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久艷
(巫山縣巫峽幼兒園,重慶 404700)
在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中,幼兒教師應該將教學的內容用形象化的方式展示給幼兒,讓幼兒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的教學中,更好的投入到游戲中,讓幼兒得到更好的學習感受。幼兒教師想要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就應該對幼兒的心理有明確的了解,并結合幼兒的需要為幼兒設計游戲活動,在游戲中實現對幼兒的教學,讓幼兒能夠在充滿興趣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到游戲中。幼兒教師想要讓設計的游戲能夠滿足幼兒的需要,教師就應該依靠自己對幼兒心理的掌握能力,以及對幼兒成長需要的分析,并結合幼兒的特點,對幼兒實施教學。
課程游戲化在幼兒園的教學中主要有課堂以及課外兩種體現形式,但是幼兒教師如果想要將課程游戲化的科學有效性應用現階段的教學資源充分展現出來,首先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要達到相應的標準,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能夠得到豐富的課程游戲教學,才能提升幼兒教師的教學效果。
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的教學內容,幼兒教師想要保證游戲教學的完整性,想要高質量的實現游戲教學,教師就應該學會自主對教學進行創(chuàng)建和豐富,這樣才能保證游戲課程的質量,教師可以應用幼兒園中現有的設備以及材料實施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建與創(chuàng)新,將課程游戲化的價值發(fā)揮出來,也能夠讓幼兒得到更好的教學。
課程游戲化在教學時,教師應該避免幼兒過于沉浸游戲現象的發(fā)生,應該對幼兒做好引導教學,這樣才能保證對幼兒教學的效果。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做到自由轉換游戲與教學,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體現教學的價值。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保證控制好課堂教學,將課程游戲化的作用體現出來,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
課程游戲化是將游戲作為對幼兒實施教學的載體,這也是讓幼兒教育向著科學化方向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同時這也是對教師專業(yè)能力進行檢驗的方式。在課程游戲化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遵循以幼兒為本的教學原則,并嘗試將教學的內容結合游戲的心理以及成長特點轉化成游戲,讓幼兒能夠有充足的空間思考以及發(fā)揮自己的思維能力,讓幼兒主動參與到游戲探究中,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教師在給幼兒設計游戲時,應該確保游戲的科學性,還應該保證游戲與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lián)性,要讓幼兒能夠在游戲中學會知識。例如,教師可以讓幼兒對植物進行觀察,可以讓幼兒利用區(qū)域材料進行實踐,提升幼兒的動手能力以及觀察力。教師在給幼兒設計游戲課程時,還應該保證課程的全面性,這樣幼兒才能在游戲中得到發(fā)展。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教學內容之間的銜接性教學,讓幼兒在多種游戲中都能得到相同的學習內容。例如,教師在教學中,給游戲中的一個形象創(chuàng)建了反面角色,那就應該保持這個狀態(tài),這樣才能讓幼兒有正確的認知,才能不會讓幼兒發(fā)生歧義。這樣的教學才能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教師才能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才能做到專業(yè)成長。
在以往幼兒教師的教學中,可能會將教學的內容很枯燥的講解給幼兒,但是利用課程游戲化教學,就可以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改革,利用有趣的游戲對幼兒教學,教師也可以參與到游戲中,教師就像幼兒的小伙伴一樣和幼兒玩耍,而不是只是在一旁引導幼兒游戲,這樣的教學方式幼兒會更喜歡,教師在教學相應的內容時效果會更好。例如,教師在“老鷹抓小雞”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參與到游戲中,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首先說:“雞媽媽”實在是太偉大了,保護了這么多小雞,就像我們的媽媽永遠會保護我們一樣。這時幼兒就會受到教師的引導,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這時教師的教學效果也會更好。而且利用課程游戲化的方式教學,幼兒也會更容易接受教師的教學,教師也能夠直接將學生由游戲中帶入到學習內容中。例如,教師在教幼兒洗手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玩一下手指游戲,讓幼兒沉浸在游戲中,之后教師引入洗手的內容時幼兒也會更容易接受。利用課程游戲化教學,幼兒可以在游戲中獲得知識,還能在愉快的氛圍中成長,同時還能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課程游戲化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是一種師生互動的教學,同時教師想要應用好這種教學方式,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教師應該了解幼兒的心理、了解幼兒的成長需要、有效地進行教學的創(chuàng)新、還要能夠對教學資源整合并且能夠靈活的引導幼兒參與游戲,靈活轉換游戲和教學,所以在課程游戲化教學中教師也能夠得到專業(yè)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