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縣長石中學,貴州 大方 551618)
我們需要遵循一條很重要的原則是“多看、多問、多學”,所以這些都得建立在有小組可以學習的情況下,畢竟當局者迷,很多時候自己無法看出自己的弱點在哪里,而小組學習可以充分探究自己的優(yōu)缺點,解決疑難。這種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可以讓學生全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讓團隊擁有凝聚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促進學生無論是在學識還是社交方面都有這跨越性的進步。而初中語文難度較大,很多生澀疑難的問題必須得讓學生去合作解決,這種小組學習的方式也會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目前課堂教學當中,雖然已經開始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如果不能良好的解決這些問題,那么合作教學也就如同虛設,也不能帶來良好的效果。
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包含:第一,教師自我態(tài)度,教師始終沿用以前的教學方法,不認同、不接受新型的教學方法;第二,學生態(tài)度,學生不能再合作學習當中積極參與,而是一味依靠小組其他人的成果,無法良好的發(fā)揮出自身的探究能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這就造成整個小組的探究成果效果不佳,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
既然我們提到了分組學習,那么對于每組的成員肯定要進行理性分配,很多老師就是圖方便,隨機分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一組成員成績都不好,那么他們便會一起玩,那么分組學習也背離了我們成立的初衷,會讓那些貪玩的學生還有了組織,這是不利于學習的。而且有的老師采取就近原則,前后分組,這種方法也不可取,我們分組并不一定是選擇熟悉的同學,而是注重互補性,可以從其他同學那里學到東西。所以首先針對學生的性格以及個人特長等,選用互補式學習。比如有的學生在寫作方面很弱,那么可以分配文筆較好的同學跟著一起,互相提升。那么有的學生很擅長白話文,有的學生擅長文言文,那么我們就把各個部分的集中到一起,然后讓一組的成員進行互補,最終讓組內成員成績穩(wěn)步提升。我對于成員的數(shù)量也要合理把控,精準搭配,不能產生太大的差異,要讓每個學生可以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對于學生能夠產生熱情。讓學生們抱團取暖,互相配合。而且每個小組的成立也要建立相對應的機制,讓學生們嚴格遵守規(guī)定,不能任意妄為,而且在進行分組學習后,最后的評價依據(jù)小組整體成員的水平進行綜合評估,這樣的分組方式會讓團隊成員之間精誠團結,擰成一股繩,因為只有整體的提升才會帶來高分,個人的發(fā)展不能讓整個小組變得優(yōu)秀,這時候大家會注重整體的提升,而最終學習的效果也遠比一個人學要精準高效得多。
為了良好的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師要主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真正培養(yǎng)出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在提出一個問題之后,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只有經過思考后才能獲得最好的反饋。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好正確的思考方法,啟發(fā)學生有效思考策略,才能夠更好的設計合作問題,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小組成員通過自行組隊,在語文課堂上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首先,學生可以自主完成成員的匹配,相互之間更加熟悉性格特點和愛好,在文體選材上也比較一致。自主組織的成員彼此之間思想較為一致,相互之間更容易產生好感,對問題相互取長補短,進行探討和分析。成員之間也可以消除彼此思想的弊端,使自身更容易融入集體,加深集體的概念。其次不同能力的人共同組隊,自由組合的同時,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也在進行,各組之間以一種競爭的方式互相成長。最后不同能力的成員進行組隊時可以進行能力互補,彼此之間討論問題更有層次性,小組之間競爭的過程也更加公平。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和愛好方向,幫助學生克服問題。在組隊過程中,教師需及時調整隊伍,以便各組之間都有較高的競爭力,學生也可以通過合作學習獲得自信心,提升個人語文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避免出現(xiàn)學生由于討論過于激烈而失控的情況,教師需進行一定程度的干預,在小組討論過于激烈時,以評判的角色參與其中,對其思想進行糾正,成為思想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以監(jiān)督的身份觀察小組之間的討論狀況,從而做出合理的組織和管理。教師要做好組織和輔導的工作。在教學過程中,雖然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完成目標,但教師也需對其有一定的考核約束,避免討論結果與目標相背離。教師還要為全體學生設定統(tǒng)一的目標,這個目標需要小組之間相輔相成才能完成。小組內的成員要相互合作,在分工明確的同時,適當找尋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獲取幫助。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也應在任務完成后主動幫助比較落后的同學,避免其失去學習的動力和信心。為了確保小組成員充分發(fā)揮個人實力,在討論時教師要盡可能收集成員的意見,進行問題設定時,也要考慮全體成員回答問題的能力。語文的學習過程在于記憶和背誦,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的訓練方式,使學生學習語文更有動力。學生在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還會進一步對所要達成的目標進行分析和考慮,加強對問題的探究能力,綜合素質也會全面得到鍛煉。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許只是教師在不經意間說出的鼓勵或者表揚,都可能會給予學生很大的學習動力,并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得學生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之中,使得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得以有效開展,因此,在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積極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對每一位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觀察,從而給出科學、合理、積極的評價,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要改變教學模式,優(yōu)化合作學習模式,開展多種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教師更好的為學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