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龍港實驗中學,浙江 溫州 325802)
一堂課中,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課件的演示上,文本研讀淡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生自主學習活動沖淡了,學生的思維、情感活動被壓抑了,師生、生生對話消退了,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削弱了。因此課上過多地使用“道具”,給人以“做戲”的感覺,有一節(jié)公開課,有個女學生鼻子流血了,上課的老師也沒有發(fā)現(xiàn),倒是下面聽課的本校的老師發(fā)現(xiàn)了,跑上去幫她止血,但是那個上課教師沒有好好地關心她一下,問一下女學生要不要先去醫(yī)療室看看,或者休息一會兒,可能平時那位參賽教師課堂駕馭能力不是很強,可能她怕影響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事實正好相反,如果因為關心學生導致課堂暫時停頓,影響教學任務完成的課,評委是不會因此而指責、為難參賽選手的,更應該表揚、推崇其行為。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目的是幫助學生樹立主體意識,進行個性化的獨立思考和學習探究,并能形成個性化的理解和結(jié)論。獨自解決不了的問題才有必要提交小組討論,并在師生、生生的互動中解決問題。
在很多老師的觀念中,老師將學生進分組討論,很多的優(yōu)質(zhì)課評比也是采用這種形式,只有分組討論才能體現(xiàn)新課改的理念,用得非常不適宜,就此可見,過多的分組討論已經(jīng)成為新課程教學的“流弊”。如:《遼闊的疆域》教師在中國的海陸位置和領土的四個端點時兩次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沒有實際意義。使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在《專制帝國》中要求學生合作探究清朝設立軍機處的目的和作用,學生自然無從著手,最后只好有老師講解。反應了小組合作的低效,缺乏合作的基礎。
滿堂問成為新課程課堂中的普遍現(xiàn)象,老師以為問的多體現(xiàn)出新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課堂上被過多的問題搞得“迷迷糊糊”、上個問題還沒有結(jié)果下個問題接踵而來。所以適度在課堂上發(fā)問,同時還要分清主次與重點。
下面是《城市的發(fā)現(xiàn)》課堂實錄:
師問: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是什么?
生:文字。
師:同學們說得好不好?
生齊答:好!
師:四大文明古國是指什么?
生齊答: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倫
師:堡壘是用什么筑成的?
生:石頭。
師:石頭哪里來?
師自答:印度石頭等缺乏,需要與外地交換。
師:印度城市多不多?摩亨佐達羅大不大?
是用什么筑成的?山丘周邊是什么?
生答:多、大;石頭;堡壘、城墻
師自述:統(tǒng)治者都到這里來洗澡,還有巨大的谷倉,用來貯藏糧食。
師:居民區(qū)的街道有多少寬?街道直不直?
生齊答:寬、直。
師:非常富有的人房屋用什么砌成,富人住的房子多不多?
生答,師歸納。
師:勞動者、奴隸他們有沒有居住的房子?
生齊答:有。
師歸納:人們把那里叫做哈拉帕文化。
單一的教學方式雖然有問答,但是教學設計不合理,無法激發(fā)散發(fā)學生思維,隨意的發(fā)問,讓學生機械的選擇回答“對不對”“是不是”“有沒有”。重點不突出,難點學不會??傇谝恍┡灾δ┕?jié)的知識上消耗大量的精力與時間,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怎樣激發(fā)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讓思維多元化,需要賞識教育來保護學生的積極性。然而很多教師隨意的濫用賞識教育,當賞識詞語過多的時候,很容易誤導學生,使學生難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難以發(fā)現(xiàn)自己思路和方法存在的誤區(qū)。讓學生心態(tài)自滿驕傲影響學生正常的邏輯思維能力。
新課改提倡的是教師遵循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根據(jù)自身的特點、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課程的價值,科學地設計課程目標,藝術(shù)地準備教學預案。而一部分教師的教學并非如此,上課不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完全依據(jù)自己準備好的預案進行教學,對學生提出的真實的、有價值的問題置之不理,或胡亂敷衍一番,對學生的個人見解和有創(chuàng)意的認識隨意否定,使學生完全按照自己設計好的思路走,不能有任何逾越。有些公開課,教師還要讓學生反復地預演,甚至“臺詞”都讓學生按教師提供的內(nèi)容記熟。這樣,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沒有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不復存在,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的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動態(tài)過程消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多樣性和獨特性難以再現(xiàn),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思維無法“閃現(xiàn)”,學生只有機械地被老師牽著鼻子走。
如《角色與選擇》教師設計了人生AB 劇的形式開展教學。要求學生做出選擇。
[展示]某天,重慶市天星橋酒店,新來的服務員小張在收拾3 樓13 號包廂時,發(fā)現(xiàn)了一只客人遺失的手機,
小張該如何處置這只手機呢?
A、占為己有 B、歸還失主
[學生]全班學生都選擇了B(因為與老師的原來的設想不一致,結(jié)果老師出現(xiàn)了下面的追問)
[教師]老師在其他班都有選A 的,你們班怎么沒有呢?再考慮一下?
教師不僅沒對學生的正確選擇給與表揚,反而給與誤導。主要原因就是教師死守教案,忽視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所有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并制約著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