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達
(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思源實驗學校,江西 贛州 341000)
抓好小學階段的體育教育,打好學生體育基礎,是整個學校體育教育中最為關鍵的部分。少年兒童的特點是易興奮,自控能力差,自覺性差和沒有耐性等;受到外界條件的小小干擾,都會分散注意力,而且對于一些重復過的或單調的練習極易產(chǎn)生厭倦感。因此,加強小學體育課堂游戲化教學十分必要。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盡量避免給學生心理上帶來壓力,以至抑制其個性的發(fā)展,應多開展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充分調動積極性,使其主動參與,自主練習,讓課堂變成樂園,讓的僵硬的說教變成活潑的游戲,在達成教學目標的同時讓學生的心理得以滿足,寓學于樂,寓教于樂。
要把游戲化教學貫穿到課堂中,達成其目的,體育教師必須充分理解游戲的特點。體育游戲是在結合人體基本運動能力和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形成各種身體動作,再將其動作組合成運動的模式,并按教材的要求,創(chuàng)設情景和定出規(guī)則編成一種體育活動。同時它也是一種在有組織的情況下讓學生充分發(fā)揮的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的活動。
一般的體育游戲都帶有競爭性,在游戲活動中讓學生去進行競爭活動,能有效促進神經(jīng)中樞的興奮過程,大大地提升了練習的效果。同時也不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感,提供參與度。體育游戲極易開展,它不受選材、場地及器材等限制,只要我們的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游戲進行合理調整,就能隨時隨地靈活的開展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無論在課堂的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及結束部分都可以作為教學的手段,圍繞著教學目標貫穿始終。它作用于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活躍練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心理學提到,不同的情緒會有不同的學習效果。對體育教學活動也同樣如此,當學生對某個練習的游戲感興趣時,其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度就會迅速提高,運動狀態(tài)處于較高水平,注意力高度集中,行為活躍,因此,在活動中對技術動作的掌握較為容易。
當游戲合理地創(chuàng)設了情景加以了規(guī)則,內(nèi)容就會變得豐富多彩,更具形象性,更具思考性,惹學生喜愛。不但能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去認識和了解周圍的世界,同時還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道德習慣。由此可見,體育游戲在我們體育教學中作用之大。
1.在自然情景下設計自主游戲。自然情景安排一些學生日常最為喜愛的游戲,讓其隨心選擇,自由組隊,自主練習,人人參與。如:丟沙包、踢毽子、老鷹捉小雞等等。這些游戲都是以實踐為主,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探索其技巧與奧妙,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積極地促進作用。
2.把技能教學改為游戲活動。教學中將一些技能類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情景游戲形式包裝起來,不但可加深動作的形象,更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如在“前滾翻”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學進行“我是一只小刺猬”的游戲練習,加深對團身動作的理解;如隊列練習中的隊形散開與集合可以改裝為“金箍棒變大變小”游戲等。這樣就會讓枯燥的說教變?yōu)橛腥さ挠螒蚧顒?,讓教學的內(nèi)容變得更為直觀,提高教學的效率。
3.如何創(chuàng)編體育游戲。①在熟悉的游戲中加以創(chuàng)新。如在貼膏藥這一傳統(tǒng)的游戲中,可以把貼的方式改變,被追者先躲到兩個同學之間為之安全,然后選擇拍前或后的同學肩膀,拍誰誰就成為被追者。②將兩種或多種的器械及動作科學合理的組合成為新的游戲。如把前滾翻和跳繩接力結合,讓學生分組比賽,首先完成前滾翻,然后快速跑到指定地點完成規(guī)定的跳繩次數(shù),最先完成的組為勝利者。③利用當下流行的網(wǎng)絡游戲為體育游戲的背景,將電子游戲的故事情景融入體育游戲中,設計出時尚新穎的體育游戲。例如,障礙跑游戲,可以通過電子游戲“天天酷跑”的故事情節(jié)創(chuàng)設情景,并按照電子游戲中的一定規(guī)則,讓學生體驗電子游戲的戶外化。創(chuàng)編更多的體育游戲,豐富體育課堂內(nèi)容,讓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越來越濃,養(yǎng)成長期鍛煉的好習慣。
1.游戲和教學的相互結合應用。游戲與教材內(nèi)容要圍繞同一個教學目標相互結合起來。首先游戲在教學中起先導作用。通過游戲讓學生獲取接下來的教材內(nèi)容信息,再引導學生根據(jù)獲取的信息加以思考與實踐,從而總結出動作的要領。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前先做“我是一小青蛙”的游戲;學燕式平衡前時先作“燕子飛翔”的游戲等。其次游戲在教學中起后繼作用。學生通過學習獲取了新的技術、技能后,可合理安排相關的多種游戲讓其去實踐去應用,充分的拓展,學以致用。如:把“青蛙抓害蟲”的游戲安排在立定跳遠教學后;把“丟沙包”游戲安排在投擲教學后等。
2.教學向游戲的轉化。指的是在圍繞統(tǒng)一個教學目標下把說教模式轉變成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模式,這一關鍵取決于游戲的應用,通過游戲的趣味性,把學習的壓力變?yōu)閷W習的興趣,把學生被動去學變成學生渴望去學,從而讓學生在歡樂的活動中去探索去領悟。如:在教學中多引用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故事情節(jié),并結合兒歌、童謠,配上音樂,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活潑的情境,同時,還要給游戲起一個的形象、趣味的名稱。如:在障礙跑教學中創(chuàng)設“森林探險”的情境游戲;在連續(xù)雙腳跳教學中創(chuàng)設“青蛙抓害蟲”的情境游戲等。
綜合上述,游戲化教學在小學體育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新課改的要求下,作為我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在游戲化教學中不斷地探索與創(chuàng)新,以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