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琛
(遼源市龍山區(qū)福鎮(zhèn)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遼源 136200)
糖尿病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之一,其特點是胰島功能異常,機體高血糖狀態(tài),可引起循環(huán)代謝障礙,易并發(fā)心血管、腎臟及其它組織系統(tǒng)慢性損害等[1]。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一個類型,也是最常見的類型,患者需要接受飲食運動治療,同時配合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等,部分患者亦可采用手術治療方式。由于本病病程長,需要自我管理,而有大多數(shù)患者缺少科學的認真、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此情況下,社區(qū)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十分突顯[2]。本文即觀察了社區(qū)護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效果,現(xiàn)匯報如下。
共納入2018年3月~2020年1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我中心收治和管理,男91例,女59例,年齡50~73.5歲,按照護理方法的不同,將患者分成觀察組75例、對照組75例,兩組患者的年性別、體重、并發(fā)癥等一般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后,提示無顯著性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①年齡40~45歲。②2型糖尿病患者,且病史≥1年。③排除繼1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嚴重并發(fā)癥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者。④能接受運動療法、飲食療法,以及降糖藥物治療者。⑤簽署知情同意。
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由醫(yī)生制定治療方案,囑患者嚴格執(zhí)行,同時配合護理干預。
在收治期間,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給予患者合理的方案進行治療,同時護士做好用藥護理工作,對患者進行一定的健康教育,注意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及病情變化情況,給予用藥指導,囑患者家屬在患者離院后,繼續(xù)給予家庭支持、情感支持。
在患者出院時,為每一位患者建立一份個人檔案,詳細記載患者的個人史、病史等,并告知患者每個月同一時間,護士會進行電話隨訪或上門隨訪,隨訪時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2.2.1 心理調護
在與患者溝通中,主要是觀察其是否有心理問題或壓力,一般患者多會存在焦慮、急躁、抑郁、悲觀等問題[3],護士應積極對其開導,移情易性,轉移自身的注意力,不要多度的看重自己的病情,要相信醫(yī)生和護士,更要相信自己,通過合理的治療和護理工作是可以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2.2.2 飲食指導
護士首先是詢問患者近期的飲食狀況,是否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飲食,對于其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強調飲食療法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認知程度,避免攝入不合理的飲食。再次是指導其科學的飲食結構和習慣,高脂肪、高糖的食物要少食,適當增加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量[4],蔬菜、粗糧可增加,適當飲水,少食多餐,不暴飲暴食等。
2.2.3 生活指導
主要是指導患者生活習慣要保持良好,保證休息,勞逸結合,不熬夜,不長時間使用視頻終端,忌煙酒,按時用藥等。
2.2.4 運動指導
告知患者每天進行運動,運動方式、運動時間、運動量合理設計,可以有效促進血糖水平的下降。
觀察組護理干預前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分別為(9.02±1.06)mmol/L、(14.19±2.65)mmol/L,對照組分別為(8.97±1.11)mmol/L、(14.38±2.53)mmol/L,兩組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干預后空腹血糖與餐后2小時血糖分別為(6.49±0.28)mmol/L、(8.26±0.61)mmol/L,對照組分別為(7.74±0.35)mmol/L、(10.78±0.59)mmol/L,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針對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的有效下降,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