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廣
(丹東市城市環(huán)境服務中心,遼寧 丹東 118000)
在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系統有機結合的過程中,產生了園林工程。園林工程在綠化環(huán)境方面具有良好的功能,且在各個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可以優(yōu)化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同時還有利于城市整體景觀的提升。修剪植物造型和設計植物造型是園林綠化工程中最基礎的一項工作。在整形修剪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具體特征,遵循植物修剪的相關規(guī)定,不斷改進園林植物的造型技術,才能跟上城市綠化建設的步伐。
在園林植物生長發(fā)育期間,極易受到外部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架空線路、人和車輛等。因此,有必要調整樹木的形狀,并結合園林植物在美化城市中的作用進行操作。通過對園林植物的整形修剪,在自然美的基礎上,通過人工修剪和自然美的結合,創(chuàng)造出更美觀的植物。
在園林景觀中,通過對植物造型的修剪,可以使植物與環(huán)境相協調,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景觀效果。通過對植物造型的修剪,實現了樹冠高度比例的協調統一,從而滿足植物的觀賞需求。
園林植物在不同的生長環(huán)境下,它們的生長情況也會存在很大的差異,通過對樹木造型的修剪,可以增強樹木的強度。在對植物造型修剪的過程中,剪截影響生長部分,保留有利部分,促進局部生長。然而,如果過度修剪,就會抑制植物的整體生長,這就是所謂的“修剪的雙刃劍”。是“促進生長”還是“抑制生長”,跟樹木的種類、修剪的方法、時期、樹齡、芽接狀況等有直接聯系。
在修建植物造型過程中,剪除干枯的枝葉、被病蟲蛀蝕的枝葉和繁茂密集的枝葉,從而為樹冠提供一個優(yōu)良的通風和透光條件。促進植物健康、茁壯生長,減少病蟲的蛀蝕和侵害,呈現出美觀的樹冠,綠化效果大大提升。
顧名思義,疏剪指的是修剪植物生長過于密集繁茂的部分,主要是剪除干枯的枝葉、被病蟲蛀蝕的枝葉和繁茂密集的枝葉。通常,為提高修剪的效率,采用刀切或切枝的方法,對病枝和粗枝可同時采取手鋸措施。
(1)輕短截:只需要將一年生枝條的1/4部分剪除,此種修剪方法主要適用修剪花和果實的粗壯枝條,形成許多中短枝。(2)中短截:切至枝條中間的芽,切后形成許多中長枝,有利于樹木的生長和樹冠擴張。通常在培育主干和大樹枝時運用此種修剪方法。(3)重短截:一年生枝條的3/4被剪去,使原來的枝條芽少,集中輸送營養(yǎng),剪下1~2根粗樹枝。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老樹的再生和弱枝的復壯。(4)極重短截:在枝條基部長出1~2個枯芽,一般只長出2~3個短枝或弱枝,這會降低枝條的位置或減緩樹木的生長潛力。這種方面主要用于園林中的紫薇培養(yǎng)。
縮減在某些方面與短截相似,都是將植物枝條的上部剪除,避免大枝條消耗大量氧氣,在完成修剪工作后,為修剪部位提供更多的能量,促進植物進一步的生長與發(fā)育。上面提到的修剪方法叫做縮減。相反,慢慢修剪樹枝可以讓樹枝長得更好,讓植物看起來更漂亮。綜上所述,縮減和長放應該同步進行,以使景觀植物更加美麗迷人。
在對幼期植物修剪時,以整形為主,適宜輕剪,有利于樹體內有機物質的積累,加快枝芽的分化,形成良好的造型結構;在青壯年階段,主要任務是擴大樹冠,一些樹枝應該被強剪,以促進身體的增長;在修建老年階段的樹木時,以重修為主,主要是為了刺激新枝條的發(fā)芽,恢復其生長潛力,合理利用過度生長的樹枝,實現樹木的更新和復壯。例如:將老梅樹進行復壯、修剪等處理,再次修剪衰老、干癟的老枝,將主側枝上的干枯枝葉、直立枝葉全部剪掉;理論上,消耗大量營養(yǎng)的過度生長的樹枝應該被剪除,但是它們也可以被培育成主要的樹枝。
根據植物生長的自然循環(huán)規(guī)律,修剪期可以選擇植物的休眠期也就是冬季,或在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期進行,即春季和夏季。在采取修剪措施之前,需要做足準備,深入了解該地區(qū)多年來植物生長特征,分析水文氣象如何變化,結合植物的生長特征,觀察氣候的走向,結合土壤質量和土壤條件,綜合考慮,選擇修剪的最佳時間,確定修剪的頻率。根據經驗,修剪工作的時間段一般選擇在土壤中的冰凍樹木休眠期至明年春天。在這個時間段進行修剪工作,不僅不會打破植物原有的生長平衡,還可以完成樹木的修復,是兼顧植物健康和美觀的最佳選擇。
園林植物的修剪技術水平十分重要,它將直接影響著園林植物的生長情況,同時也決定了實際的美學效果。因此,必須結合不同植物的具體生長特點,采取科學的修剪手段,從整體上加強對園林的管理,加大對造型植物的科學養(yǎng)護力度,從而最大限度的將植物實際效果發(fā)揮出來,呈現巨大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