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男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qū)碼頭鎮(zhèn)團結村小學,河北 廊坊 065000)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上,教師始終占據著課堂提問者的主體地位,同時,對于學生的反饋情況也僅僅停留在有意愿回答并且舉手的學生身上,注重課堂的講課速度而忽略了學生的理解以及學習效果,使得許多學生通常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解決問題或者是沒有興趣去思考回答問題。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也多半是缺少思考分析,就宣布“標準答案”,僅僅是把提問當作引出宣布答案的一種形式,忽略了學生回答中的亮點以及學生的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一種限制,對于其回答的積極性也會有較大的打擊。歸根究底,一方面是教師的教育理念還未與時俱進,另一方面就是學生缺乏創(chuàng)新探索精神,同時也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教師在課堂教學前沒有做好充足的備課準備,只是對于課堂知識做一些簡單的整理融合,對于課堂問題的提出沒有做好順序管理,未達到引導學生循序漸進思考的效果,缺乏層次性和漸進性,只是簡單的提出,使得問題難易摻雜、沒有條理,學生在思考時缺乏引導性,思考的過程就會顯得異常艱難,極大程度的打擊了學生的參與心理,課堂提問的初衷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逐漸消失淡化,甚至適得其反。
對于小學來說,大多數教師認為學生接受并理解知識的過程是學習知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往往會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課堂的提問過程通常是全部由教師來主導完成,學生來負責思考解決。而要想到達小學語文課堂上有效的提問學習,教師和學生應處于平等的地位,而對于現(xiàn)在的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都沒有做好或者做到讓學生來主導課堂,忽略由學生來提出問題,班級共同解決的這一途徑。這使得學生往往課程結束后依舊存在著不少問題未得到解決,而這些問題往往是學生群體的公共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
心理學表明,設置問題的難度時,應以全班學生進行考慮,并且將設置出的問題控制在至少有百分之四十到百分之六十的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回答上來為宜,不能讓學生感到智慧的果實是“觸手可及”,同時,也不能打擊學生自信,讓學生感到智慧的果實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設計難易適度的提問,就有利于激勵學生,讓學生經過獨立的一番思考后想到的正確答案,這種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提問,可以激起學生獨立思考的興趣,產生共鳴,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
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去把握一個問題的難易程度呢?首先,需要教師吃透教材,熟悉每一個知識點,同時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再根據課堂教學目的和學生當前對知識的了解層次以及學生考慮問題的習慣性思維等等來確立設定問題的難易程度。其次,還要學會因勢利導,對于太過簡單的問題,要變換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問來增加思維的深度。另外,教材的解讀對于教師和學生是大不相同的。解讀文本時,教師不僅要有自己的第一理解也要了解學生的的感受?!敖處熤挥欣斫饬俗髡邔懽鞯恼媲懈惺?,才能從閱讀感受和閱讀經驗出發(fā),思考和預判學生閱讀相應文本可能產生怎樣的感受,以及閱讀中可能遇到的障礙與問題”,有效的提問要結合學生與自己的初度感受確定教學重點,具體做法是將自己的初度感受與見解對比學生預習中總結的問題,找到“交集”,整理出有效的問題。
“以大觀小,縱覽全局”意思是要從整體看局部,通過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思考,從中選擇出合適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折射出這個整體。需要教師能在整體的統(tǒng)籌考慮下提出一系列系統(tǒng)化的提問。從整體的角度出發(fā),教師在備課時要牢扣課文教學目標,緊抓課文重點與特色,將各知識點結合起來巧妙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緊抓課文。從局部的角度出發(fā),是要處理好字、詞、句、段、篇的關系,要從淺顯和深入的不同角度理解課本中詞句的內涵。起到的點睛之筆,從這些角度去設計一些特殊性的能帶領全局的問題,從根本上去了解課文深層的含義與主題,解決實際的問題。此外,還要抓住文中的各個局部結構,根據這些方面由小至大,由局部到整體,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苯處熞膭顚W生用發(fā)散性的思維去思考問題,打破固有常規(guī),大膽的去進行設想,提出實質性的問題。當學生進行提問時,教師要以尊重學生為原則,時常懷著一顆寬容的心,認真的去聆聽每個學生提出的見解,鼓勵學生要大膽說出心中的疑問。當有學生提出問題后,教師要及時的去解答,并且要用專業(yè)的知識水準去捕捉學生提出問題的靈感來源,并給予學生言語上的贊美,教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學生感受到提出問題所帶來的溢美之詞,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對于日后勇于去提出問題至關重要。其次,在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同時,慢慢的去提高學生對于提出問題的質量的提高的改變。根據語文是用發(fā)散型思維來進行學習的特點,語文詞語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只有一種,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讓學生用創(chuàng)新思維去思考問題,提出問題。
總之,質疑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它能讓學生從依賴型向獨立思考型轉變,在解惑過程中師生要共同進步。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巧妙利用課堂提問,發(fā)揮他的功效,由淺至深,顯示教師教學魅力,啟發(fā)學生的思想,提高提高課堂質量,進入到更深層次的文學殿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