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翠榕
(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東風小學,福建 三明 365400)
由于古典詩詞本就具有抽象性和難理解性,再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開展課堂教學的話,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如何切實提高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課堂的活躍度和效率?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認識到學生興趣對于學生古詩詞學習的重要性,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活躍課堂氛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古詩詞理解能力。
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教師往往將側(cè)重點放在如何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上,使得教學內(nèi)容停留于表層,一味要求學生背誦古詩詞,嚴重忽略了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學古詩詞的含義。在這種教學形勢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根本無法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含義,致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無法投入到古典詩詞的學習中。而在低年級的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強調(diào)背誦和生僻字教學,忽略詩詞本身的意境教學,學生雖然認識了生僻字,但是對于古詩詞的理解仍是懵懵懂懂。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智力發(fā)展的時期,而這也正是學生記憶力最為旺盛的時候。在小學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強調(diào)古詩詞的朗讀和背誦,與此同時,教師應該要求學在古典詩詞的朗誦中投入自己的感情,在此過程中慢慢琢磨和領悟作者的寫作心態(tài),加深對古典詩詞的理解,真正意義上認識和了解古典詩詞文化。此外,教師還必須注重學生古典詩詞的積累。不得不說的是,背誦是積累古典詩詞最為直接且重要的一種方法。在朗誦中欣賞,在背誦中理解,以上兩者都能夠加深學生對于古典詩詞的認識和認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典詩詞多以七言絕句、五言絕句的形式呈現(xiàn),而其中的頭聯(lián)、頸聯(lián)以及尾聯(lián)要怎么讀?這就必須要語文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師在課堂上的示范朗讀,對于學生理解古典詩詞有著積極作用,而詩詞教學最為基礎的部分就是朗誦。不難發(fā)現(xiàn),古典詩詞大多押韻,具有韻律性,容易上口,多次誦讀有助于背誦。
古典詩詞最妙的地方就在于,它用最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作者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所看所想所感,能夠再次營造出當時氛圍,讓讀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小學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古詩詞意境重現(xiàn)的重要性。重建古詩詞所表達的意境,有助于學生對于古詩詞的認知和理解。此外,教師可以適當開展角色扮演活動,以起到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和學習興趣的作用。
在葉紹翁《游園不值》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清楚這篇古詩詞所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作者并沒有直接描寫,而是從側(cè)面描述春天景色。其中的“小扣柴扉久不開”,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為什么敲不開門呢?詩人敲不開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學生便在教師的引導中開始思考和尋找答案,是主人外出了呢?還是沒有聽到敲門聲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而“一枝紅杏出墻來”這一句,則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就只有一支紅杏出墻?院子里還會有怎樣的景色呢?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想象,逐一想象院子里可能出現(xiàn)的景色:綠油油的蔬菜、已經(jīng)開花的果樹、一群“辛勤勞動”的小蜜蜂和五彩斑斕的蝴蝶等等。以“一枝紅杏出墻來”展開思考和想象,從點到面,從一支紅杏想到了滿院子的春色。在此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還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不斷交流和探討的過程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為學生寫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古典詩詞大多源于作者的真實生活,最能夠體現(xiàn)出當時作者的真實情感。為此,在小學語文古典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古典詩詞與生活進行有機聯(lián)系和結(jié)合,以便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古詩詞學習的實用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舉個例子,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的教學過程中,首先要知道,這篇古詩詞所描寫的是詩人回故鄉(xiāng)的情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生活來理解詩句的寫作意境?!吧傩‰x家老大回”中的少小是什么?誰又是那個老大?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可以理解這句古詩,指的是兒童的時候離開家鄉(xiāng),長大了便回來了。那為什么又回來了呢?什么原因使得作者少小離家的?回來看到了什么?當年的形象是怎樣的?現(xiàn)在又是怎樣的呢?村里的人都是怎么和作者打招呼?說明了什么?鄉(xiāng)音和鬢毛都表達了什么?以此引導學生對自身生活經(jīng)歷進行回顧。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重拾自身生活精彩瞬間,以更好地理解古詩詞內(nèi)容。小學階段是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求學時期,而通過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能夠起到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特別是古詩詞的教學,教師要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提高古詩詞的學習熱情,使得學生語文成績能夠得以提升。
教學環(huán)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狀態(tài)和成績,而古詩詞由于具有時間性,經(jīng)常讓學生有年代感,無法融入其中,以此并不愿意投入太多的精力在古詩詞的學習上,更有甚至逃避古詩詞的學習。為此,教師要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展開想象,使得學生能夠切實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就拿《詠柳》一文的教學來說,教師在此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垂柳。當然,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眼前有千萬的碧綠的垂柳,它們纖細且長,在春風的吹動下,緩緩飄動。如此,學生通過自身想象,猶如身臨其境,就能夠感受到古詩詞的美好畫面。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古典詩詞的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體會到古詩詞的美妙之處,從而達到提高古典詩詞教學課堂的質(zhì)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