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斌 劉洪亮 張朝乾
【摘 要】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對電網企業(yè)經營與管理產生了很大影響,對電網企業(yè)績效經理人勝任力的準確評價能夠為新環(huán)境下電網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參考。文章根據(jù)“剛柔并濟”思想,以績效管理的具體要求和規(guī)范應用為“剛”,以員工能力提升和內心感知為“柔”,以“楊三角”理論為理論模型,構建了“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評估模型,并以我國北方A省電網公司為例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模型有效可行,能夠精準評估績效經理人履職盡責情況,塑造績效文化,提升績效經理人履職能力和動力,推動電網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有效落地。
【關鍵詞】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剛柔并濟”電網企業(yè)
【中圖分類號】F272.92;F27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688(2020)10-0186-05
0 引言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電網企業(yè)經營發(fā)展方式實現(xiàn)了重大轉變,對提高專業(yè)化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績效管理已成為公司實現(xiàn)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管理機制體制的重要具體行動,更是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能源互聯(lián)網企業(yè)的現(xiàn)實需要??冃Ы浝砣思仁强冃Ч芾砉ぷ鞯呢熑沃黧w,也是下屬各級員工的管理者,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冃Ы浝砣寺穆毜睦砟钆c認知、管理技能與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所在組織的績效管理水平和所屬員工的成長進步。通過提升公司績效經理人的工作動力和履職能力,能夠提升公司總體績效水平,更好地發(fā)揮績效管理在“三項制度”改革中的核心驅動作用,能夠強化激勵考核對“1001工程”等公司重大部署引領導向作用。
目前已有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的相關研究,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模型差異較大、測評維度不統(tǒng)一,缺少通用模型和統(tǒng)一固化測評維度,單位間橫向可比性差;②歷史模型評估維度有局限性,未體現(xiàn)管理團隊的能力,不能完全滿足績效經理人履職要求;③柔性測評維度和剛性結果維度在架構上完全分開,多家單位只進行柔性測評,測評不全面,無法全面展示績效經理人履職能力?;诖?,本文根據(jù)“剛柔并濟”思想,以績效管理的具體要求和規(guī)范應用為“剛”,以員工能力提升和內心感知為“柔”,以“楊三角”理論為理論模型,構建“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評估模型,并進行實證研究,為電網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效參考。
1 “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模型
當代著名華人管理大師楊國安認為,組織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由外向內思考,而且要有與戰(zhàn)略相關的組織能力,進而提出了著名的“楊三角”理論。本文以企業(yè)發(fā)展和員工成長為主線,依據(jù)“楊三角”理論模型,結合績效經理人職責、現(xiàn)狀問題、履職弱勢和績效管理工作成效考核評價標準等,構建“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模型(如圖1所示)。該模型要求績效經理人從目標(愿不愿意)、能力(會不會)和提供支持(允不允許)角度帶領團隊提升組織績效實力,包含戰(zhàn)略管理、自我管理、績效計劃、員工指導、協(xié)調管控、績效評價、績效改進、團隊治理八大核心履職測評體系。
該“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模型具體包含的指標見表1。本文創(chuàng)新設計“剛柔并濟”式指標評估體系,基于績效經理人的職責進行萃取、提煉和歸類,形成二級核心履職維度指標,三級指標采用“柔性指標為主,剛性指標為輔”的方式,兩者相互補充,剛柔相濟,共同支撐二級核心履職維度釋義。該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以下特點:①將柔性測評維度和剛性結果維度科學融合,全面展示了績效經理人的履職能力;②健全評價體系,新增績效經理人團隊管理能力和內驅意識;③降低強項維度履職分值占比,提高弱項維度履職分值占比,合理調整模型維度比重。
該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級指標通過測評開展,各指標實施路徑見表1,采用情景模擬法和行為事件法相結合的模式,描述被測評者的行為表現(xiàn)和大家對被測評人表現(xiàn)出來的才能的認可,將定性評價工作用細化的指標進行量化分析,其結果可以排隊比較;剛性履職結果指標通過指標考核計算結果,輔助支撐柔性測評結果數(shù)據(jù)。同時遵循世界著名公司麥肯錫咨詢的MECE原則,確保指標全面獨立。
二級指標維度為履職分析維度,每個評估內容包括該二級維度下所有三級指標(柔性指標、剛性指標)的累加值。三級指標依據(jù)績效經理人管理需求和問題診斷建議確定分值權重標準,其中剛性履職結果指標采用定基準增扣法制定評分標準,通過指標考核計算結果;柔性履職行為指標采用定檔級評分法制定評分標準,通過測評開展,由測評對象獨立打分,取加權平均分為被測評者的最終成績,分值公式如下:
G被評價者=P上級領導平均×20%+P下級員工平均×60%+P自評×20%
2 實證分析
以我國北方A省電網公司為例,對本文構建的“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模型進行實證研究。測評對象為該省電網公司24家基層單位部門負責人、專業(yè)部室負責人和班組負責人,共計1 219人,覆蓋職能部門業(yè)務20個,實施機構業(yè)務7個,部門正職435人,部門副職298人。調研問卷方面,自評應測人數(shù)1 219人,實測1 219人,參與測評員工7 163人,共回收問卷9 971份,其中有效測評問卷
9 510份,無效測評問卷461份。測評問卷包括自評1 219份、他評8 294份。
2.1 調研問卷有效性檢驗
在對有效調查問卷進行分析前,需要進行信度、效度檢驗。信度檢驗結果見表2,信度系數(shù)值為0.807(>0.8),說明研究數(shù)據(jù)信度質量很好。效度檢驗結果見表3,KMO值為0.812(>0.6),說明數(shù)據(jù)效度很好。所有研究項對應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說明研究項信息可以被有效提取,7個因子的旋轉后累積方差解釋率為95.565%(>50%),說明研究項的信息量可以有效提取出來。綜上所述,分析表明模型的結構效度良好,數(shù)據(jù)有效可用,因此模型指標體系及量表科學、有效、可行。
2.2 整體情況分析
績效經理人履職成效得分劃分為5個星級:五星級95~100(含)分、四星級90~95(含)分、三星級85~90(含)分、二星級80~85(含)分、一星級80(含)分以下。目前,1 219位績效經理人履職成效得分的具體段位分布:五星級為141人,占總人數(shù)的12%;四星級(90~95分)為363人,占總人數(shù)的30%;三星級(85~90分)為371人,占總人數(shù)的30%;二星級(80~85分)為223人,占總人數(shù)的18%,一星級(80分以下)為121人,占總人數(shù)的10%,如圖2所示。
從星級情況上看,該電網公司整體情況得分較好,五星級績效經理人得分差距較?。?41人差距僅4.85分),說明績效經理人履職盡責及其到位,可提升空間已經較小;大多數(shù)績效經理人集中在四星級、三星級,占比約60%,差距不大(734人差距僅9.93分),說明績效經理人只需要在某些剛性或柔性方面再多下功夫,加強團隊治理、績效評價維度核心履職,如提高A級薪金倍比、提升考核一致性等就有可能提升段位;績效經理人二星級人數(shù)不多,223人占比18%,核心履職差異較大,需要根據(jù)其履職弱項開展針對性培訓培養(yǎng);績效經理人一星級得分差距較大(121人差距達19.88分),說明績效經理人需要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履職盡責、搞好部門績效管理。
2.3 “剛”“柔”維度分析
二級維度評價采用“柔性指標為主,剛性指標為輔”的方式,柔性指標基于績效經理人測評,剛性指標作為柔性指標的數(shù)據(jù)支撐,分值占比為3∶1,即柔性75分滿分,剛性25分滿分。在該省電網公司24家基層單位中,15家基層單位采用標準柔性、剛性維度占比分值進行績效經理人評估;2家基層單位新成立,部分剛性指標不具備測算條件,用其他分值替換這部分剛性指標分值;7家單位對測評占比進行了調整,提高柔性維度分值占比,用新增維度替代剛性維度,未更改測評維度分值,不影響單位間橫向對比。
A省電網公司整體柔性維度平均分為67.55分,得分率(柔性平均分/75)為90.07%,剛性維度平均分為20.4分,得分率(剛性平均分/25)為81.62%,柔性維度得分率高于剛性維度得分率,說明A省電網公司績效經理人柔性履職能力優(yōu)于剛性履職結果應用履職能力。14家基層單位柔性維度得分率高于剛性維度得分率,需要績效經理人多召開績效考核結果分析會,加強全員績效剛性結果應用,提高A級員工資倍比、C級員工績效倍比結果應用率、提升考核一致性、加大對績效合約簽訂率、績效考核完成率的考核,嚴格按照制度和要求完成考核及考核兌現(xiàn)。7家基層單位剛性維度得分率高于柔性維度得分率,需要績效經理人提升柔性履職能力,從結果滿意度、績效改進、團隊組織等薄弱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績效經理人評價主體的績效管理核心作用。3家基層單位剛性維度得分率與柔性維度得分率持平,差距小于2%,可根據(jù)各單位對績效經理人履職能力的側重要求,有選擇地提升績效經理人的履職能力。
2.4 八大核心履職結果分析
八大核心履職共有戰(zhàn)略管理、自我管理、績效計劃、員工指導、協(xié)調管控、績效評價、績效改進、團隊治理8個方面。經分析,所有核心履職的整體平均分為8.92,其中戰(zhàn)略管理、自我管理、績效計劃、協(xié)調管控4個方面總體得分高于核心履職的整體平均分,協(xié)調管控平均分值最高,績效評價平均分值最低。八大核心履職得分情況、弱項核心履職分布情況分別如圖3、表4所示。
(1)八大核心履職中戰(zhàn)略管理、自我管理、績效計劃、協(xié)調管控等半數(shù)履職評分高于核心履職整體平均分,員工指導、績效改進、團隊治理、績效評價等半數(shù)履職評分低于核心履職整體平均分。其中,協(xié)調管控(9.52)、績效計劃(9.30)、戰(zhàn)略管理(9.29)的平均分遠高于整體平均分(8.92);自我管理(9.07)略高于整體平均分;員工指導(8.88)、績效改進(8.64)略低于整體平均分;團隊治理(8.41)、績效評價(8.23)的平均分遠低于整體平均分(8.92)。
(2)從整體情況、各單位、各業(yè)務(職能部門業(yè)務、實施機構業(yè)務)、各層級、正副職等角度分析績效經理人的核心履職情況。分析結果表明,績效經理人在戰(zhàn)略管理、自我管理、績效計劃、協(xié)調管控方面履職較好;在員工指導、績效評價、績效改進和團隊治理方面履職較弱,亟需快速提升,應強化弱項履職職責相關培訓,查漏補缺促進全面提升。
2.5 履職結果應用
根據(jù)績效經理人履職評估結果,結合“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勝任力評估模型,從弱項履職提升方面和總體得分結果應用方面提出方向性建議,幫助績效經理人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yǎng),激發(fā)績效經理人的動力,提高績效經理人的工作主動性,為管理者提供選拔、晉升、薪酬、培訓等量化依據(jù),實現(xiàn)理論與應用的創(chuàng)新。
(1)弱項履職提升應用方面,從方法、技巧和培訓角度提出弱項履職“績效評價”“績效改進”和“團隊治理”的改進做法與建議,提升績效經理人的綜合素質。
(2)履職評估結果應用方面,以“調動績效經理人積極性、激發(fā)績效經理人潛能”為出發(fā)點,總結了三大方向18個維度29個末級維度的激勵方式建議,并將激勵方式按可行性程度分為具備落地條件、可討論爭取和研究性應用。履職評估結果應用如圖4所示。
基層單位根據(jù)履職評估結果和自身需求,選擇適合本單位的績效經理人激勵組合方式組合。2家單位將履職評價結果納入績效經理人合約;6家單位將履職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評價;24家單位開展整體測評結果反饋;7家單位對得分較低的績效經理人開展專項談話、一對一診斷輔導;7家單位開展專項培訓和短板培訓;1家單位優(yōu)化年度表彰標準,將履職評估結果應用于評優(yōu)評先;4家單位將履職評估結果應用于年度干部兌現(xiàn);2家單位實現(xiàn)A級績效薪金倍比與績效經理人年度績效獎金掛鉤;24家單位運用多種形式進行績效文化氛圍宣傳和培養(yǎng)。
3 結語
本文融合“剛柔并濟”思想,根據(jù)“楊三角”理論為理論模型,以《績效經理人操作手冊》為基礎,從績效經理人的定義、職責、優(yōu)秀績效經理人的特征等出發(fā),提出了“剛柔并濟”績效經理人評估模型,并以我國北方A省電網公司為例進行了實證研究。在未來研究中,根據(jù)績效經理人測評效果和履職結果應用成效,對績效經理人履職評估考核模型可以進行優(yōu)化完善提升,每年評估工作中70%為固定維度,30%根據(jù)測評結果進行適應性調整,對于績效經理人的優(yōu)勢核心履職在模型中保留,在測評中剔除,使模型理論更加完善,更有利于指導電網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
參 考 文 獻
[1]代鵬,薛風華,徐微微,等.新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yè)增量配電業(yè)務投資策略研究[J].電氣時代,2019(7):84-87.
[2]潘家和.新電改背景下電網企業(yè)的價值鏈再造與管理創(chuàng)新[J].重慶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18,23(6):53-57.
[3]徐玲,涂庭友.電力企業(yè)績效考核改進策略探析[J].中國電力教育,2020(1):46-47.
[4]施雯雯.淺析國有電力企業(yè)績效管理的方法[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22(16):116-117.
[5]黃菡,余明陽,陳建英.家族企業(yè)職業(yè)經理人薪酬對公司績效的影響[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6):64-71,190.
[6]張濤,袁翠娟.上市公司經理人自利動機對經營績效的影響研究[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5,31(5):81-86.
[7]高斌,李郁,張朝乾.國有企業(yè)績效經理人履職成效評估體系研究[J].管理觀察,2017(16):38-40.
[8]胡海梅,蔣才芳.基于勝任力的保險職業(yè)經理人績效評價體系構建[J].商業(yè)經濟,2013(6):67-69.
[9]危文超,李娟.工程項目經理勝任力模型評價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9,17(6):59-62.
[10]陳為公,王會會,閆紅,等.基于向量夾角余弦的建設工程項目經理勝任力評價[J].土木工程與管理學報,2018,35(2):32-38,84.
[11]田超.論“楊三角”理論框架下的組織與創(chuàng)新[J].河北企業(yè),2019(9):35-36.
[12]趙生玉,黃成毅,石曉萌,等.大學生歷史使命感問卷編制及信度效度檢驗[J].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41(12):1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