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寧
(四川省南充市第十二中學 四川省南充市 637000)
語文教學過程中,總難免不了要對學生進行所學語文知識的檢測,不管是教師組織的語文單元測試,還是有學校組織的半期考試或期末考試,特別是在高三階段,高中的適應模擬測試,還需由市級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進行三到四次的高考規(guī)格化的考試,這樣一方面檢測了高三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更重要的一方面對即將參加高考學生,從心里上、思想上等,進行了訓練,這是各地教育部門都在進行的行之有效的做法。我長期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探索出了高中語文復習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語文是各門課程的基礎,字、詞是組成語文的最基本的單位。在高考的考綱中,也明確規(guī)定了對考生的字、詞、音的考試,如:在四川2010年的語文高考卷中“一、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每對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二、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種是(3分);三、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牵?分)”,等,這些都是考測學生掌握生字、生詞的知識。作為教師在組織學生復習字、詞,要從所學過的課文中,特別注意凡有出現(xiàn)了未學過的生字,要要求學生會讀其音;教會學生復習法,如生字上注上漢語拼音,不要注相同音的漢字,往往會讓學生在字詞的音上發(fā)生錯覺。如:“釀”可注上漢語拼音:“niàng”,如果有同學用“亮”漢字來注該字的讀音,那就錯了;對于生詞的復習,首先要從詞的音、形、義方面,去區(qū)別詞的含義,用詞語,多造幾個句子;其次從詞語的詞性去分辨,多做聯(lián)系,將詞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區(qū)體會,這樣學生才能融會貫通。
在歷年的高考語文卷中,常用這種題來考測學生對名言警句的理解與積累,如:四川2010年的高考語文卷中“13.按要求寫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兩題任選一題)5分 (1)明明如月,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短歌行》) 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 ”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劈波斬浪的氣魄。 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用“ , ”作過渡,由現(xiàn)實進入夢境。(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門五尺之憧, ,影影相昂。(李密的《陳情表》) 蘇軾《赤壁賦》“ , ”,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陸游《書憤》“ , ” 抒發(fā)了歲月蹉跎、壯志未酬的感慨”,這些如果沒有平時的積累,很難再高考場上迎刃而解。
課后練習是編者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通過學習后應該達到的知識水平,用來檢測學生的達標情況,教師在于學生共同學習完新知識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復習課后練習題。比如:學習《花未眠》這篇課文后,“練習”欄目“三、反復閱讀倒數(shù)第三段,根據(jù)文中描述,結合生活體驗,并發(fā)揮想象,用文字或畫筆描繪您心中的日本京都晚霞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本段的用意”,學生重新去分析理解這些,不但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復習了,而且對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體驗的情感與寫作上的特點,進行了溫故。
記憶是語文知識識記的重要手段之一,有些知識先學生要背住,讓后才能理解它,理解后才能運用。編者在語文課本中,要求學生背誦或默寫的課文,往往是很有價值意義的東西,常言道:“背誦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可見,多讀多記,是很有好處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這篇散文,對于學生在散文知識上,是一片好的散文范例,課文后面的“練習”中的“四、背誦課文4至6段”的要求;其次,課文中也有要求背誦的課文,多數(shù)是古、詩文,也有要求默寫古詩文,教師如果指導并要求學生,用默寫的方法去對古詩文加深記憶,一方面可以達到學生很快將所要背的東西在短時間內(nèi)背誦,另一方面,學生對所背誦的東西又加以理解了。反過來,學生通過默寫從文字上對背誦的檢查。因為漢語中同音字很多,有的學生雖然背誦出來了,可是字不知怎么寫,寫上同音別字,就成了別字或錯字。
教師在平時指導學生寫作,是根據(jù)《課程標準》安排,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要求同步的,往往一學期下來,學生的作文本不止一本,可許多學生,寫完一本就高置一邊,甚至有同學寫完,就扔掉了,學生大大忽視了曾今寫過的作文對語文的復習還有作用。教師要指導學生,讓學生充分意識到,作文實際上是自己學習語文課的一種綜合性練習。定期與不定期對自己的作文多看,這樣,一方面重溫了老師對自己作文的修改和批語,也會總結自己平時寫作文時常犯的毛病,進行了一次清理、改進,這些毛病在歷次作文中改進得如何,老師是怎樣修改的?道理何在?到復習階段,自己的寫作水平總會有所提高,當時認為很好的句子、段落,復習時再看可能就覺得不怎么如意,改上幾句,也就是新的提高。作文水平提高了,語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高中語文課復習,從考點角度上小結起來,分為四大部分:基礎知識,包括字音、字形、詞語運用、成語運用、標點符號、病句、文學常識、語句銜接、名言名句;現(xiàn)代文閱讀分析、現(xiàn)代文基礎、文言文閱讀、文言文基礎、詩詞賞析以及仿、續(xù)、擴、縮、寫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