞臺理解為一個立體空間,開發(fā)了垂直維度。在此之前,垂直維度在劇場幾乎是被忽視的,李名覺相當于為下一代舞臺設計師創(chuàng)造了一套新的語匯。在哥倫比亞大學戲劇學教授阿諾德·阿倫松(Arnold Aronson)眼中,李名覺“設計了多層次的伸展舞臺,三片懸掛著的具有雕塑趣味和象征意義的景片,匯集前輩風格和他獨創(chuàng)的元素,由此一鳴驚人”。
創(chuàng)新之外,李名覺也注重舞臺設計師對于劇作文本的理解和對現(xiàn)實生活的關切。在《劇場名朝》一書中,李名覺強調,劇場是一個最重要的處理人的“再現(xiàn)”場所。劇場該對現(xiàn)實葆有敏銳度,追求思維的更迭,不該困在自己的世界中。在與林懷民的一次對話中,他自認早年間的作品冷漠?!皫啄旰螅矣凶銐虻恼Z文能力,能更深入了解文本,我的設計才逐漸展現(xiàn)出我對劇作的情感;這時再回顧那些早期的作品,我也承認它們的確很冷漠,我呈現(xiàn)出的是劇本丟給我的某種意象,而非我進入這個劇作情節(jié)可能的情感?!彼钩性O計只有將自身涉入劇情,才能不再處心積慮地想要展現(xiàn)某種樣貌。這樣,設計師才能在舞臺上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讓演員在其間真切地活著。
1969年起,李名覺開始執(zhí)教于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的舞臺設計系,“對我的思維和作品最為重要的影響來自于教學。教學讓我能夠不斷接觸年輕一代的戲劇藝術家,沉浸于他們的想法、他們的懊惱、他們的需求和宏愿中,并希望這種教學體驗,能夠使我避免陷入孤立和重復自己?!?/p>
九年前回家鄉(xiāng)舉辦展覽時,李名覺說:“這是我第三次舉辦作品回顧展(1995年紐約、 1997年臺灣、 2011年上海),在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xiàn),一位上了年紀的歌劇女主角,一次又一次地舉辦告別演唱會?!?/p>
10月23日,這次,他真的告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