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占志
(懷遠縣蘭橋鄉(xiāng)農業(yè)技術服務站,安徽 懷遠 233423)
在農業(yè)技術不斷發(fā)展、農業(yè)機械化進程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水稻種植業(yè)也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當前水稻旱直播栽培技術的有效利用,不僅可以省去育秧和移栽作業(yè),還大大提升了水稻的產量與質量,實現農民的增收,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以下對相關內容進行分析。
優(yōu)質高產的水稻進行栽培需要花費諸多精力,目前我國進行優(yōu)質高產水稻栽培主要是對優(yōu)質水稻品種進行選育,改進水稻栽培技術,如水稻旱直播栽培,但在水稻直播栽培的過程中,未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導致水稻品質存在一些差異,使得水稻優(yōu)質率難以得到保證。
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水稻作為主要的糧食作物和諸多地區(qū)群眾的食材,需要不斷對水稻品種進行優(yōu)化提升水稻產量,滿足國家發(fā)展需要。在農業(yè)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我國水稻種植也進入了機械化的種植階段,不僅提升了水稻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切實起到了保障糧食安全的作用[1]。
首先,水稻旱直播栽培技術省略了傳統(tǒng)的育秧和插秧過程,以直接播種的方式種植,與傳統(tǒng)的技術相比,此技術有著省時、省力、省秧田、縮短種植周期等優(yōu)點。其次旱直播的栽培技術能促使水稻提早分蘗,穗莖優(yōu)化,水稻的成穗率顯著提高,進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最后,旱直播的栽培技術有利于發(fā)展機械化作業(yè),減少人工勞作,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2]。
首先,水稻旱直播因是在旱地進行,所以土地的環(huán)境因素會直接影響稻種的出芽情況。其次,與傳統(tǒng)的插秧技術相比,水稻旱直播的水稻會與雜草一同成長,這對稻苗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最后,受播種技術的制約,種子生長在土壤表層,根部入土淺,秧苗容易倒伏。
旱直播水稻在播種前,要保證土地平整,無雜草,前一茬作物的秸稈已粉碎,旱直播水稻要選擇中早熟或者中熟中粳、秸稈茁壯的優(yōu)質稻種,并對種子進行處理。將種子放在陽光下均勻晾曬1~2d,既能促進種子的活性,同時也有利于種子的出芽,在播種前,使用浸種靈浸泡一晝夜,沖洗干凈后再進行播種。
與傳統(tǒng)的人工種植相比,機械化作業(yè)能大大提升播種效率,并且可以更加高效、規(guī)范的利用播種土地,從而達到提高產量的作用。機械播種時,控制種子行距為20~25cm,種子株距為12~15cm,埋種深度為2~3cm,每個種穴保證3~4粒種子。
雜草對于旱直播水稻種子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所以在播種后,需要在當天或者第二天使用二甲戊靈均勻噴灑,每畝使用160~200ml 33%的二甲戊靈兌50kg水,防止產生雜草,如果長出惡性雜草,需要人為拔除,避免影響稻苗的發(fā)育。
水稻旱直播需要保證地塊濕潤,如果地塊干旱,則需人為澆灌稻田至少三次,分別為出苗前、水稻分蘗階段、水稻拔節(jié)階段。出苗前澆灌能保證水稻出苗順利,水稻分蘗階段澆灌能增加水稻穗數,從而增加產量,水稻拔節(jié)階段澆灌時,應給水稻施加尿素,每畝使用5~6kg尿素為宜。
稻瘟病、稻曲病為旱直播水稻常見的病害,這些病害會直接影響水稻的生長,降低水稻的產量。在水稻成長過程中,應以治蟲防病、切斷病源為原則,預防病蟲害的發(fā)生。在水稻抽穗的前一周時間內,每畝的稻田使用180g 12.5%的紋霉清和75%的三環(huán)唑及300g的蠟芽菌兌50kg的水,均勻噴灑,在水稻抽穗達到50%左右時,再次噴灑以上藥劑,這樣可以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等常見病[3]。
在稻苗長出后,要及時查苗補苗,密切關注稻苗的分布情況,當稻苗長到一心兩葉時,將過密地方的稻苗進行疏密,并移栽到缺苗部位,在移栽時,需要帶土移植,這樣可以快速緩苗,使全部稻苗生長速度保持一致,從而達到苗全、苗齊、苗壯的效果。
稻苗的成穗率決定了水稻是否高產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稻苗成長過程中,需對成長過快的高峰苗進行有效控制,使稻苗數量不要超過稻穗數量過多,如果稻苗數量過多,會使稻穗形狀變小,減少產量。當孽穗比在1.5:1左右時,有利于大穗的產生,從而達到高產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水稻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下,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產量與質量,在對該技術利用的過程中,需要做好種子處理工作,合理控制種植密度,對肥料、除草、病蟲害、后期田間管理等工作也要加以重視,進而實現水稻的高效、高產和綠色化種植。