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遼寧·劉凱
前些時候,張大姐不知什么緣故突然患上了“攀比癥”,不論何時何地,總喜歡自覺不自覺地向別人炫耀:家里買了新樓,孫子考試得了第一名,老伴寫的字在小區(qū)書法大賽中獲了獎……張大姐性格好強、率真,我們都了解,所以對她的種種炫耀能容忍,只不過當她發(fā)現(xiàn)別人的房子比她大,孩子比她的優(yōu)秀,書法比她的老伴寫的好時,她便開始心情郁悶,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亂給家人發(fā)脾氣,弄得家無寧日。
我們的姐妹群里有一個在心理科工作的陳醫(yī)生,她斷定張大姐患的是“攀比癥”,屬于一種典型的女性“孔雀心理”。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老年女性一旦在待人接物時形成了“孔雀心理”,就很容易陷入無休止的攀比狀態(tài),處處爭強好勝,時時惦著出人頭地,生怕自己某些方面落在別人后面不如人。時間長了,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影響身心健康,給自己帶來各種疾患。
當張大姐又一次在微信群里刷屏,炫耀老伴寫的字時,陳醫(yī)師私信給張大姐,開出了五則驗方,希望能治好張大姐的這種“孔雀心理”。
少欲樂自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沒有誰能夠一生都事事如意一帆風順,所謂“萬事如意”,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祝福罷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失敗,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能夠做到知足常樂,就會少給自己添麻煩和煩惱。古語說得好:人生一世屈指算,能活三萬六千天;家有房屋千萬座,睡覺只需三尺寬。細細思量,確有道理。
以草根自視??鞓返睦碛捎星f種,不快樂的理由卻只有那么幾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對自己期望值過高。生活中,總有人認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把自己的奮斗目標定得很高,抱定鴻鵠之志。而事實上,有很多奮斗目標和遠大理想是脫離個人實際能力的,這就時時刻刻給人帶來煩惱。其實,在生活中抱定凡人心態(tài),給自己一個能夠?qū)崿F(xiàn)的奮斗目標,或把理想定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這樣,就會從一點點成績中看到希望,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時間一長,快樂心情自然形成了。
秉行和為貴。很多人在生活、工作中,自覺不自覺喜歡把別人當成對手,使自己時時處于競爭的緊張狀態(tài)。其實,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對手,更沒必要時時刻刻把別人放在心上。為人處世應該有平和心態(tài),提倡“和為貴”。沒必要拿自己去套別人的生活模式和人生軌跡。保持個人的獨立性、完整性,是快樂人生的基礎。
要寬懷待人。喜歡攀比的人在自己一個人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往往會把期望寄托在周圍最親密的人身上,有的妻望夫貴,有的望子成龍。這種期望勢必給對方也帶來壓力,一旦期望沒有實現(xiàn),矛盾就會爆發(fā)。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對待身邊的親人,尤其是晚輩,應該學會寬容,任其發(fā)揮長處,少加干預和指責。
以長比其短。如果一時削除不了心中的攀比情緒,那么短期內(nèi)可以施行“以長比短法”,即拿自己的長處、優(yōu)勢同別人的短板比較,從而增加自信心,獲得心理上的安慰。俗話說:蘋果沒有辣椒辣,辣椒沒有蘋果甜。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自會贏得心理上的平衡。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淡化攀比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