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雅琪
(江西省撫州市東鄉(xiāng)區(qū)虎圩小學,江西 撫州 331800)
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同時,具備較強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并形成良好學習習慣,以保證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理想的學習成績。教師應對課堂提問進行優(yōu)化,進而對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加以培養(yǎng)。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手段進行選擇,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fā),并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和學生能力的同步發(fā)展。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優(yōu)化策略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教師 發(fā)出這樣的感慨:“現(xiàn)在的孩子啊……”,語氣中的無奈顯示出他們 明顯低估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思考能力和行為水平,也因如此,導致部分教師的課堂提問內容過于簡單,不適合小學高年段學生,無法激發(fā)他們深入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自主閱讀。
部分教師講課時全情投入,雖然提出了問題,但不給學生回答的機會,直接自問自答繼續(xù)授課流程,忽略了學生的參與。
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提問忽略個體差異容易導致問題難度出現(xiàn)兩極化或者難度始終平平,提問缺乏層次遞進,難以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
學生在課堂互動中的參與程度會對整個互動過程的有效性產生直接的影響。而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往往會受到教師的引導、思考時間的長短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課堂提問環(huán)境的重視,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互動空間及教學環(huán)境。與此同時,教師還應不斷提高學生們在課堂中的地位,充分尊重他們的思考和見解,確保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提問環(huán)境下能夠得到成長,并幫助學生們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思考及學習習慣。此外,教師還應時刻對每位學生的個人學習狀態(tài)進行關注,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其進行引導,使更多的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要確保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并且能夠自主地對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加深學生們對課堂問題的理解。
在很多情況下,教師在課堂提問中所給問題的難易程度會對學生們的互動積極性產生較大的影響。舉例來說,在課文學習過程中,有些教師會直接拋出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例如文章提現(xiàn)了作者的何種思想。然而這類問題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直接感悟出來,對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將問題進行細化,然后再逐漸提升難度,由淺入深。此外,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應注重課堂提問的針對性,即要求提問內容能夠與學生們的發(fā)展特點相符,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小學語文教師應帶領學生一起對課堂內容的思路進行梳理,對所學的重點進行著重提問,從而幫助學生們對課文加深理解,從而促進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
在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加強與學生們的互動與交流,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與此同時,在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還應為學生們提供絕對的思考空間,確保他們能夠通過自主思考真正找到問題的解答。除此之外,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們還應對每位學生一視同仁,確保每位同學都有表達自身見解的機會,而不是只對一些成績突出的學生進行反復提問。當然,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還應對其回答進行深度剖析,并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目隙ê凸膭?,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使學生們對課堂問題的理解也能夠得到充分加深。
由于小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以及解答能力有限,大部分小學生在接受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會處于緊張以及不自信的狀態(tài)。在此過程中,教師應及時對學生們的行為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凸膭?,從而有效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與表達能力。然而在實際的小學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中,有些教師采取的鼓勵方式普遍偏于形式化。例如,在學生回答完畢后直接重復“你回答得很好”“你真聰明”等類似的夸獎,而并未真正指出學生答案的閃光點所在。因此,在學生完成對問題的解答后,教師需要對其答案進行分析,并引導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思考。這類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們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的內容,并進一步引導學生們學會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新課改要求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從“小語文”邁向 “大語文”,由“教課文”轉向“教閱讀”。提問策略作為一種閱讀策略,在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做好示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向學生展示提問策略的效用,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有意識地運用提問策略,有助于促進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推動教學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