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云
(從化區(qū)鰲頭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廣東 廣州 510900)
有人說,教育是園丁的事業(yè)。是的,教育是耕耘、播種、養(yǎng)護、收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和我所教的孩子們在學校這個美麗的大家庭里,共同體驗著教育生活的多姿多彩,收獲著教育過程中的感動、快樂與幸福!我們潛心育人的過程,也是我們靜待花開的過程。如辛勤的園丁,用愛的雨露澆灌一地的青翠。如何讓這些“花朵”開得絢麗多彩呢?我認為應從下面四方面做好:
常聽到有人說“班主任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是的,當班主任工作繁瑣,要當“警察、保姆、清潔工、教練、保育員等”,千頭萬緒的工作壓得班主任苦不堪言,但是我們不能把這些不滿情緒帶給學生,因為只有一個快樂的班主任才會教育出一群充滿陽光的孩子。我們要學會用微笑去迎接孩子,用愛心去打動孩子,做一名幸??鞓返陌嘀魅?。
有一天下午,我滿懷熱情地去上課,剛走到教室門前,發(fā)現地下有兩張紙片,課桌擺得歪歪扭扭的,頓時,我怒火中燒,想批評昨天值日的同學,剛要大發(fā)雷霆。轉眼一想要用自己的愛心打動他們,于是,我笑著說:“今天該老師值日了嗎”?于是,我彎下腰去撿紙片,然后把第一排的課桌擺整齊。看到我這個舉動,學生把抱怨的目光集中到值日生身上,此后的時間,學生們值日工作都做得非常好,每到教室巡視,學生都會低頭看周圍有沒有紙屑并主動撿起,班里非常干凈整潔。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你微笑著對待學生,學生也會微笑著對你,你從中收獲了世界上最純潔、最真摯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藝術的基礎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弊鳛橐幻嘀魅?,必須做一個真正的傾聽者,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傾聽花開的聲音,感受學生豐富的精神世界。
記得在一節(jié)語文課上,我與孩子們一起學習習作——《我想對你說》。我讓孩子們利用十分鐘在四人小組里互相交流,然后每組派一名代表在班上匯報。只見女班長把小手舉起后又輕輕地放下,她的舉動使我覺得很奇怪,因為她做事從來不會這樣猶猶豫豫的。我把目光投向了她,并示意讓她來匯報。剛開始講得娓娓動聽,過了一會便哇哇大哭起來,經了解,原來她一出生就在外婆家長大,直到讀三年級時才接回家住。她覺得媽媽把所有的家務都交給她來做,玩具卻沒有她的那一份,頓時心中的委屈不言而喻了,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竟然有著這么豐富的內心世界。我緩了緩自己的情緒,輕輕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說:“孩子,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全世界的母親多么的相像!他們的心始終一樣。弟弟妹妹比你小,你在家務上多做一點是正常的,至于說到玩具,爸爸媽媽因為家庭原因不能給每個孩子買玩具,我們可以一起玩,從中享受家庭的快樂。”話音剛落,班長有點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說:“老師,我錯怪媽媽了,以后我會聽從媽媽的教導,做一個好孩子?!?/p>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傾聽,不僅要做一個忠實的聽眾,更要做一個仁者,擁有寬廣的胸襟,撒播愛的種子;做一個詩人,傾聽花開的聲音,走進學生的心田;做一個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將學生引向真、善、美。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學生之間的品行也各有差異。作為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用“美”的目光去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教育。今年我擔任六年級班主任,由于是重新分班,學生的行為習慣存在很大的差別,我把學生名單掃視了一回,感覺還不錯。一個星期過去了,我發(fā)現一個叫小成的男孩總不交作業(yè),上課也不愛說話,下課后總是一個人坐在教室里。作為班主任的我忽然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要領著孩子們成長,但是我該從哪里入手呢?有一天下課后,我悄悄走到小成面前,說:“小成,我發(fā)現你上課紀律很好,同學也一致認為你當我們班的紀律委員最適合了,你愿意嗎?”沒想到一直不愛說話的小成用將信將疑的眼神望了全班同學一下,然后吞吞吐吐地說:“我能行嗎?”我微笑著說:“你一定能行,我們都支持你!”頓時全班想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小成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說:“我試試吧!”一個星期過去了,作業(yè)登記本上再也沒有他欠交作業(yè)的名字了,成績明顯進步了,他還大膽管理班級。在他的帶領下,我們班的早讀和午讀紀律非常好,受到年級老師的一致好評。
成功的教育,取決于多項因素。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質量。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深深體會到:與學生進行心靈溝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班級活動中,我們常習慣性地使用溝通的“殺手锏”——命令、訓斥、責罵等語言,這樣往往導致學生的反抗,他們表面變得順從。但這樣的溝通后果違背了我們教育本身的初衷。要想與學生很好的溝通,教師必須要有意識地改變與孩子溝通的方式與方法,我嘗試了“每周一字,奇妙引導”的方法,這一字是根據每周班上出現的問題而定。如期末考快到了,學生還是處于散漫的狀態(tài),我在黑板左上角寫了一個大大的“備”字,旁邊用稍微小的字寫上老師的寄語“時間稍縱即逝,轉眼又到期末,當考試來臨,我們又該做哪些準備呢?聰明的你一定能做到——班主任:曾老師”。雖然是簡單的話語,但卻深深地印在孩子們的腦海里,成了他們前進的動力,還有什么理由不準備的嗎?這樣,班主任通過搭起這座感情的“橋梁”,會感到彼此心的碰撞與共鳴,學生會如沐春光,以更加高漲的精力投入到下一步的“表現”中,師生間產生“零距離”的發(fā)展,這樣的教育就水到渠成了。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作為一名班主任,要學會微笑,讓學生愉快地接受教師所要表達的東西;學會傾聽,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學會發(fā)現,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以點帶面;學會溝通,師生間產生“零距離的發(fā)展”。班主任工作是漫長而艱辛的,我走過二十一年的教學歷程,深深地體味到其中的甘甜與快樂,我覺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要想作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首先要作一個充滿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用自己健全的獨特的人格魅力來影響和教育我們的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